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9-1 1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海旺 于 2018-9-1 12:49 编辑
这是业余制作简易电切换电调谐高频头。
电路中C1~C3、L1~L4组成宽频带输入回路,其输入阻抗为75Ω。其中C1、L1为37MHz的图象中频吸收回路,衰减中频干扰;C2、C3和L2、L3、L4构成带通滤波器,1~12频道的电视信号都能比较均匀地通过。
晶体管BG1、BG2组成共射、共基高频放大器。采用这种电路的好处是:由于晶体管工作于共基极状态时,其输入阻抗很低,输入电容对高频的衰减小,反馈亦很弱,所以频率特性好、工作稳定。但输入阻抗过低不便于与天线匹配,把它与共发射极电路组成级联放大器,则可提高输入阻抗,便于匹配。同时,也提高了增益,并保留了共基极电路的优点。R2、R3为BG1的偏置电阻。R3可接供电电源(其阻值可在7.5K至15K之间选取)组成固定偏置电路;也可接高放AGC电压。一般高放AGC管的起控电流为4~7mA,BG1的发射极电阻为330Ω,所以在不接收电视信号的条件下,应调整R3的阻值,使BG1管的发射极电压为1.5V左右。R5、R6构成BG2的偏置电路;L5为高扼圈;R7、C9为退耦电路;C10~C13、L6、L7、D1、D3和BG2、BG3的输出、输入电容等构成低Q值的单调谐回路。当开关K置于“高”的位置,二极管D3导通时,通过电容C12将L7上的高频信号旁路,这时电路工作在6~12频道;反之,则工作在1~5频道。在每个频段上(如高频段6~12频道),再通过改变加到变容管D1两端的0~30V的反偏电压,改变D1管结电容,达到转换频道的目的。
本机振荡电路是共集电极电容三点式克拉普振荡电路。它由晶体管BG4,电容C22~C27,电感L8、L9以及变容管D2和开关二极管D4等组成。其中开关管D4与D3是同时通、断,变容管D2与D1上所加的调谐电压是同步调整,以达到两点统调和跟踪。这种振荡电路的优点是振荡频率稳定,频率特性比较好。
电位器W1~W3、R23和双刀双掷开关K组成电调谐供电和频道预选开关电路。其中W1为1~5频道的粗调电位器,W2为6~12频道粗调电位器,W3为公用微调电位器。调谐电压(30V)是从视放级电源(约100V)经分压后取得的,电阻R23为供电电压调整电阻。该高频头只设置了两个频道预选机构。
混频级由BG3等组成。其中R13、R14为偏置电阻;L10、C15和L11、C17、C18组成双调谐回路;C19为耦合电容;R16、C14为退耦电路。本机振荡电压和电视信号电压分别经电容C20、C13送至BG3管基极,混频放大后选出所需的中频信号,由④点送至图象中频通道。
电路中的电容C7是为了提高高放级的增益(主要是高频道)而加的,其容量一般在5~12P之间选取。如果高放级已经产生自激,则不宜加C7;电感L12的作用是提高高频道的混频增益;电阻R10为低频道高放回路Q值调整电阻,其作用是减小高低频道的增益之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