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磁铁片及电池对指针表线性的影响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06 编辑跟坛友讨论天宇MF47的问题扯到了线性,发现后盖贴的防磁铁片对线性有显著的影响(相关楼层点击这里)。因为天宇MF47的反光镜形同虚设,测线性时想准确切线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测了案头常备的19884版南京MF47,它有玻璃反光镜,后壳也有铁片。
因为经常要解释如何测量灵敏度或线性,所以这里一并说说。
测试电路很简单,将下面这几样串联起来即可: 1.5V电池、数字表uA档、电位器、被测的表头。电位器可以接成可变电阻,也可以接成分压式(50K粗调)再串个3296W(10K细调);电源也可以用稳压电源(缺点是有纹波),此时电位器换成固定电阻,调整电压即可。
测量看似简单,实则坑也不少,要注意的问题有:
1、尽量测量裸表头,不想动烙铁的话,在基础档测量也可以,该档元件少、意外影响也就小,比如,老MF47的基础档就是裸表头串几个电阻。
2、因为裸表头(或基础档)的满度压降很小,且数字表mV档阻抗高容易受到干扰,所以要串联测量电流。
3、测量灵敏度的话,必须模仿实际工作条件测量(线性与灵敏度无关)。这就涉及到防磁铁片和电池对表头灵敏度和线性的影响了,所以得装上电池再测,若有铁片还得盖上后盖。
4、测量时要让指针切线、读数字表,而不是反过来让数字表凑整,然后看指针位置,这是因为指针不切线的话就难以精确读数,无法定量分析,甚至得出错误结论。这个“错误”最常犯,因为电压源很常见,大家都用习惯了。
5、测量线性,本质上就是测量驱动指针偏转不同角度的电流,其中满度时的电流即表头(或档位)的电流灵敏度。这个“电流灵敏度”,严格的定义是“指针偏转单位角度所需的要电流”,平时说成 “满度电流” 是为了方便而言的,在这个语义下,满偏角不同时是不能直接比较的,需要换算。
6、标准表要有足够的精度和分辨率,至少要精确到0.1uA,所以必须用uA档,否则线性有问题也看不出来,这个坑也总有人踩。
言归正传,下面是这块MF47在基础档测试的结果。
1、以“拆掉后盖、不装电池”为参照,后盖对满度电流的影响为+0.86uA,再加上电池后影响是+1.43uA,电池单独的影响是+0.57uA。在测量过程中表头线圈儿的温漂影响比较大,比如表中的50.4uA是复测的数据,最初它是第一个测量的(是50.05uA),所以变化最大,发现之后第一组数据不得已全部复测了一遍。也就是说三个满度电流不见得是同一温度下测量的,但大概看规律是没问题的,线性也如此。
2、只要影响灵敏度的,都会影响线性,会使线性变差,这个也很意外,但坛友的MF47D/W,还有我的MF47L都是如此。
新搞作,电池影响也这么大,以前没有留意。你的“25”表,电池会有影响吗?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19 编辑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1:35
新搞作,电池影响也这么大,以前没有留意。你的“25”表,电池会有影响吗?
测的就是25号表,对外磁表头都有影响,不同表头、不同电池的影响不同罢了。
原来这块表没系统测量过,最常做的是在中点鼓捣欧姆表,其它位置只简单测过,没仔细算,没想到左侧线性也很一般:L
我在想,要不要把铁片拆了,毕竟我只在案头摆弄,这东西对我没啥用。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1:38
测的就是25号表,对外磁表头都有影响,不同表头、不同电池的影响不同罢了。
原来这块表没系统测量过, ...
我以为你搞的是和那位坛友的是同一个型号的表,我就喜欢调准电阻挡,可能初次经历MF91表的原因,现在到手表,电阻挡不准确就很不爽,但是最近买的63表只是将电阻挡调到半支针位,不像头像的表压线。也买了一个85的垃圾表,主要是用来测量摩托车电池(灵敏度低)。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05 编辑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1:58
我以为你搞的是和那位坛友的是同一个型号的表,我就喜欢调准电阻挡,可能初次经历MF91表的原因,现在到手 ...
另外两个是这样的,其中47L是我的,表头与那位坛友的一样,规律也一样,后盖铁皮会让线性变差: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2:01
另外两个是这样的,其中47L是我的,表头与那位坛友的一样,规律也一样,后盖铁皮会让线性变差:
我也有47L。但是现在暂时没有心情搞这个试验了,我们都有的47-6会不会也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13 编辑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2:09
我也有47L。但是现在暂时没有心情搞这个试验了,我们都有的47-6会不会也是这样?
貌似外磁表头都会这样,内磁表应该不会,但人家本来也不用加铁片;P 。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20 编辑
这是测量时拍的,想说的是 “指针切线,看数字表”。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2:15
这是测量时拍的,想说的是 “指针切线,看数字表”。
这是正常测试,还是去掉后盖?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2:17
这是正常测试,还是去掉后盖?
电池和后盖都有。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2:20
电池和后盖都有。
这可能是温漂了 本帖最后由 老郑小烧 于 2024-12-28 22:28 编辑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2:21
这可能是温漂了
对,50.4是复测的,之前是50.05,测量过程中有温漂,满偏变大了。
半偏那个是第一次测的,复测后也变化了,不过差几个字不影响结果。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2:20
电池和后盖都有。
还有“几号盘”可能也会影响线性,“画盘”的人也可能“疏忽”,各种因素造成不可能100%的线性。我的几个解放,其中一个是“4”号盘,我怀疑这个“4”号实际中值是21的,不过没有做实验。其余三个分别是22、23、24的。24的拿回老家备用了。我的解放中值22、23的,β和dB刻度明显不一样。 quexing 发表于 2024-12-28 22:29
还有“几号盘”可能也会影响线性,“画盘”的人也可能“疏忽”,各种因素造成不可能100%的线性。我的几个 ...
当然“影响”了,它是为了配合指针、消除表头固有非线性不得已而为之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lol 。不过厂家在批量生产时,不可能一表头一度盘,只能一类一度盘,除非够级的表,据说是1.0级以上的,才有资格单独配盘。 老郑小烧 发表于 2024-12-28 22:01
另外两个是这样的,其中47L是我的,表头与那位坛友的一样,规律也一样,后盖铁皮会让线性变差:
看样子我这个MF47D/W表头线性还好些,右边2/3误差都小于2%,而MF47L到最后才小于2%;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