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采集,先过整流桥,转成电压怎么计算
截图里,电流源是峰值,均方根则为0.01A,负载120欧,就是不乘1.414倍,输出电压至少也得1.2V,但最终看到的却是输出电压更低。请教下,这种先过整流桥的怎么计算电压?
这0.9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诸葛赚赚 于 2024-11-4 11:37 编辑
小电流采集后通过整流桥转换为电压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整流桥的类型(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以及后续电路的配置。以下是两种情况下的详细计算方法:
半波整流
输入交流电压:假设输入的交流电压为
V in ,其有效值为
V rms
。
输出直流电压:由于半波整流只利用了交流电的一半周期,因此输出的直流电压是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输出直流电压
V
dc
大约是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0.45倍,即:
0.45×V dc =0.45×V rms
全波整流
输入交流电压:同样假设输入的交流电压为
V in
,其有效值为
V rms
输出直流电压:全波整流利用了交流电的全部周期(正负两个半周),因此输出的直流电压更高。具体来说,输出直流电压
V dc
大约是输入交流电压有效值的0.9倍,即:
0.9×V dc =0.9×V rms
考虑滤波电容的情况
如果整流后的电路中接入了滤波电容,那么输出的直流电压会进一步升高,接近于输入交流电压的峰值。对于全波整流,当有滤波电容且负载不为零时,输出直流电压
V dc
可以近似为输入交流电压峰值的0.9倍,即:
≈0.9×2×=1.27×V dc
≈0.9× 2 ×V rms =1.27×V rms
请注意,以上计算结果是基于理想情况下的估算,实际电路中的二极管压降、线路损耗等因素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对于全波整流,平均值是有效值的0.9倍。 由于是电流源供电,二极管的压降对结果无影响。 qzlbwang 发表于 2024-11-4 12:26
由于是电流源供电,二极管的压降对结果无影响。
用电流源这类的,假设采样比是1:200,采原始的0~100A,这样的电路采样,线性效果咋样 看设计目的,
电容C1不应该与电流源的采样负载电阻R2直接并联,等于电流源被分流了,R2上没拿到电流源总电流形成的压降,再往后也就到不了那个电压高度了。R2后线运放跟随下,再找适当的RC取电压。
楼主说的是用CT吧?只要负载阻抗不超过CT允许的最大阻抗值,其误差也应该在其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本帖最后由 gia 于 2024-11-4 14:44 编辑
Jambalaya 发表于 2024-11-4 14:27
看设计目的,
电容C1不应该与电流源的采样负载电阻R2直接并联,等于电流源被分流了,R2上没拿到电流源总电 ...
大多数设计这个地方肯定有滤波电容的,否则波形拱起来很不平滑,而且运放一般是在I转为V后再加 qzlbwang 发表于 2024-11-4 14:39
楼主说的是用CT吧?只要负载阻抗不超过CT允许的最大阻抗值,其误差也应该在其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CT是指?
我的意思是这种电路和一些RMS芯片,如LTC1966,相比较,哪个更线性 gia 发表于 2024-11-4 14:42
大多数设计这个地方肯定有滤波电容的,否则波形拱起来很不平滑,而且运放一般是在I转为V后再加
那就根据仿真频响(与待电流源频率和RC值密切相关),完了在运放上补个增益系数就是了。 采样电阻在直流侧,电容只起滤波作用,不能通过直流电流,所“吃”进去的电荷还是要“吐”出来的,不会影响测量,放心使用。防真结果也证实这一点。 本帖最后由 Jambalaya 于 2024-11-4 15:06 编辑
qzlbwang 发表于 2024-11-4 14:46
采样电阻在直流侧,电容只起滤波作用,不能通过直流电流,所“吃”进去的电荷还是要“吐”出来的,不会影响 ...
嗯,如此在运放处补个增益系数, CT=电流互感器。顶楼楼主的图是针对正弦波的,工频CT很常见。正弦波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而非正弦波的对应关系就不同了。而专用芯片就可以测试不同波形的有效值。 qzlbwang 发表于 2024-11-4 15:55
CT=电流互感器。顶楼楼主的图是针对正弦波的,工频CT很常见。正弦波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对应 ...
LLC电流不是完全的正弦波,中间有一小段是悬空的,但这家的处理却仍然用了整流桥,可见整流桥也不完全只针对正弦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