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2 1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国特 于 2017-12-2 11:18 编辑
损伤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外、中耳损伤,因入耳式的耳塞直接接触刺激耳道,长期刺激会导致外、中耳分泌系统灵敏度降低(AGC)或过敏,或引起炎症或皮肤磨损,或音量过大音程过短导致耳膜损伤或听骨脱落/骨折,或耳塞过于密闭活动时气压差导致耳膜损伤;
第二个层次:内耳损伤,耳蜗刚毛实现音频的快速傅里叶变换,从而以频谱的形式形成听神经的冲动,产生听感。刚毛不可修复,超短——对应低频和超长——对应高频特别容易损坏,因此大音量导致刚毛损坏的速度明显超过常人音衰老引起的损坏,听力提前损失,结果是首先听不到高音,低音,中音灵敏度下降。特别麻烦的是,刚毛损伤后,因为听神经的对应刺激减少,所以神经系统AGC咋此起作用,疯狂提示听感增益,但此时只有噪音没有实际的听感,就产生了耳鸣!因此耳鸣所对应的一般都是高频尖叫或低频嗡嗡声。
第三个层次:听觉混乱,听觉中枢负责处理声音的频谱特征、时序、相位,从而获取位置、音量、音色等概念的形成,和其它感官以及记忆一起支撑意识的形成。耳机产生的声音,与真实世界的声音在深层次上有很多地方不同,甚至违背真实世界的可能性(界外音)从而引起听中枢的混乱,产生精神错乱或意识模糊,幻听等伤害(见过醉酒屋么,效果类似)。
请大家爱护耳朵,记住3月3国际爱耳节。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