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聆听者87 于 2018-8-23 21:59 编辑
ICF-SW7600GR是日本SONY公司继ICF-SW7600G之后,在2001年面向全球推出的一款中端收音机,自面世以来,因其优良的性能、出色的工艺,深受全球广播爱好者的推崇和喜爱。中国有着广大的收音机爱好者群体,7600GR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其出色的做工、优异的耳机输出、糟糕的外放以及争议不断的同步检波功能等等,长期以来成为爱好者们讨论的话题,尽管褒贬不一,也妨碍不了该机成为便截机的标杆。
图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改进该机外放及耳机输出音质的方法,供广大爱好者讨论、参考。
本人的7600GR是于前几年于网上购得,花费了1200元人民币。收到机器之后,迫不及待打开,一睹为快,的确,机器做功尤为精湛,不是一般国产货能比的,至于收音部分的灵敏度、选择性等等,确有不俗表现,相信大家已经很了解了,这里不再详述了。我们重点看一下音质部分。初听外放,的确令人非常失望——声音发闷,音量一开大就失真,音质远不及德生9700DX、PL-757等,更不用说S-2000了(顺便说一下,该机外放效果非常了得,是我听过最好的,当然它是台机,喇叭尺寸大,但耳机输出音质差,一定程度上与7600GR恰好相反),这种失望的感觉犹如当年听SONY的另一款产品PCM-D50一样——声音蠢。再说说耳机输出,相比外放,耳机输出素质有所改善,低频同其他几款一样下潜不够,中频突出(这几乎是这类收音机的特点),高频毛刺稍微少一点,整体比9700DX、PL-757、S-2000略好,但不能说优秀。本人平时喜欢倒腾音响器材,也算是个音响发烧友,一般来说,感受过好的声音就很难容忍差的,因此听到7600GR糟糕的表现,便兴趣不大,闲置在一边。近日闲来有空,倒腾起了收音机,收藏了几个老收音机,萌发了把7600GR改进一下的想法。
要想改进,首先得找着问题出在哪里。为了找出7600GR的外放音质差的原因,本人一方面从查阅用户手册入手,另一方面进行了拆机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该机音质差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功放芯片选择不甚合理;二是喇叭品质不佳;三是部分电路器件参数选择不恰当。因此,改进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针对功放芯片的不合理,改进方案采取更换芯片的措施。通过查阅原理图可知,7600GR采用了CXA1522P型功放芯片。作为对比,德生9700DX、PL-757等机型均选用了CXA1622P型功放芯片,且外放表现尚可。这两种芯片均为索尼公司产品,技术指标和引脚分布近乎一致,唯一区别在于,CXA1622P支持BTL接法而CXA1522P不支持,如图2所示。
图2
众所周知,BTL形接法输出功率是普通接法的四倍,因此具备更大的输出功率。另一方面,BTL接法和普通接法相比在输出功率一定时,BTL接法对输入电源电压要求更低。因此,使用BTL解法,在电源电压降低时,也不易出现失真。故针对第一方面原因,我们采取更换芯片的办法。将原电路采用了CXA1522P型芯片更换成CXA1622P型芯片。二者封装相同,仅第二引脚有区别--CXA1522P第二引脚为NC,而CXA1522P芯片第2引脚(SW)为BTL控制端,接地时为正常立体声输出,悬空时,芯片将内部一个通道的前置放大器置为反向放大状态从而构成BTL输出。
图3为拆下的CXA1522P和待安装的CXA1622P。
图3
更换芯片后,由于第2引脚的差异,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措施须保证未插入耳机时为BTL接法,插入后为立体声输出。原机电路设计有耳机插入检测电路,用来控制FM解码立体声输出,如图4所示,耳机插入时,Q212基极断开,电平由低变高,集电极则由高变低,并由此控制解码芯片IC202。故可借用Q212基极(含内部偏置电阻)电平去控制开关器件对CXA1622P第二脚实施控制。改进方案开关器件用的是2N7002型MOSFET(源极接地,漏极接CXA1622P第二脚,栅极接Q212基极)。此外,由于Q212基极电阻R227取电于FM_REG,当机器工作在AM模式时,FM_REG断电,AM_REG上电,此时控制失效,插入耳机后设备仍然处于BTL模式(一个声道反相),左右声道声音相位相反,会形成一种奇怪的声场(玩过音箱的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因此R227必须从FM_REG和AM_REG“或”取电,在两种模式下均应有电才能实现控制。改进方案用两只二极管进行了“或”取电,如图4所示。
图4
经过上述改进,在未接耳机时,功放芯片为BTL输出,插入耳机后,不论是FM还是AM模式,功放芯片均为普通立体声输出模式,达到了改进要求。
此外,为了配合线路改进,需对音量控制电路进行优化,因为一方面无需过大的功率输出,另一方面过大时易产生失真。具体改动如图4所示,即将R238改为零欧,R240改为27千欧(可按需调整,此电阻影响最大音量)。至此,更换功放芯的措施便告段落。
第二方面改进措施为更换喇叭,7600GR采用77mm口径0.5W喇叭,此类喇叭网上很容易买到,但品质良莠不齐,有耐心的同志可以慢慢研究甄别一下。这里采用了德生9700DX上的喇叭,二者可完全互换,具体过程不再详述。更换后外放音质有一定提升。
第三方面改进措施是优化电路参数。该措施主要是改进了一些电容等器件的参数,具体如图4所示。
其中的电容建议选用无极性瓷片电容,其性能远胜于普通电解电容,尤其是功放芯片输出隔直电容,改进后每声道在原隔直电容基础上并联了3颗1206封装220uF电容,效果立杆见影,声音宽松从容,低频十分出色,中频风格大变,不再像之前那么突出,而是变得更加自然,高频毛刺感减少。
图5是经改动过后的实物照片。
图5
经过几个方面的改进,这台7600GR声音素质明显提升。外放扎实有力,不再发浑破音,一改之前的颓靡之象,不论是音乐类节目还是新闻语音类节目都能很好呈现,可懂度和欣赏性大为提升。同时意外发现耳机输出提升巨大,声音变得尤为动人,完全不像是台收音机的表现,不论是接笔者DIY的300欧平头塞还是IE800,还是HD800大耳机,表现均不俗,没错,这里提到接HD800,改进之后7600GR得益于其丰沛且还算扎实的低频还算推得不错,而之前试过很多便携设备均不理想。可以说,经此改进之后的7600GR变得更加均衡、完善,不时能让人产生收听的欲望,让收听变成一种乐趣。美中不足的是,不论是CXA1522P不是CXA1622P,在接耳低阻抗、高灵敏度耳机时,能明显听到底噪,这一点对于音响爱好者来说多少有点遗憾,但毕竟机无完机。
以上是本次改进的全部内容,后续若有改进,再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扔砖。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