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t998 发表于 7 天前

从表头开始改进指针万用表并升级到25V测量电压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18 20:00 编辑

尽管数字万用表的优势很明显,但它也是有不足的,
指针万用表正好弥补了它的不足。当然现有的指针
万用表是还可以再改进的,下面是某万用表的基础
电路图:

46uA表头串联校正用的可调电阻到A点,经欧姆调
零电位器分流4uA,得到标准的50uA用于所有档位
的测量,在当年的线绕电位器时代,一切都很完美。
但到了后来的碳膜电位器时代则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因为碳膜电位器有20%的误差,而且比较容易坏。
如果坏了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精准度。我们可以简单
计算一下:欧姆电位器阻值为10k,表头满偏电流为
46uA,(10k+20k)*(50uA-46uA)=120mV/50uA
=2.4K+2.67k=5.07k欧,电阻值误差+1.4%,再加
上1%的其它误差,勉强在2.5%以内。
如果欧姆电位器坏了,换上一个12k的,再计算一下
看看:(12k+20k)*(50uA-46uA)=128mV/50uA
=2.56K+2.67k=5.23k欧,电阻值误差+4.6%,再加
上1%的其它误差,总误差高达5.6%。注意这还只是大
家都能遇得到的普遍情况,极端情况误差更大。这也
是很多老师不喜欢现在生产的指针万用表的原因之一。
我这里分析出来也不是为了吓大家,而是我已经有了
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改进后的电路如下:

还是那个46uA-2k内阻的表头,A点的电压变成了固定
的92mV,由于欧姆档采用稳压供电,所以欧姆调零电
位器可以改成4.7k或更小,阻值范围在3.5k到6k之间,
5k可调电阻用于调节A点对地电流刚好为50uA,之后再
调300欧可调电阻使100mV达标,这时就校准完成。
到了用户手中,如果更换了欧姆调零,不需要也不能再
更改300欧的可调电阻,只能调5k的可调电阻使A点对地
电流刚好为50uA,这时欧姆调零支路的总阻值就被还原
到了出厂值,所有档位都能达到出厂时的精度,大师们
帮忙分析一下我说的对吗?
至于欧姆档的稳压电源,可以选择超低静态电流的元器件
或电路方案,这样就可以不用电源开关了,同时带来了两
个好处,电池电压变化产生的误差(在x1k档最大)被消除,
电池内阻产生的误差(在x1档最大)被大大降低。
未完,待续。

沙坡鸣钟 发表于 3 天前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20 07:50
我就说一句你这个设计安排的局限性,你咋反应这么大?

mos管是当今的常见晶体管器件,连这个都不能放心 ...

      老师好,讨论一下,我的看法是:任何仪表都是给有技术的内行使用的,高档仪器仪表更是如此。只要熟悉仪表和元件的特性,不要错误操作使用就能避免。
      我还想在MF47表里加一块电子升压稳压模块,输出1050伏,共用万用表欧姆刻度,用于外出替代摇表,可以少带笨重的摇表。同时能测晶体管反压。

w6955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w6955 于 2025-4-21 16:44 编辑

bht998 发表于 2025-4-20 09:08
不要问“一般”情况,每一个器件都有生产厂家,也都有数据手册(参数手册),
每一个器件都不同,不能一概 ...

不会超过30伏,有些只有10伏。保险的做法就是用到15伏就行了。

quexing 发表于 6 天前

看了楼主的方法,我想说的中值16.5的表1K挡,流过电阻挡支路总电流是90微安。上图中通过分流支路使到流过表头支路的电流46微安满偏。分流支路分走了44微安。

ay000816 发表于 7 天前

:lol看不懂,慢慢学习

sun10851 发表于 7 天前

欧姆档采用稳压供电------有必要吗?

bht998 发表于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18 22:11 编辑

sun10851 发表于 2025-4-18 21:18
欧姆档采用稳压供电------有必要吗?

电池电压变化造成的附加误差影响最大的是x1k档,
就是说同一个被测电阻比如20k的,用同一个指针万
用表去测,同样标准的测量方法,测量前都要先右调
零再测,新电池和快没电的电池测到阻值是不同的。
你可以忽略那大约1%-2%的影响。

老郑小烧 发表于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5-4-18 23:16 编辑

指针表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表头的机械误差,比如表头线性(一般占总误差的40%左右)、回差、倾斜误差、线圈儿温漂等等;
调节分流支路与调节表头支路,本质上没有区别,其代价都是改变网孔内阻带来误差;
不仅是电位器,表头灵敏度和表头电阻都会有误差,影响更大;
欧姆表,25V与1.5V的电流无法从同一电位器注入。

您分析的电路是47表现代版的典型电路(表头灵敏度理论值46.2uA),比较合理的是中早期的,比如这个:


bht998 发表于 7 天前

早期的设计还是值得学习的,但是电流档300mV的压降就有点偏大,
37.5uA的表头完全可以做到电流档100mV满偏的。

bht998 发表于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19 11:29 编辑



完整的欧姆档电路图来了,A点对地按53.5uA*28k=1498mV计算,
我喜欢10欧中心值,所以x1k档要并联15.56k得到10k中值。对于
x10k档来说,25V/100k=250uA-53.5uA=196.5uA,1500mV/196.5uA
=7.63k欧,这样28k并联7.63k得到6k欧,再加上82k和12k得到总
值100k。
对于16.5的中值,个人推荐改成2.5V和25V,各个电阻值要重新
计算。

bht998 发表于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19 19:15 编辑


重绘了刻度盘,改成了标准的等分刻度,欧姆刻度也是数学方法计算
出来的,当前完全不考虑表头的非线性误差,等以后测量到表头的非
线性误差了再根据情况改刻度盘。

小鬼头 发表于 5 天前

25V的电压测mos管时,有可能测坏栅极,不实用。

bht998 发表于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20 07:10 编辑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20 06:32
25V的电压测mos管时,有可能测坏栅极,不实用。

为什么非要用这个25V去测MOS管的G极呢?
用来测量电动机的漏电不好吗?用来测量其它能耐受25V
电压的器件的漏电不好吗?对于10M欧以上的电阻来说,
3V以内的测试电压尽管能测量出一个数据,但是不仅测量
时间很长,而且出来的数据没有太大的意义,必须要用较
高的电压去测量才有意义。
用来测量稳压管的稳压值不好吗?
......
目前我正在研究60V测量电压用于指针万用表上,对于较高
的测量电压可能会有危险,你可以选择不用是不是?但是关
键时刻如果有那个功能是不是更方便?
听说某外国的洗衣机的说明书上有注明“不可以洗猫”,我也
可以在说明书上注明这个功能对于MOS管的G极有危险,谢
谢老师的提醒。

maojc 发表于 5 天前

准确的测量处理 最好是万用表和限流调压电源组合使用

关键的测试条件可以任意组合 麻烦点 但准确。

bht998 发表于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bht998 于 2025-4-20 07:47 编辑

目前没有发现有多少人拿500V摇表去测量MOS管的G极,是不是?

小鬼头 发表于 5 天前

我就说一句你这个设计安排的局限性,你咋反应这么大?

mos管是当今的常见晶体管器件,连这个都不能放心地去应用测量,还能算“升级”吗?这实际是一种降级!

bht998 发表于 5 天前

小鬼头 发表于 2025-4-20 07:50
我就说一句你这个设计安排的局限性,你咋反应这么大?

mos管是当今的常见晶体管器件,连这个都不能放心 ...

谢谢老师的提醒,我能接受“这一功能有局限性”,
但“不实用”几个字我暂时还不能理解。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从表头开始改进指针万用表并升级到25V测量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