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78|回复: 23

几台老晶体管收音机(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1 14: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anyo Campanetta, LW/MW/SW1/SW2/SW2/SW3/SW4/FM七波段收音机,1967年产,便携式,硅锗混合,专业级,电路复杂。该机的特色是:双磁棒,琴键式波段开关,指针表电平指示,大喇叭放音。

11.jpg

22.jpg

33.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11 1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60年代日本的收音机做工还比较粗糙,比中国好不少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18: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存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18:5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xinjun5557 发表于 2017-7-11 18:54
该机做工精良,美观大方,67年我国晶体管收音机与之不能同日而语。

大家都看这个照片,怎么你就得出做工精良的结论了?照片摆在那里,那个连线就一个乱字,还做工精良,难道别人没有自己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_zww 发表于 2017-7-11 18:02
看来60年代日本的收音机做工还比较粗糙,比中国好不少多少。

67年中国还用电子管收音机了,晶体管收音机刚刚起步,好不到哪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2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调频 还可以玩玩,但中波的算了。扔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1 2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直电子 发表于 2017-7-11 19:53
67年中国还用电子管收音机了,晶体管收音机刚刚起步,好不到哪去

可以对比一下同时期的牡丹8402等收音机,所以我认为当时大家水平差不多,只是文革10年才把差距拉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0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_zww 发表于 2017-7-11 21:52
可以对比一下同时期的牡丹8402等收音机,所以我认为当时大家水平差不多,只是文革10年才把差距拉大了。

说得有道理!前些日子咱们这里也有位朋友修了一大批8402,看样子还真的很精良,换完电容就复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08: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线是那个时代的常规做法,德国机也有飞线,为了让机器打开盖子好看,也防止乱动元器件,电路板是反着安装,原件在内测,包括仿夏普的牡丹8402也是那样布局。
椭圆喇叭音质应该不错,高频中频低频没有分开使用不同电路板,应该是民用消费级产品。机器可能修理过,个别电容更换过?左上角的那个歪的貌似更换的。
双磁棒,一个中波一个短波低频段。牡丹644也是双磁棒,对着粘在一起像一根一样,体积更小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palitex 发表于 2017-7-12 08:48
飞线是那个时代的常规做法,德国机也有飞线,为了让机器打开盖子好看,也防止乱动元器件,电路板是反着安装 ...

飞线应该是沿习电子管收音机的设计来的,后来飞线逐渐减少并消失,应该讲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频的联线是相当讲究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动手试过才能体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14: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zeng_zww 发表于 2017-7-11 18:02
看来60年代日本的收音机做工还比较粗糙,比中国好不少多少。

同意老兄说法,我手头有二三十部60-70年代老机,從内部做工來看,60-70年代,国产机绝对不比日本机差,甚至还优胜不少,只是限于技术封锁,零部件及机壳比日本机差距比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lie 于 2017-7-12 14:59 编辑
xinjun5557 发表于 2017-7-11 21:26
哈哈,见仁见智吧。


同意您的看法,这个机子是7个波段,音频部分己经用上OTL电路,FM部分用上了高频硅管,不能和当时才两个波段的国产联合设计的全锗管机器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2 14: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palitex 发表于 2017-7-12 08:48
飞线是那个时代的常规做法,德国机也有飞线,为了让机器打开盖子好看,也防止乱动元器件,电路板是反着安装 ...

飞线是那个时代的常规做法????

那年代国产机很少有乱飞线的,我识为同年代国产机的设计水平比外來机高不少,
只是限于国民经济水平,不能大手笔的生产像牡丹2241那样的收音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9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