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96|回复: 16

电感耦合双调谐中周的接线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3 09: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发现一些电感耦合的AM双调谐中周的第二中周的初级也接到了电源(正极),例如牡丹648,649等。请见附图的箭头所指。很想听听各位对此接线的看法。

193903ghpe5p2ve1mjhasi.jpg
     
发表于 2018-5-23 10: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种接法,我也曾经注意到了。有些电路,就没有这条接线;有些电路,这条接线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比如,是在第一只中周次级绕组的这头或者另一个头处。不知这几种接法,各有什么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可能主要是几种接线方法,各有不同的分布电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y05 于 2018-5-23 10:29 编辑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8-5-23 10:14
对于这种接法,我也曾经注意到了。有些电路,就没有这条接线;有些电路,这条接线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比如, ...


很是如此。我看到的就是牡丹机,有几个机型采用电感耦合,而第二中周的初级基本都有抽头,而抽头点有接正极(与集电极同)的,有接地(负极)的,也有悬而不接的。有一两个机型的二次AGC接到这里,但648就没有。很想找到原由。

似乎北无的设计人员中有钟情于电感耦合双调谐方式的(相比上无厂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8-5-23 10:15
我估计,可能主要是几种接线方法,各有不同的分布电容吧。

谢谢求版的输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耦合有其特有的优点:元件少,性能稳定。相比较外电容耦合或者内电容耦合,少用了一只电容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测量方法不精密,我就没有感觉出来,电感耦合时,那条多出的导线的作用。有这条线与没有这条线,没有任何差别。这条线接在这里与接在不同的位置,甚至是接在第二个中周的热端,都没有什么明显可以感觉得到的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啥特殊的,等于接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抽头点接电源正极可以看作为交流信号的接地,但是如果不接又会如何?也许对人体感应敏感?稳定性不佳?能有当年北无的设计室的人讲讲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aaef6576d6e76722941d1115b95d182c_095754ihghrgyy9aa4hhag - 副本 (2).jpg


aaef6576d6e76722941d1115b95d182c_095754ihghrgyy9aa4hhag - 副本 (3).jpg


aaef6576d6e76722941d1115b95d182c_095754ihghrgyy9aa4hhag - 副本.jpg


aaef6576d6e76722941d1115b95d182c_095754ihghrgyy9aa4hhag.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顷向于把第一只中周的次级与第二只只周的初级的连接点接“地”的接线方法。因为这样做,初级次级中周都可以多一点接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1: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8-5-23 10:55
我顷向于把第一只中周的次级与第二只只周的初级的连接点接“地”的接线方法。因为这样做,初级次级中周都可 ...

是的,说起来可以有五种接地方法,就是二中周的五个接点,加上不接地方式。牡丹746 用的是第二中周的抽头点直接接地,与中周外壳连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知无足 发表于 2018-5-23 10:29
电感耦合有其特有的优点:元件少,性能稳定。相比较外电容耦合或者内电容耦合,少用了一只电容器。

最主要是在性能上要优于电容耦合,缺点是绕中周要麻烦一些,耦合度需要反复试验确定,因此一个系列的中周里总是配对使用,不能混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3 1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中周接在电源正,第二中周也接电源正,这样即使线圈间漏电短路,也不会损坏其它元件。悬空也可以,但分布参数没有接正电源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y05 于 2018-5-23 12:53 编辑
wfb_650312 发表于 2018-5-23 12:43
第一中周接在电源正,第二中周也接电源正,这样即使线圈间漏电短路,也不会损坏其它元件。悬空也可以,但分 ...


谢谢,不过它只是减小了一中到二中初级的通电的可能,而即使此情况发生,也不会对一中放有影响。我还是觉得悬空无妨,不过也许稳定性会变差,或人体感应明显。一般标准的电感耦合电路并没有二中周初级的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7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