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4 0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直电子 于 2017-10-4 00:42 编辑
这是我设计的电路,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
一,说明:
本电路和其他OCL电路一样,该有的电路结构都有,只是采用全对称式设计,所以差分放大级和电压放大级都有两套电路,利用NPN,PNP三极管互补特性提高电路稳定性,使得本电路具有开关机冲击小,动态表现好,稳定性高等优点。下面进行电路讲解:
1、差分放大级:VT5,VT7,VT3(VT6,VT8,VT4)构成两个差分放大电路,其中VT3和DW3(VT4和DW4)构成发射极有源负载,这种有源负载具有线性好,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能力强等优点,VT1和DW1(VT2和DW2)构成恒流源,对DW3(DW4)供电,进一步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R13,R15(R14,R16)这四支电阻起到均衡三极管发射级电流的作用,使VT5,VT7(VT6,VT8)发射级电流在最大程度上一致,以保证电路的性能。我们把这两个差分放大电路的四个输入端两两接在一切形成两个输入端,一路输入音频信号,一路输入从互补输出电路反馈过来的信号。这里先进行音频信号的分析,反馈信号留在后面分析。电路工作时,音频信号经过音量电位器W1调节,C14耦合,R34衰减后送入VT5和VT6的基极进行放大,其中C15起到旁路输入信号里高频的作用,R33是输入电阻。放大后的信号从 VT5和VT6的集电极输出到电压放大级。
2、电压放大级:VT9和VT10构成互补电压放大级,这样的电路结构具有线性好,增益高,输出功率大的优点,这部分电路作用就是把信号进一步放大到能驱动后面推动和互补输出级。
3、推动和互补输出级:VT11~VT16构成推动和互补输出电路,经过这一级电路放大过的信号,强度会变得非常强,达到推动音箱的水平,L1是输出电感,R31和C13构成茹贝尔网络消除自激。
4、关于中点电位的稳定措施:这个电路大体上算是分析完了但是还差一点,就是前面没提到的差分放大级的反馈信号输入。大家都知道,OCL功放电路在静态时扬声器输出端不能有直流电压存在,否则可能会损坏扬声器,所以我们要做好中点稳定措施,当扬声器输出端有直流含量时就会通过R32反馈到差分放大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进行调节,使得中点电压保持稳定。另外,R32和R39还决定着这个功放的增益,计算公式是R32/R39。按道理来说,R39还需要接一个电解电容才可以接地,但是本电路本着高保真的设计原则,取消了这个电容,这样一来低频会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由于电容的隔直流通交流作用,原本应该从R32反馈过来的直流信号100%加到差分放大电路第二个输入端变成有一部分直流信号要通过GND跑掉,我害怕中点电位即使通过负反馈调节依旧不稳定,所以我又加了一个由IC1-A极其相关元件构成的伺服电路。我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但是加上伺服电路总比不加更加稳定。
最后,讲一下这个电路最有特色的部分,VT17及其相关元件构成推动级和输出级的偏置电路,由于发烧友追求高保真,普通用户注重效率,因为通过调节偏置电压就可以调节工作状态,所以我加上了甲类和甲乙类工作状态转换开关K1-A,开关闭合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工作状态,开关断开偏置电压升高,电路工作在甲类工作状态,后级静态工作电流很大。
D1,C1,C3(D2,C2,C4)可以提高电路在大动态时的表现,大动态来临时,D1,D2切断前级电路供电,前级靠C1,C3(C2,C4)存的电能继续维持工作,电源变压器全部功率都给后级电路,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大动态表现不好了。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