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发共基级联”的中放电路
各位坛友:从电路上来看春雷3P2的第一中放是共发共基串接的(我不知道它是否有专用名词)。记得好象也有二级中放都是这种结构的商品化收音机,但不能肯定。
请教各位坛友:真的是有这种设计?还是我的记忆有误?
谢谢。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5-3-18 17:30 编辑
共射-共基电路是为了稳定性,其增益与共射电路基本相同,共射电路的问题是,集电极负载是高阻,因此Ccb的反馈作用会导致电路不稳定,因此早期锗管电路都要用中和电容,但中和电容会牺牲一些增益。
级联后,共基电路作为共射电路的负载,使其集电极负载呈低阻特性,共射管的Ccb基本就不起作用了,但也因此,共射部分失去电压放大能力,仅保留电流放大能力,而电压放大能力由后面的共基部分提供,而共基电路输入是低阻的,所以Cce也几乎不起作用,从而整个电路是稳定的,同时共基电路具有极高的输出阻抗,更利于负载。
可以理解为,共射-共基电路通过级间阻抗得严重失配,避免了信号反馈。
级联电路可以直耦,也可以交耦,直耦的缺陷是需要更高的电源电压(因为串联供电),交耦没这个问题,但交耦由于前面的共射部分需要一个集电极电阻,后面的共基部分需要一个发射极电阻,这两个电阻会吃掉一部分信号功率,而这两个电阻如果取得过大,又会影响直流偏置,当然,这两个电阻也可以用电感代替。 一中放、二中放都有用的
双二极管串联中放电路有人用过吗,据说优点大大的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93310&fromuid=315852
(出处: 矿石收音机论坛)
我见过商品机有二中放用共发共基级联电路。 春雷3T9也是:
紅燈733-1也是:
還有紅燈745:
记忆中是共射--共基,据说可以增加5dB的增益。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18 13:58
還有紅燈745:
谢谢给了好几张线路图,尽管都是一中放用串接,二中放还是用普通单管放大。
至所以提问是因为从仿真上来看,因为共基输入阻抗只有几十欧,串接中放的动态范围很小,无法提供未级高电压输出。但记忆中好象是存在二中放也串接的,犯了迷糊。
现在看来,是我记错了。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5-3-18 14:09
谢谢给了好几张线路图,尽管都是一中放用串接,二中放还是用普通单管放大。
至所以提问是因为从仿真上 ...
如图所示:
中频10.7MHz。当共射级输入=21.7mV时,共基输入端为30.3mV,放大倍数近似于1.4。共基输出9.99伏,已达极限。而此时共射输出已有比较明显失真。
当然,对调频来说失真点无所谓,但对调幅可能会有较大影响。
如果加倍信号输入,共基输出=10.5伏,与未加倍前的9.99伏基本相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当调频限幅器来用,但共基输出失真很大。对调幅来说会是问题吗?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5-3-18 15:18
如图所示:
共射輸入電平太高了,幾個mV就足夠了,對於工作在較低電源電壓(例如4V)的放大器,cascade的共基級有個十幾mV就飽和了。
您這個圖裏,共基輸出的負載,電感部分的感抗大約496ohm,内阻5.1ohm,Q值為97(有這麽大嗎?),則阻抗約爲48Kohm,這對10.7MHz的頻率來説太太太高了,比較起輸入電阻27.6ohm,電壓增益可以達到64.8dB,而提供的數據也已經超過了50dB,這個確實有點嚇人了:P ,仿真也不能這麽乾哪。
這麽大的信號幅度,波形失真是一定的了。 本帖最后由 bobby_jack 于 2025-3-18 18:07 编辑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18 16:20
共射輸入電平太高了,幾個mV就足夠了,對於工作在較低電源電壓(例如4V)的放大器,cascade的共基級有個 ...
你好,
图上所示的失真是共发输出端(共基输出端有谐振回路,失真似乎会被掩盖)。从图上来看是在输出负半周(即输入正半周)时有下冲,不清楚形成的原因。
有位坛友在楼上发帖,里面有天鹅801图纸,它到是一反常态,在第二中放用了共射共基串接电路。即然是商品化设计,应该可以满足调幅第二中放需要,很有帮助。
所以我想在自已的东东中用二级串接中放(即4只晶体管),反正现在管是都是白菜价。目的是想用二级串接中放同时满足调频调幅对增益的要求,而通常调频是需3级中放的。不知是否能行通。
bobby_jack 发表于 2025-3-18 18:05
你好,
图上所示的失真是共发输出端(共基输出端有谐振回路,失真似乎会被掩盖)。从图上来看是在输 ...
我一直没找到multisim里 中周的模拟方法,也没有找到抽头电感的表示方法。所以高中频部分很难仿真。 longshort 发表于 2025-3-18 16:20
共射輸入電平太高了,幾個mV就足夠了,對於工作在較低電源電壓(例如4V)的放大器,cascade的共基級有個 ...
你好,
到底是大佬,把线圈Q值也看出来了。
本来是用51p电容的,设定的Q值在50左右(用调帽中周,即使考虑到当前铜线质量,应该也能达到),但想试试负载对增益的影响,故改成27p了,忘记改串接电阻 。
xlk 发表于 2025-3-18 19:56
我一直没找到multisim里 中周的模拟方法,也没有找到抽头电感的表示方法。所以高中频部分很难仿真。
你好,
线圈抽头可以用二只线圈串联的办法来解决。即先定义二只线圈,然后在变压器里找到inductor-coupling,把它放在工程里后,再定义二只线圈的互感系数即可。如果是抽头,可选0.95,或者1。如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