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管收音机容易自激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zzfjct 于 2024-12-28 19:25 编辑说高β硅管电路容易自激,很多机友嗤之以鼻;说高Q值电路容易自激,相信很多机友不会否定;其实高β和高Q值是因果关系。
自激的原因无外于辐射、分布耦合和内部反馈。
一般认为硅管的极间电容小,内部反馈可以忽略;分布耦合客观存在,难以避免;能够降低的主要是高频辐射。
高频辐射强度除频率外,与功率、阻抗有关,实际就是与信号源电压有关。同样频率同样功率的辐射源,阻抗高则电压高,电压高则辐射强,辐射强则易自激,这是无可置疑的。
高β值对中高频增益毫无贡献,但高β值对提高输入阻抗的作用是确切存在的。输入阻抗与β值成正比,目前的硅管比传统的锗管β值至少大几倍,即输入阻抗大几倍。
在普通中频放大电路中,次级输入阻抗的反射阻抗即初级输出(负载)阻抗。目前的中频变压器大多是锗管时代的产物,圈数比适合于低输入阻抗的锗管。对于较高输入阻抗的硅管,输出(负载)阻抗提高几倍,导致谐振回路Q值和谐振阻抗大幅提高,电压升高,辐射增强,容易产生自激。输入阻抗高本身也容易引入感应信号导致自激。
还有个现实是大电容中周的中放电路不易产生自激,原因是大电容中周的谐振阻抗低于小电容中周。在Q值同为100时,510P中周的谐振阻抗为67.1K,200P中周的谐振阻抗为171.1K;Q值同为60时,510P中周的谐振阻抗为40.3K,200P中周的谐振阻抗为102.7K。510P中周谐振阻抗仅为200P中周的39.2%,即相同功率的信号电压仅为200P中周的0.392倍。
高Q值与高谐振阻抗不仅容易导致自激,还减小了带宽,也是硅管机音质不良的原因之一。
对于小电容中周,消除自激的方法是中周初级并联150~300K电阻,强制降低Q值。也可以中放发射极用22~51Ω电阻接地,降低增益控制自激,但后者会再次提高输入阻抗。两种方法都会带来损耗。采用共发-共基级联中放电路的目的也是为了降低负载阻抗。
熊猫后期产品B623全硅管机,高中放采用3DG201硅管,3个中频变压器参数相同,200P谐振电容,初级132+30匝,次级15匝,用较低的圈数比获得较低的负载阻抗和谐振阻抗,无自激无啸叫,带宽合理,音质佳,为硅管机中的优良机型。该中周线圈数据也可供机友仿制参考。 zzfjct 发表于 2024-12-27 20:17
1,BJT的输入阻抗等于直流输入电阻和等效输入电容容抗的并联值,在465KHz工作条件下,等效输入电容的容抗 ...
您不必着急,以后您的帖子我不会再回复,您开心就好。:handshake 硅管β值高怕自激,可以适当的加负反馈不就得了。即使是改机,也可以用几pF的小电容背面加一下。 为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点赞 MT4S301 发表于 2024-12-28 19:06
倒要反驳一句。国产3906、9015之流小电流(
高頻管和您的這個“高速管”還是有區別的,事實上這裏所談論的高頻管只是通用管,高中低頻通吃,卻和您那個高速之流不是一回事,因爲基極工藝確實不同。
3906就不用试了。不说自激情况,3906在中波高端表现十分拉垮。这些管不能只看表面参数。通通都是几百兆赫,要看它们在极低的工作电流下的性能。收音机三极管都是工作在零点几毫安。人家是在10毫安下测得。它们的高频参数就显而易见了。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首先楼主的结论就是错的,没有什么硅管收音机容易自激一说,如果发生了自激,无一例外不是设计的问题就是调试的问题。
至于把老锗管收音机改换硅管之后发生自激,也是调试的问题,或者说水平的问题。
电路参数和电路结构,要跟元器件特性匹配。这一条原则适用于设计环节也适用于调试环节。没有处理好这个关键原则问题,电路自然没法正常工作。 本帖最后由 bumk 于 2024-12-26 23:37 编辑
jstzszl 发表于 2024-12-26 18:28
不一定是胡言。我想试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可以解决问题。
实际上,BJT在这里输入阻抗非常受制于等效输入电容
如果设定一个统一的工作点,那么,在此工作点下的、截止频率更高的BJT,因为有更小的等效输入电容,和更大的rπ,输入阻抗也明显更高,折算成阻抗值差距能有从几百欧到几K欧。
要想和老锗管一个等级的输入阻抗,反而更应该使用常见的3906,甚至频率再低一点,选9015等。用仪器实际测量,带谐振负载无负反馈(标准锗管接法)时,输入阻抗和常见老锗管(3AG1C)相比,大一些,但都是几百欧1K+级别的。可以认为和标称的直流增益也就是那个心心念念的β值没多大关系。反而使用MMBTH10这种,能到小千欧。
这几天有些帖子看了也没敢回复什么,认定是BJT的问题是扭不回来的,今次看到直言的朋友被屏蔽了,没忍住这张嘴(这双手打字),毕竟自己也是学艺不精,错漏百出,请版主们海涵,以后绝不再犯。
厂制硅管机器多了去,没看到哪台自激。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12-26 23:46 编辑
这种问题,讨论是很有价值的。
不过,这种问题,无论理论计算还是试验验证,都是很难的。
按老衲的看法,做这种试验,理清自激与三极管beta,与中周匝数比的关系,价值大于自制各种收音机。
难度也是超过自制各种收音机。
自制照书抄就行,试验要动脑子的。
MT4S301 发表于 2024-12-26 17:41
原本想对这派胡言大加批判,看到楼主是版主遂作罢
可不想为此流落英美圈子的eevblog/hackaday论坛
不一定是胡言。我想试一下。看看是否真的可以解决问题。:lol 经验之谈,可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到自激再行处理。 我用TTF-1加K508做两级中放,自激,简单粗暴在中周谐振电容上并电阻,检波级并100k,前面的并到47k不自激,并到30k音质才可接受,不会计算,完全靠试出来的:lol。 超级夜猫子 发表于 2024-12-26 22:15
我用TTF-1加K508做两级中放,自激,简单粗暴在中周谐振电容上并电阻,检波级并100k,前面的并到47k不自激, ...
可能你的电阻并联的是中周初级部分圈数,不是总圈数,所以阻值需要这么低。
另一个可能是你的高中放静态电流太大,增益太高了。
K508 是场管吗?场管是天然的高阻抗,基本没有空载谐振阻抗和负载谐振阻抗之分,完全要靠并联电阻来达到带宽合适的Q值。 zzfjct 发表于 2024-12-26 22:35
可能你的电阻并联的是中周初级部分圈数,不是总圈数,所以阻值需要这么低。
另一个可能是你的高中放静 ...
就是场管2SK508G,电流在1.几mA,用的成品中周,没有改绕,配用电容150pF,调谐在455kHz,最重要的是那个并30k的中周我是用TTF-1-3反接,谐振级接后级输入(没用抽头),也就是升压,不然增益不够:lol,并100k的是正常接法 。 MT4S301 发表于 2024-12-26 17:41
**** 该帖被屏蔽 ****
早就过了努力说服别人的年龄阶段啦。:lol 高频电路自激的原因:管子内部反馈>>走线空间耦合>>辐射耦合
简单的实验可以判断孰是孰非:将所有电感线圈屏蔽起来,观察自激能否停止;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