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lx 发表于 2009-9-23 13:09:39

楼主您好。首先声明我对您的6U1功放并无微词。但能响的并非就是合理的。比如我有个朋友说电解电容生产厂家都要对产品做超电压80%的试验,所以电解电容可以超额80%使用。我无法反驳他,但是我不会那样去做,更不会建议别人也这样做。黄沙车为啥老闯祸,就是超载了。我的观点也许您觉得过于保守,但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规矩还是需要的,因为它是经验和教训的结晶。另外补充一点:由于电子管的极限参数不能同时超越,所以多极管接成三极管时不能简单的把各极允许功耗相加。还有您的开关接的也不对,并不能断开锂电。

[ 本帖最后由 bielx 于 2009-9-23 13:32 编辑 ]

glff5 发表于 2009-9-23 16:27:40

bielx 发表于 2009-9-23 17:04:33

楼主请息怒,常言道:怒则伤肝。没必要扯到进化论上去。现在下明白楼主是不“按所谓的规矩做事”的。那就继续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当在下什么也没说好吗?

1a5gt 发表于 2009-9-23 17:13:49

超限使用电子管,讨论这个问题的确令人“胆战心惊”的,:lol
我既佩服LZ的探索精神,也欣赏BIELX兄严谨的科学的态度,:victory:
记得小时候《无线电》杂志上有人介绍:用6H2代替6Z4的问题,比较这两种管子,一般人也认为是不可能的,但作为“应急”使用好像也可以,在那个电子管稀少的年代,后来应急修理法,充分发挥了管子的潜能,也考验了一代无线电爱好者的智慧。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拿起电子管来乱用,现在各种电子管唾手可得,如果大家科学的使用电子管,善待电子管,让电子管发挥它的最大效能,这样岂不更好!毕竟现在的电子管是不可再生的资源,:lol :handshake

glff5 发表于 2009-9-23 18:46:08

glff5 发表于 2009-9-23 18:57:34

pengxn2003 发表于 2009-9-23 19:19:38

关于有没有老化的事情。
有一些50,60年以前生产的收音机,功率管已经相当的老化了,但声音并无明显的变化。这时候可不可以以为听不出来就判断功率管没有老化呢?当然不行!因为人对音频的几种失真并不是那么敏感。根据古书上的数字,要超过10%才能够被感觉到。并且电子管的老化是渐进过程,并不是说一夜之间就损坏了。
看来您也不会有电子管测试器了,那么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测试管子的放射能力:点燃灯丝,用万用表欧姆档测试一下此时的阴-第一栅电阻(黑笔接栅极),比较阻值的大小。
说个题外话。很久以前有6Z4是出72毫安还是144毫安的争论,也是一堆人“讨论”的不可开交。但是那个帖子里,真正的电子管理论高人却没有说任何话(也是本坛前辈,但现在已经不来了)。人家觉得这完全是个笑话。阴极放射能力是由几何尺寸决定的,根据6Z4的阴极尺寸,只能出72毫安,哪来的144?;P

求是 发表于 2009-9-23 22:26:40

原帖由 glff5 于 2009-9-23 12:26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对,那个可调电阻我实际使用的是100k的,那两个开关是手拨的,用以不听时断开电池供电,虽然,栅基本不耗电,但是加一组开关,还是比较方便的。
既然,对6U1的超屏耗使用这么感兴趣,那就谈谈我的看法:
1、 ...

支持楼主的实验!
谢谢G兄向大家介绍我的小输出牛,其实不光是我的6N1输出的小牛,就是其它牛,包括电源牛,也在悄悄地改进,一是工艺上的,二是绕组参数,每次改进虽然付出很多,有时效果却并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我以前一直没有说出来罢了.

1a5gt 发表于 2009-9-24 09:03:56

毫不吹牛,自己玩电子管几十年,在“困难时期”,根本无钱嘛买管子,自然得小心翼翼的使用每一只电子管,加上书本上的“教条”,对电子管的使用也大致按照手册的规定,这也是从事专业工作太久的缘故吧!:lol
记得年轻时,也曾经使用过6N1、6J1、6SK7GT作功放,后来也用6J5,有什么管子就用什么,但是基本上都不敢超限使用,不过我的确不敢用变频管做功放,因为变频管一般内阻太高,阴极面积小,屏耗也低,看到LZ这样使用6U1,从技术层面来说一下子是接受不了的,相信大部分搞技术出身的人一下子也接受不了,因为这太让人意外了:loveliness: 。
至于拿起管子乱用的问题,大概也基于上叙原因,另外作为斑竹也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问题,应该提倡电子管的正规使用,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电子管,比如6U1,这是一支专门为调幅收音机开发的变频用电子管,具有变频噪音小,灵敏度高,当时一般都用在比较高级的收音机中,现在收音机的风光不再,于是有人用6U1在音响中作电压放大,也算是为它找了一条“出路”,记得前几期的《无线电与电视》曾有介绍,据说声音还不错,这样不是很好吗?
如果如LZ使用6U1的工作状态,250V44ma,几乎接近6U1的短路电流,即使电子管一时半会儿坏不了,是否经得起长期稳定的使用不禁令人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话又说回来,自己的电子管自己怎么使用完全是个人行为,我并不反对LZ的实验,更希望LZ多实验,多灌水,我知道LZ也是一位资深的无线电爱好者,一位发烧友,期待LZ有更多的大作与大家分享:handshake

yucs 发表于 2009-9-24 09:34:11

赞成1a5gt版主的意见,支持实验,但不宜作为常规用法推广,就像法律不允许用童工一样,对6U1太残酷了。
支持实验是因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有价值的经验。
说到阴极发射能力,美国管6C4,灯丝电流0.15A,最大屏极电流25mA。6U1的七极部分大概占阴极长度的2/3,合0.2A,如果拿6C4来比,屏极电流用到30mA而不过快老化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希望楼主的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想知道楼主最后的结论。:handshake

glff5 发表于 2009-9-24 20:43:21

小鱼儿NN 发表于 2009-9-26 00:51:12

很意义的帖,谈到"超三极管接法"还没见有人仿制 ?

lxa000 发表于 2010-12-14 00:03:32

怎么没见到图啊???

lxa000 发表于 2010-12-15 00:08:38

请楼主重新上图??

lxa000 发表于 2010-12-16 03:07:01

楼主的好几个帖子里怎么都看不见图 啊???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6T1电子管功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