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2-25 2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以上各位!
本次发烧主要议论的内容:
1,对超三机给予了很肯定的评价。它有四极管的功率灵敏度,又有三极管的阻尼特性,推得起收得住。烧友们对6P1这样一个廉价管能有这样的成绩表示惊讶。我这次用的超三机,比起原版有了一些改进:1,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由5K提高到7.5K,使得阻尼系数提高一倍半;2,将屏栅反馈管换为6N1,比起6N2来,内阻由100K降到11K,功放级内阻进一步降低,阻尼更加强了;3,恒流管原为6J1,现换为6J3,恒流特性更好,而且速度感大大增强,音乐味突出了,细节显现出来。
2,对音源的讨论。对两款USB解码器相当肯定,认识到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脑在解决Jitter方面更胜于CD机。几个发烧友都认为现在是向以电脑为音源中心转换的时候了。比起传统的CD机,电脑的灵活性更大,节目源更多,音质也不低于传统的CD机。电脑没有CD机的磨损问题,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电脑在大部分场合取代CD机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了。当然,电脑也存在本身的噪音,特别是机械噪音,要进一步克服。我们几个发烧友在听CD时也多数是先抓到硬盘里,再播放。现在硬盘极其便宜,1000G才300多元,还可以用外接硬盘随时更换硬盘,可谓是海量了。
3,对口水歌和咪声的唱法给予了肯定。过去的歌唱家都是拉大嗓门来唱歌,所谓运气也。后来的歌手多是借助咪的帮助,声音唱的并不是很大声。这点曾被许多人所看不起,我们过去也是如此。但是在几次聆听现代歌手的作品后,耳目一新。反而不太喜欢过去那种拉大嗓门的唱法,在大幅度振动下声带会出现失真,反而不如小声唱好听。而用假嗓子唱法被我们基本否定。我们要听就是歌手嗓音的本色,哪个嗓子好哪个不好,一目了然。特别是在超三机清澈的音效下,借助咪放大功能的唱法更有欣赏价值,能听到更多的细节。
4,结合到本坛的讨论,对音响和功放的功率,我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一台素质很好功放机,在一个十几平方的房间里,有个3、5瓦的功率,就能把一般具有较好素质的音箱推得可以好好欣赏音乐了。重要的是“推得起、收的住”,这是评价的基本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