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面楼主的6U1功放一样,6T1也是全面超过最高限额工作的,希望考验一下它的寿命。楼主前面6U1的试验,也有不少人想知道电子管在超负荷工作下的寿命哪。
另外,前面有人用6J5做过功放,6J5的灯丝耗电和6V6一样,阴极电子发射能力应该不错,而且相当于抑制栅的两个小屏是单独引出的,如果用三极管接法也接屏极,最大屏耗也可以增加不少,我觉得超负荷运行潜力较大,楼主有兴趣试验一下吗? 原帖由 glff5 于 2009-9-21 20:20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用自给偏压,阴极电容再大,都会有串音的?那是两声道的公共端。
6T1现在是在规定负荷下工作呀,并没超功耗呀。
6U1现在还好的很咧,只是前面有人说少一本《电子管手册》,是吓胡闹,所以懒得再理论了!:L 好像《电 ...
电子管设计理论难道是橡皮筋,可以随便伸缩的? 机器秀气,声音也秀气吧 :lol :lol 电子管理论是一回事,实际使用又是另一回事:lol
这就好像发烧,指标一回事,听感又是另一回事:D :D
真有这种可能吗?:loveliness: :loveliness: 全按常规做事就不会有创新,比如6P13P、6P12P等是为电视机行扫描设计的,FU-19、29、50等是为超高频发射设计的,现在都有人用来做Hi-Fi功放,甚至从行扫描管的帘栅极输入信号;再有,前些年日本人发明了“超三极管电路”,那是在电子管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事情。这是按手册,按常规能搞出来的?:victory:
我好奇心很大,有些想法本可以自己试试看,但年岁不饶人,一干活就累,比较懒。所以我从精神上支持其他朋友的各种试验,并且不离儿的出点馊主意。:lol 同意23楼的看法,也许,大家都是搞技术出身,对电子管的极限参数总是认为不可逾越,:lol 好在这样的管子价格不贵,即使烧毁大概也不可惜:lol
至于超三极管电路,是鬼子在上世纪90年代针对4、5极管放大的缺点作出改进的电路,并没有超出管子的极限参数,就不能一概而论了,:handshake
另外发射管制作的功放,声音特别,不一定适合某些人的口味,但这些管子价格也便宜,如果你喜欢也未尝不可。:loveliness: 楼主的电路栅极回路有明显错误,各位大侠居然没看出来? 胆机.和CD机也漂亮:victory:
回复 26# glff5 的帖子
您用3V锂电提供栅负压,调到2.8V时10K电位器基本接近顶端,此时栅极回路对地阻抗还不到1K。这么低的入阻如何用?此外,偏压电路串联的象是继电器触点的东西是起什么作用?难道是开机后断开栅偏压?我觉得把这个触点或开关换成一个高阻值电阻就合理了。回复 28# bielx 的帖子
同意:victory: :lol 楼主的大胆创新精神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但是有些观点不能苟同。手册和厂家提供的数据是前人的经验,是经过大量实践并有科学依据的。电子管的极限运用数据是它可靠工作和寿命的保证,而且这些极限参数不能同时用尽。你把它榨得越干,它死得越快,这中间的关系还不是线性的。话又要说回来了,某些管子在手册里就用到极限了,比如2A3最大屏耗15 W,推荐工作状态250V/60mA,已经到了极限。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厂家的总工,他的解释是:2A3的最大屏耗实际上是有充分余量的,用到20W都行。由于原厂(RCA)这么定了,就成为事实,大家照搬吧。这只不过是个案,不能推广到其他,建议管子的屏耗还是用到70%左右为好。 楼主您好。首先声明我对您的6U1功放并无微词。但能响的并非就是合理的。比如我有个朋友说电解电容生产厂家都要对产品做超电压80%的试验,所以电解电容可以超额80%使用。我无法反驳他,但是我不会那样去做,更不会建议别人也这样做。黄沙车为啥老闯祸,就是超载了。我的观点也许您觉得过于保守,但是现实生活就是如此:规矩还是需要的,因为它是经验和教训的结晶。另外补充一点:由于电子管的极限参数不能同时超越,所以多极管接成三极管时不能简单的把各极允许功耗相加。还有您的开关接的也不对,并不能断开锂电。[ 本帖最后由 bielx 于 2009-9-23 13: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