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8 09: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双三极管做乙二类放大是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功率放大器。我以前一直疑惑为啥双三极管的屏耗设计的那么小?后来明白其实乙类放大的屏耗是输出功率的几分之一,而甲类放大,屏耗是输出功率的2倍。
为啥要乙二类呢,主要是有比较高的放大系数,否则用左特性的管子,推动电压要100伏以上。
上述构型的典型管子有FU-5,6N7P等。FU-5就不说了,巨炮一座。6N7P看上去不大的屏极,能输出10W功率,是非常高效的管子。
更近一步,利用一些中μ双三极管,例如6N1,6N6,6N15等,也可以实现乙类放大,输出功率在5W左右,非常适合收音机功放.特别是6N15,乙类放大正好发挥它的共阴特性.
传统上乙2类放大需要用变压器输入来实现低的推动阻抗,因为管子会突然出现栅流,从而造成失真,推动级阻抗越小越好。现在用晶体管电路推能完美解决这个难题,我原来画过一个电路,现在找不到了,比做输入变压器要简单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