|

楼主 |
发表于 2019-1-4 09: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6718 于 2019-1-4 09:23 编辑
,
关于你的问题:
1,中周肯定是FM中周骨架,中波的不能用。
2,中周的绕法,我采用的材料是要绕17圈,配合100P(200P+200P串联)才能谐振在10.7mhz。具体是骨架的四层槽分别按照4+4+4+5=17这个圈数来分布,1,4,5,8这四个中周在接地端或者供电端的4-5圈的位置抽头,
最最关键的问题,最最关键的问题是:每个人手头的中周骨架材质不同(我用的老式彩电中周,导磁率可能略低),绕线的圈数肯定也不同,不能生搬硬套我的这个绕制数据,具体绕制圈数要靠实验来确定,大概在10-20圈的范围。(可以用扫频仪或者中周测试仪来确定谐振频率,要使中周的磁芯调节频率范围的配合100pF电容中心点落在10.7mhz,就是最佳圈数,其余的7只中周依这个圈数制作即可,只要第一只做好了,后面的就简单了 )所以抽头数据我给的是匝比,不是具体的圈数。如果是绕10圈可以谐振在10.7mhz,那就在3圈处抽头,依此类推。
3,用两级低群延迟的10.7mhz代替LC集中滤波的电路,直接替换掉这两级的中周,级联预中放三极管输出的中周改成470欧电阻,信号从集电极输出即可,
另:一般低群延迟的陶瓷滤波器的插损,比普通的陶瓷滤波器要高不少,所以预中放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就算是低群延迟的陶瓷滤波器的群延迟特性,也是很可能比不上这种四中周的集中滤波器(当然前提是调试良好的情况下),这就是采用两级四中周集中滤波的意义所在。所以有兴趣的话,还是建议采用中周的模式,采用陶瓷滤波器只是简化电路,采用陶瓷滤波器就是简单不用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