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
发表于 2014-7-17 13:33:37
楼主真厉害佩服佩服。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14:02:39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14-7-17 14:12 编辑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1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说你的帘栅极电压静态时稳定,动态时不稳定。当有输出时,帘栅流会增加,通过5K电阻会产生压降,有时会 ...
"320V稳压电路的调整管烧了,因没有备件,栅帘极供电用简易稳压凑合着,以后再改回来。即使是凑合的稳压电路,栅帘极电压也是稳定的,没问题。"
您说的因素都考虑到了,除此之外,还考虑了比这因素更隐晦的其他条件。
调试时栅帘极前面接的是相对简单地简易稳压(不是图上的电阻降压),动态时电压基本稳定。限制功率提升的因素是推动信号被栅压牵位造成的消顶,不是栅帘极电压。
wylfzhj
发表于 2014-7-17 14:47:03
做的非常好!手艺高超!请问,仿真软件是什么名称~
古道西风
发表于 2014-7-17 14:58:22
不愧为技术区,能学到很多知识。楼主的制作还能漂亮,有大家风范。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15:07:08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14: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20V稳压电路的调整管烧了,因没有备件,栅帘极供电用简易稳压凑合着,以后再改回来。即使是凑合的稳压 ...
34V负栅压当驱动超过此电压时削顶正常的,说明驱动电压已达到30多V,阳极电流应该有最大值200多mA,如果功率不够再检查一下变压器阻抗匹配。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15:24:00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1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4V负栅压当驱动超过此电压时削顶正常的,说明驱动电压已达到30多V,阳极电流应该有最大值200多mA,如果功 ...
老兄,您说这个也已经考虑到了,并做了实测。
我的输出牛匝比为3048:118,看别人的制作实例,次级匝数存在偏少的可能,即阻抗比可能偏低。按这个可能的方向,将负载电阻阻值调低,大概在8-6欧姆之间变动,去凑变压器的阻抗,多点测量,输出功率基本维持不变!不是阻抗比不佳造成的输出功率上不去。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16:00:43
本帖最后由 bg1trk 于 2014-7-17 16:22 编辑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15: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4V负栅压当驱动超过此电压时削顶正常的,说明驱动电压已达到30多V,阳极电流应该有最大值200多mA,如果功 ...
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也是输出不了50W功率,你看看计算过程哪里有问题。
栅压为零时的阳极电流即为最大推动信号时的阳极电流峰值,调试时短时间用小阻值电阻将FU7栅极接地,测得阳极电流为200mA多点。因为测试时机器静态电流设置为20mA,则最大输出时阳极电流动态峰值约为180mA左右,就按180mA算吧。
这个180mA电流通过初级半臂,初级半臂上的压降耦合到次级,形成输出信号的半周(推挽工作时形成全周信号),计算这个半周的平均电压,即可得到输出功率。
我的变压器P-P阻抗为6.6K,则B-P阻抗=1.65K
动态阳极电流在初级半臂上的压降=1.65*180=297V
整个变压器的变比=√6600/8=28.7
初级半臂对次级的变比=28.7/2=14.3
初级半臂感应到次级的电压=297/14.3=20.8V
20.8V为半周信号峰值,换算成全周均方根值=14.7V
在8欧负载上的功率=14.7^2/8=26.9W
如果计算没出错,FU7推挽的最大输出功率就在27W左右!
这个计算值与我的机器实测值几乎一样,加入阴随推动后最大不失真电压14.68V,功率27W。下图是实测照片:
对电路进行仿真,也得出近似的值。下图是总谐波失真放宽到3%时的截图,功率26W。
粗略计算结果是最大功率27W。
实际测试结果是最大功率27W。
电路仿真,总谐波失真3%时功率26W。
多个手段都得到相似的值,均与资料上给出的值差一倍左右。换句话说,资料上给出50W,是峰值功率?
如果不用推动级,推动信号出现明显消顶失真的阀值会低一点,功率也相应的下降到22-23W左右。
秋水长天
发表于 2014-7-17 16:42:22
几年前也做过FU7推挽,效果不如意,看了楼主的作品和资料很受启发,暂且收藏,等装修忙完了,也来试试!
佩服楼主的才能和智慧!赞!
大地旋风
发表于 2014-7-17 19:07:18
楼主真厉害佩服佩服。
BAISHISHI
发表于 2014-7-17 20:50:19
输出功率小超过23W后失真的原因应该在推动级,即大信号时栅极出现栅流引起的失真,如果为了追求大功率的话建议使用变压器推动。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21:55:37
BAISHISHI 发表于 2014-7-17 2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输出功率小超过23W后失真的原因应该在推动级,即大信号时栅极出现栅流引起的失真,如果为了追求大功率的话建 ...
确切的说是推动信号内阻大造成的。
想要增大功率,要么换具有更深栅压的管子,要么打造低内阻推动级。
换管先不说,阴随推动走的是降低内阻的路子,用耦合变压器配合推动电路也是走低内阻的路子。反正就是想办法克服栅流罢了,有点像晶体管末级,需要考虑信号电流了。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23:00:09
根据你的数据单从功率级算起,半波电流峰值增加180mA,电压变化应在400V以上,相乘等于72W是峰值功率,rms也有35W。
bg1trk
发表于 2014-7-18 07:50:51
tty111 发表于 2014-7-17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据你的数据单从功率级算起,半波电流峰值增加180mA,电压变化应在400V以上,相乘等于72W是峰值功率,rms也 ...
180mA在1.65K负载上的压降是300V,峰值功率54W,正弦平均功率27W。
60年代的爱好者
发表于 2014-7-18 08:07:58
楼主制作的不错。
从测试结果看,这个电路的最大不失真功率也就这样了。
过去50W扩音机是用输入变压器的,这一点对功率输出是很重要的,可以实现推动与输出级之间的最佳匹配,同时功放管的工作状态可以更接近乙类,使转换效率提高。而一些用电子管倒相的FU7推挽电路,标称输出功率是40W,这是有区别的。
海河
发表于 2014-7-18 10:24:08
bg1trk 发表于 2014-7-17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机器装好后通电老化两个晚上后进行调试(调试分电路调试和校音,以下所指调试均为电路调试。),老化时 ...
做的非常不错,细致、下功夫了。
只是频响不是特别平坦。高低两头衰减的厉害了。也许是电路参数问题也许是输出变压器的问题,比如漏感和寄生电容等。
适当加一个小衰减量的低通滤波器,让频响更平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