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qg2007

短波、中短波、中波磁棒600KHz的Q值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 18: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11-4-1 16:06 发表
也就是说要代替660线的单线直径要2公分多,如铜管还轻些,实芯的好重,为什2毫米的 660线不买非要找几乎3公分的铜棒?

金箍棒结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11-4-1 15:35 发表
2007,您说说集肤,在中波段时,660股0.04线的肤要多大直径的单股线才相等这个肤?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11-4-1 16:06 发表
也就是说要代替660线的单线直径要2公分多,如铜管还轻些,实芯的好重,为什2毫米的 660线不买非要找几乎3公分的铜棒?


错了!

0.04线的半径远小于中波的集肤深度,所以不能只按照周长来计算。

如果按集肤效应来计算,即使是集肤最厉害的中波高端,0.04*660也只相当于不到6mm直径的铜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龙虾 的帖子

这一点您是对的。
高频时,铜导线中电流经过的横截面的厚度约等于趋肤深度δ:
δ=2.5根号下1/f
δ 表示趋肤深度 单位um ;f 表示频率 单位GH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探讨解决两个问题:
1,有硫化层的镀银件照用,因为硫化层比集肤层薄。
2,为什么粗线多股比不上0.04的Q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9: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虾 于 2011-4-1 18:44 发表




错了!

0.04线的半径远小于中波的集肤深度,所以不能只按照周长来计算。

如果按集肤效应来计算,即使是集肤最厉害的中波高端,0.04*660也只相当于不到6mm直径的铜线。


你一直认为相同面积的0.1的线与0.04的线Q值差不多,这是不正确的。

如果从单根0.1与0.04的线来比对,趋肤深度公式套用,直接计算Q值就已八九不离十。多股就不是这样的。外层导线流过的电流比较大,内层的比较小。并不是说集肤深度大于线半径以后,导电能力相当于全体铜参与直流导通的效果。建立涡流损耗的模型后,就可以判断这一点。

[ 本帖最后由 xjw01 于 2011-4-1 19:5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1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11-4-1 19:47 发表
这种探讨解决两个问题:
1,有硫化层的镀银件照用,因为硫化层比集肤层薄。
2,为什么粗线多股比不上0.04的Q高。


0.04比0.1的Q值高得多,通过建立电磁场模型分析,也容易得到这一个结论的。龙虾一直不原意用“磁理论”来分析,想用他发明的“变化电场”来分析,用那种方法来分析,那就比较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吧!应该以铜线的20度常温电阻率换算,500KHz时0.04的铜线也仅仅是表层的集肤深度,记得以前算过是0.00X。 0.04的多股里兹线够细了,再细强度就不够了。

常用的集肤深度公式是57-100度的值,电机用里兹线以75-100度的铜电阻率计算,是20度电阻率的百倍以上。


搅和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xjw01 的帖子

这一点您我手头都有一个Q96的线圈,从测Q得知很多东西,至于讨论中提及二极管的RD,刚好我们自制的是测小信号RD仪,不是0偏压,0我们测不了,我们的匹配是根据这个小信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波的集肤效应更强,0.04×660的里兹线却不适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D.XIONG 于 2011-4-1 19:19 发表
这一点您是对的。
高频时,铜导线中电流经过的横截面的厚度约等于趋肤深度δ:
δ=2.5根号下1/f
δ 表示趋肤深度 单位um ;f 表示频率 单位GHz。


不对!这是高温公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线细了,电流就不容易被挤到外层。有点像在导体内部“乱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虾 于 2011-4-1 18:44 发表




错了!

0.04线的半径远小于中波的集肤深度,所以不能只按照周长来计算。

如果按集肤效应来计算,即使是集肤最厉害的中波高端,0.04*660也只相当于不到6mm直径的铜线。


你的里兹线不会是75~100度使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qg2007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L.D.XIONG 于 2011-4-1 21:03 编辑 ]
截图01.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9: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不明白,在短波中用0.1*300股的纱包线 是不是比直径2厘米的铜管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0: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波用1毫米单股镀银线,短波线圈多是用这个。

0.1×300的里兹线是用在100KHz以下的,大型开关电源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