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视发射器PAL制式默认B/G伴音
最近在调试老式PAL制式发射设备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PAL发射机都默认锁定在B/G伴音,而并非我国D/K伴音我国的电视受苏联的影响黑白时期用的D/K作为伴音制式,但是设定SECAM制式才会默认配合D/K
然而苏联黑白电视用的是D/K后来转型为彩色就用了SECAM,D/K有以前苏联带头就默认色彩为SECAM
不知道为什么我国的电视制式没有完全沿着苏联老大哥走,到了彩色电视我国就用的是西德的PAL没有用SECAM?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B/G伴音标准出现较早,在PAL制式发展初期就被广泛应用 。早期的电视广播系统在西欧等地区大量采用B/G伴音标准构建,PAL发射机为了能够与当时已有的众多电视接收设备兼容,默认选择B/G伴音。这样一来,新生产的发射机可以直接与旧有的电视网络配合,无需大规模改造接收端设备,极大地降低了推广成本。
从技术角度来看,B/G伴音制式与PAL制式在频率规划和信号处理上具有高度的兼容性。PAL制式的色度信号副载波频率为4.43MHz[^1^],而B/G伴音的5.5MHz中频与之配合默契,预留1.5MHz隔间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这种兼容性使得PAL发射机在设计和制造时,能够更加专注于信号的质量优化,而无需过多担心不同制式之间的冲突和干扰问题。
不过B/G占用带宽比D/K小一点,不知为何但是B/G音质貌似好于D/K?
不过中国用了PAL色彩为何继续沿用D/K没有升级为B/G是不是为了兼容以前的黑白电视?以前的东欧国家在90年代以后都改为了B/G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5-3-19 15:21 编辑
你猜的没错,就是为了兼容之前的黑白电视机,否则电视台发射的彩色电视信号,黑白电视机就无法正常接收了。
我国由于政治和历史原因,很多标准最初走苏联路线,后来和苏联掰了,又走欧美路线,所以一些需要前后兼容的地方就显得有点儿奇怪 MF35_ 发表于 2025-3-19 15:19
你猜的没错,就是为了兼容之前的黑白电视机,否则电视台发射的彩色电视信号,黑白电视机就无法正常接收了。 ...
采用SECAM和苏联没关系,非洲太平洋不少法属殖民小国也用SECAM K伴音
不过中国用D/K又用PAL色彩总感觉怪怪的,因为国际上主流的PAL都配合B/G
当年中欧和东欧一些国家用的也是D/K发射机,但是在1991~2003都转换成了B/G 1、兼容性和稳定性:D/K制式在经过长期的使用和验证,已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这种制式能够确保电视信号的稳定传输和接收,同时可减少信号干扰和失真;2、历史原因:D/K制式在电视广播系统中有着较长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如改变现有的制式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因此继续使用D/K制式是出于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和成本考量。 我觉得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早期的黑白电视香港伴音6.0我们6.5。如果一样在香港附近的人不是可以完美收看香港节目了吧!和大鹅关系好的时候使用和大鹅一样的6.5伴音,后来关系不好了,彩电自然就选西欧的PAL制式了,既不同于美国日本又不同于苏修。有倾向性。 吴大光明 发表于 2025-3-19 19:10
1、兼容性和稳定性:D/K制式在经过长期的使用和验证,已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这种制式能够确保电视信 ...
感觉当年我们国家就应该用SECAM,PAL配D/K声音听起来不舒服 好像PAL D电视机能正常接收PAL B/G节目,但是,B/G无法正常接收D。
很佩服90年代东洋搞的单芯片全制式彩色电视接收芯片,感觉这个芯片的技术含量远超现代的CPU、GPU。 Radio86 发表于 2025-3-19 19:45
感觉当年我们国家就应该用SECAM,PAL配D/K声音听起来不舒服
1953年美国首先研制出NTSC,并进入应用阶段;SECAM制其是在NTSC制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克服其传输系统对微分相位失真和增益失真的敏感性);PAL亦在上述两者某些特点的基础上,而研制出来的又一种制式,即高效率的调制方法、正交平衡调制)。
1、考虑到解码器的成本,由于PLA和NTSC的解码芯片可以共用,市场量大,并有成熟的制成(因NTSC制式出来很早);2、SECAM制式的节目源几乎没有,这也影响的使用该制式。据此,未采用SECAM制式。
中国在选择彩色电视制式时中苏正在交恶时期。不是50年代的蜜月期(称为苏联老大哥)。
什么苏联老大哥:curse: ,俄国和苏联侵占中国领土,共有588.388万平方公里,占当前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60%。50年代末苏联与中国交恶,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扬言动用核武器,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与邓小平会谈之后中苏关系正常化,江执政时1994年拱手送给俄罗斯中国的唐努乌梁海(三个台湾岛大)中俄关系见好,皇俄狗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前的圣旨:中俄合作无上限。
以上都是事实,都有据可查。
希望坛友不要跟帖。
吴大光明 发表于 2025-3-19 20:54
1953年美国首先研制出NTSC,并进入应用阶段;SECAM制其是在NTSC制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克服其传输系统对 ...
要用PAL我觉得应该改B/G,毕竟这个制式设定的兼容性
D/K解调的音质有点糟糕,实在不行用香港的I也可以 于海旺 发表于 2025-3-19 20:57
中国在选择彩色电视制式时中苏正在交恶时期。不是50年代的蜜月期(称为苏联老大哥)。
什么苏联老大哥:cur ...
南斯拉夫以前和苏联的关系比中国还亲密,貌似他们的电视直接用西德的B/G格式
我突然发现90年代部分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发生器直接搞通用搭配,都是默认调好了PAL B/G、SECAM D/K、NTSC M/N的搭配
估计那时候东欧小国(波兰、匈牙利)刚刚脱离独联体直接把发射塔换新了,为了融入欧洲改为PAL格式发射顺便就有了B/G伴音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5-3-19 19:56
好像PAL D电视机能正常接收PAL B/G节目,但是,B/G无法正常接收D。
很佩服90年代东洋搞的单芯片全制式彩色 ...
国产的外贸电视几乎都支持B/G和M/N,只不过市面上的价格当时卖的也稍微高一点
特供版的话就只能D/K和I这两种,价格相对来说要便宜
不过我发现当年果真好多电视不支持SECAM,特别是1995年以后生产的都屏蔽了SECAM色彩选项 Radio86 发表于 2025-3-19 22:24
南斯拉夫以前和苏联的关系比中国还亲密,貌似他们的电视直接用西德的B/G格式
我突然发现90年代部分厂商 ...
苏联与东欧一些采用的是法国的SECAM制式。
苏联的伴音(黑白电视标准)D/K 。中国沿用苏联蜜月期的D/K。彩色就因为历史与政治原因采用PAL制式。
中国选择PAL制式的原因是历史性与政治性,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先进性和兼容性。
1970年8月11日至16日,全国彩色电视四川会战区攻关办公室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继续猛攻彩色电视制式关,以制式攻关为主”,同时“要加快关键器件的研制进度”。成电攻关连队对各种制式展开了攻关。
一、中国电视制式标准
图像与声音制式统一
中国大陆地区电视信号采用 PAL制式 (相位同步脉冲编码调制),其图像载频为55MHz,伴音采用 D/K制式 (第二中频6.5MHz)。这种组合确保了国内电视信号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历史与技术原因
D/K制式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中国采用,经过长期使用和优化,已成为国内电视系统的标准配置。
二、D/K制式的优势
兼容性
D/K制式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最高,几乎所有普通电视、机顶盒等终端设备均支持该制式,用户无需额外调整。
三,信号稳定性
该制式经过多年实践验证,在中国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保证电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帖最后由 于海旺 于 2025-3-19 23:58 编辑
彩电的伴音各种(常用13种)模式都挺好,B,G制式:伴音载频5.5MHZ;俄罗斯等国家使用。香港使用伴音I制式:伴音载频6.0MHZ;大陆D,K伴音载频6.5.MHZ。苏联伴音载频与中国相同,只是彩色制式不同。
黑白电视制式的主要内容为:图像和伴音的调制方式、图像信号的极性、图像和伴音的载频差、频带宽度、频道间隔、扫描行数等等。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黑白电视制式有:A、B、C、D、E、F、G、H、I、K、K1、L、M、N等,共计I3种(其中A、C、E已不采用),我国为其中的D、K制。黑白电视制式通常是按其扫描参数、视频信号带宽以及射频特性的不同而分类的。目前世界上的黑白电视制式大致分为13种。我国黑白电视属于D/K制。黑白电视制式使用时间最长,现在的彩色电视制式也是在黑白电视制式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向下兼容,因此黑白电视制式到现在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