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78|回复: 26

胡乱设计了个75W全平衡扩音机电路,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顺便请教一个关于6C12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4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心血来潮设计了一个75W全平衡扩音机电路,详见下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1121.png
原本打算用6J9做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的,后来发现了6C3和6C12这种高跨导三极管,由于五极管的帘栅极供电比较难以处理(帘栅极旁路电容对低频特性影响较大,妨碍施加深度负反馈),故改用三极管。
因6C3的过渡电容较大,所以优先选用6C12。如果想用6C3,我认为必须添加中和电容。
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采用直接耦合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施加深度负反馈时还需补偿低频端的特性,非常麻烦。晶体管恒流源的低电位端可以接地,原接地端可以改接+50V左右的电压,这样晶体管工作条件更加轻松。
另外,还想请教各位老师一个很令我费解的问题——从不同的渠道买来五十余个6C12,都是北京牌的,但用GS5A测试发现这些管子的屏流无一例外都在4到5毫安左右,跨导仅有2到3mA/V,与手册上的参数相去甚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哪位坛友手中也有这个管子?烦请测试一下它的参数看看,是不是手册上给出的参数有误?
此外还发现GS5A的6C12测试卡片中“短路测试”位置有误,不该是目前的“1、3、4、5、6、8”而仅仅是“1”。
     
发表于 2017-9-4 2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卡片测值和短路测试相差甚大,要怀疑是否是实物管脚与卡片的不同(可以从卡片打孔反推)或存在自激现象。电子管生产过程中更改管脚好像有点闻所未闻,但不排除这种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23: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真空 发表于 2017-9-4 23:34
如果卡片测值和短路测试相差甚大,要怀疑是否是实物管脚与卡片的不同(可以从卡片打孔反推)或存在自激现象 ...

特地核对过。6C12灯丝4、5脚,在短路开关上没有相应位置;屏极8脚,对应于短路开关的1;栅极为1脚、3脚、6脚、7脚、9脚,对应于短路开关的5、8、6、3、4;阴极2脚,对应于短路开关的9。
根据GS-5A的极间短路测试原理(每个管脚不经过插针直接连接到极间短路开关上、测试极间短路时将被测电极接负电压、其余电极全部接地)可知,对正常的6C12进行短路测试,表针只有在短路开关置“1”位置时不偏转,置于“3”“4”“5”“6”“8”“9”位置时指针都应该偏转到中点。而不是6C12卡片上的“只有9位指针偏转到中点,1、3、4、5、6、8位指针都不应偏转”。我认为6C12卡片的这个位置绝对有错。
另:测试时6C12 的阳极用40号插针,接的是第8脚;阳极用47号插针,接的是第1脚;阴极用61号插针,接的是第2脚;都没有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08:3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输入变压器不好搞,其他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5 18: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手不凡啊,随便一弄就是个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1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翁音乐 发表于 2017-9-5 08:39
输入变压器不好搞,其他不错

输入变压器也是师父留下来的,频率特性如下,输入电压1.228V有效值时测得,还过得去
IMG_1175.JPG
IMG_1176.JPG
IMG_117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2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特快 于 2017-9-5 20:12 编辑

6C12的问题已经被我解决——管子性能良好,是测试仪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GS-5A测试仪本身的设计造成的!
在此提醒每一个GS-5A的用户注意!
原因就在于GS-5A测试仪7号管座2脚上串联的300欧姆电阻(下图中蓝圈内的)
image00661.jpg
小九脚管子的第二脚,最多是第一栅极的引出端,在第一栅极串联电阻在测试高跨导管时可以起到防止寄生振荡的作用,而在正常情况下该电阻不会对测试造成影响。
但是,但是,但是——不是所有小九脚管子的第2脚都是栅极。如这个小电阻串联在屏极、第二栅极、第三栅极回路中,对一般的小信号放大管测试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可这个电阻串联在阴极中的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测试6C12的时候,根据卡片可以反推出测试状态:屏压150V,阴极自给偏压电阻100欧姆。按照该管的曲线计算,此时屏级电流大概在12毫安左右。但阴极回路内串联这个300欧姆电阻后,总的自给偏压电阻增大至400欧姆,屏极电流当然会减小到4毫安左右!
至于测得的跨导偏低,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栅偏压增加导致跨到降低;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那个300欧姆串联电阻上没有旁路电容器,它造成的交流串联负反馈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跨导。
GS5A测试仪的管座上一共有5个串联电阻,除上述300欧姆电阻外还有8号管座第3脚的510欧姆、12号管座第6脚的100欧姆(见上图中紫圈处),这三个电阻在测试卡片的“各管座管脚互换表”上有所标注,还有两个电阻并未在上述表格中标出来——2号管座第4脚的300欧姆、17号管座第6脚的300欧姆(见图中红圈处),各位坛友为冷门管设计测试卡片时应当千万注意它们的影响!
费了些力气将GS5A测试仪的209张卡片一一看了一遍,统计出了串联电阻对各型电子管测试的影响,见下表
2017-09-05_193010.jpg
在一些转换座中也有与管脚串联的电阻,各转换座的结构见下表
2017-09-05_192924.jpg
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很简单,测试6C12的时候用一根导线将7号管座第2脚与屏帽插座连接,将那个电阻短路即可。经过这样处理后,测得6C12的参数完全正常。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说——久置不用的电子管第一次通电使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稳定。测试这些6C12时,有半数管子通电一分钟后测得的跨导只有5mA/V,屏流也小于正常值,通电15分钟之后再测各项参数即恢复正常;也有少数管子需要通电40分钟以上才能恢复正常性能。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6 15: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之一:广播扩音机为什么不用性能稳定的晶体管机呢。

疑问之二:电压推动级为什么不用6n1+6n2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6 2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几年我不是帮你设计过一个 类似的100W作用 的全平衡扩音电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6 23: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和对GS5A测试仪的研究赞一个,6C12很冷门了,其实全平衡正好可以利用那些共阴的管子,6N15,6N7P,甚至直热的3A5,1G6GT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7 1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关心这恒流源电路,这恒流源稳定吗?可调电流范围有多大?三极管要加散热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06: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前我就用了6C12!这个管子很好的跨导很高放大系数也不低主要是噪声非常低!比已知所有的ECC83,6N4,ECC88,6N11都要低得多,是被人们遗忘的好管子!可能是因为库存量较大使用率很低价格没有炒作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8 0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2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 发表于 2017-9-6 15:20
疑问之一:广播扩音机为什么不用性能稳定的晶体管机呢。

疑问之二:电压推动级为什么不用6n1+6n2呢。

第一,因为我喜欢电子管机器;
第二,6N1和6N2的增益带宽积都不如6C12好。
海河 发表于 2017-9-6 22:20
那几年我不是帮你设计过一个 类似的100W作用 的全平衡扩音电路吗。

听师父说起过,海河老师帮师父设计了一个100W的全平衡推挽扩音机。
那个电路我仔细研究过,发现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商榷——首先,用了6C12这种低内阻三极管后,是否还有必要使用6N6阴极输出器?其次,那个电路一共有4级放大,有3个低频极点和5个高频极点,施加深度大环路负反馈会很困难(这也是为何您把大环路负反馈施加在第二级的原因;但这样做,第一级的增益对于改善整机失真度没有帮助。)
龙神 发表于 2017-9-6 23:10
电路和对GS5A测试仪的研究赞一个,6C12很冷门了,其实全平衡正好可以利用那些共阴的管子,6N15,6N7P,甚至直热的3A5,1G6GT等

研究不敢当,琢磨而已。
共阴极管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直流平衡难以调整——测试过好几个6N15,对称性都不理想,而用单三极管配对就容易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2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特快 于 2017-9-8 22:53 编辑
--夏天-- 发表于 2017-9-7 10:12
我比较关心这恒流源电路,这恒流源稳定吗?可调电流范围有多大?三极管要加散热器吗?


这个恒流源选自英国人写的《电子管放大器》一书第111页,原理是将接负电位端的三极管发射极电阻上的电压降与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进行比较的电流负反馈电路,原书作者曾多次使用,稳定性应该不会存在问题。可调电流范围由稳压二极管的基准电压和发射极接入的电位器决定,在这个电路中是16.6至14.5毫安,如改变那个电位器的阻值,可调范围还能扩大。
这个电路正常工作时接负电位端的晶体管耗散功率不超过0.2W,接电子管阴极的晶体管耗散功率不超过2W,后者最好加一个小散热片。
火星计划2009 发表于 2017-9-8 06:44好多年前我就用了6C12!这个管子很好的跨导很高放大系数也不低主要是噪声非常低!比已知所有的ECC83,6N4,ECC88,6N11都要低得多,是被人们遗忘的好管子!可能是因为库存量较大使用率很低价格没有炒作起来

这管子现在已经很不好买了,我想买成盒的怎么也买不到,问了好几家才买来了58支,有一支的灯丝还是断的。
这个管子的噪声怎么样我还不太清楚,找时间搭个电路试一试,如果真的很低就再好不过了。我看来,这个管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栅极分别从5个引脚引出来,可能会有感应杂声问题——不过可以把那些碍事的管脚剪去。
这个电路如果改用6C3和6C16的话,只要加以中和(过渡电容大是这两种管子最大的缺点,但在全平衡电路中可以很容易地彻底中和掉,在单端电路中就没法中和了)并调整工作点也是没问题的。这两种管子也都是高跨导低内阻的,您用过吗?欢迎谈一谈您的使用心得。
倒行逆施 发表于 2017-9-8 08:17
我看好的是输入变压器分相这种架构。如果输入变压器采用坡莫合金铁芯,初次级铜箔屏蔽,铁芯接地,可以把电源进来的电磁干扰隔离开。这样,输入端接收音头(电池供电),电源干扰进入不了中短波!

我用的输入变压器正是这样的。初级悬浮,可以兼容平衡输入(卡侬头或大三芯插头)和不平衡输入(大二芯插头)。使用不平衡输入时,大二芯插头插入大三芯插座,将输入变压器初级的-端和地连接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4 08: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