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30 22: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54年,试制组开始技术攻关。没有制作技术,参照民主德国的T37型、T51型电传打字机;没有图纸,自己绘制;没有机械部件,自己加工制作——一部电传机由1300多个零配件构成,而且精密度要求相当高。为保证电传机质量,他们还装备了近300副模具,反复摸索研究,孜孜以求达到标准。1956年3月,上海华东邮电器材厂终于研制出首批样机,经过多次检测、调试,符合标准要求。同年’8月30日,通过邮电部验收鉴定,质量可与民主德国T51型电传机媲美,并命名为BD055型电传打字机。”
“1957年,BD055型电传打字机开始小批量生产,并在国内电报电路上使用。1961年后,该机进入批量生产,年产量保持在1000部以上。从1957年到上世纪80年代末,BD055型电传打字机的累计产量已达3.44万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