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f0805
发表于 2025-4-16 13:10:03
25楼电路要改一下同名端,这样输入基极和发射极的信号就是同相位了。
jf0805
发表于 2025-4-16 16:11:03
整理一下图,老师们看看是否可行?javascript:;
mov99
发表于 2025-4-16 22:39:09
把复杂的问题整简单了,贡献;把简单的问题整复杂了,麻烦
whntl2021
发表于 2025-4-17 12:09:35
若此电路果如lstvcss老师所言:
“ 电路设计得非常巧妙,一妙为双平衡混频,二妙是内置中频选频,既发挥了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优点,又继承了传统混频级多内置中频选频的功能,可谓一举两得,可能还弥补了无源的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插损的缺憾。值得尝试。”
也就是既有众多收音机爱好者心心念念的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优点,又弥补了无源的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插损的缺憾。
考虑到尽管具有双平衡混频器的收音机集成芯片不少,例如LA1600等,灵敏度虽不错,但混频底噪还是较大。一般认为分立式三极管混频底噪小于集成芯片,而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底噪又小于分立式三极管混频。
既然此电路既有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的优点,又弥补了无源的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插损的缺憾,且电路简洁,何乐不为!
哪位大师能否将此电路付诸实践,验证验证是否属实,探讨探讨是否还有改进余地?
若果真如此,那将对双平衡混频器电路是极大改进,也是众多收音机爱好者的福音!
jf0805
发表于 2025-4-17 13:57:16
本帖最后由 jf0805 于 2025-4-17 14:00 编辑
20楼右侧的电路是实装过的,这是个单平衡的。性能是优于单管电路的。从增益说,三极管优于场效应管优于二报管(是负增益),从动态范围是二极管优于场管优于三极管。这个电路配合超动态时,强台已出现过载,需要加强AGC才行。32楼的电路那位老师测试一下?我可以实装但沒条件测。我也只是个爱好者。希望能看到老师们的测试数据。
冰岛
发表于 2025-4-17 18:36:21
jf0805 发表于 2025-4-17 13:57
20楼右侧的电路是实装过的,这是个单平衡的。性能是优于单管电路的。从增益说,三极管优于场效应管优于二报 ...
单平衡混频器仅仅抑制来自振荡器的噪声,独立振荡加上混频至少要三只晶体管,使用效果比仅用一只晶体管的变频电路可能好点,但我认为不太值得。双平衡混频器既可以抑制来自振荡器的噪声,也可以抑制来自天线的噪声,双平衡混频器的优点是不经过混频的直通成分无法通过混频器。如果天线感应到的电磁波中有接近收音机中频的成分(中频干扰),那么,单只三极管混频和单平衡混频不但没有抑制这种干扰的作用,而且对于中频干扰来说还相当于一级放大,而双平衡混频器对中频干扰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当于在天线与混频之间插入一阶LC中频陷波器。
双平衡混频的原理是:注入两只混频管的天线信号反相,两只混频管集电极输出的直通信号反相;注入两只混频管的振荡波反相,两只混频管集电极输出的振荡波反相;两只混频管集电极输出的天线信号与振荡波瞬时值的乘积(即和、差频)成分同相。只有符合这种条件,用两只晶体管做出来的混频器才是双平衡混频器。要保障双平衡混频器的平衡性,除了筛选两只混频管参数尽量接近之外,耦合器件的平衡性也很重要。我在1楼发出电容耦合的场效应管双平衡混频,由于源极输入阻抗和栅极输入阻抗的差异,耦合电容对两路信号的移相会造成平衡性变差(加大耦合电容容量可以改善),二极管环形混频器须使用带中心抽头的高频变压器,变压器的绕组对称性也会影响混频器的平衡性,使用平衡中周的那种单平衡混频器,中周初级绕组对称性同样会影响混频平衡性。
whntl2021
发表于 2025-4-17 21:21:37
冰岛老师对单平衡混频器与双平衡混频器各自特性与优缺点的解答简明扼要!对收音机制作爱好者提高制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谢谢!
jf0805
发表于 2025-4-17 22:55:14
按照冰岛老师的讲解,19楼的电路经适当调整就可以变成双平衡。
冰岛
发表于 2025-4-18 10:29:20
jf0805 发表于 2025-4-17 22:55
按照冰岛老师的讲解,19楼的电路经适当调整就可以变成双平衡。
基极差分输入,发射极也是差分输入,那么,两只混频管集电极必须接到中周同一侧,这种连接方法会把中频信号抵消掉,取不出中频信号。
jf0805
发表于 2025-4-18 10:44:34
冰岛 发表于 2025-4-18 10:29
基极差分输入,发射极也是差分输入,那么,两只混频管集电极必须接到中周同一侧,这种连接方法会把中频信 ...
那么就是32楼电路,基极和发射极线圈的同名端调整一下。
whntl2021
发表于 2025-4-18 12:35:13
jf0805 发表于 2025-4-18 10:44
那么就是32楼电路,基极和发射极线圈的同名端调整一下。
中周B2既然由差分负载改为单端负载,那么中间的抽头还有必要吗?
查春雷3P7、3P8等经典电路,中周采用1000P谐振大电容时,均无抽头接法。
jf0805
发表于 2025-4-18 12:43:00
本帖最后由 jf0805 于 2025-4-18 13:35 编辑
whntl2021 发表于 2025-4-18 12:35
中周B2既然由差分负载改为单端负载,那么中间的抽头还有必要吗?
查春雷3P7、3P8等经典电路,中周采 ...
个人认为还是有保留的必要,二只管比单只影响要大些。或者干脆改成次级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