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为什么不能在每个电池上加一个温度感应器?
电池着火,一般都是先升温,到达着火点再起火,如果有温度检测,那怕提前10秒报警,对乘客逃离也有很大帮助,至少可以让车门先解锁 明确讲,只有特斯拉那种用一大堆 18650 电池的没法给每个电池加热敏电阻,国内都是大电池单体的,楼主你就辣么自信人家不是每个电池都有热敏电阻么 :D燃鹅,自燃事故最低的就是特斯拉,这是为什么涅 ~( ̄▽ ̄)~* 目前看新能源车还没有到自燃的集中期,按照比例计算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一定会大于燃油汽车的。 电车的电池包设计有严重安全隐患,应该用铁板包裹最后方设计一个排气(火)管,一旦着火就跟喷气飞机一样 成本因素:
在每个电池上都安装温度感应器会显著增加汽车的制造成本。
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价格昂贵,且需要满足特定的精度要求,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设计复杂性:
为每个电池安装温度感应器会使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
需要更多的布线和连接,这不仅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还可能影响汽车的整体可靠性和维护性。
空间限制:
汽车内部空间有限,特别是在电池组周围,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量的温度感应器。
过多的硬件设备可能会占用宝贵的空间,影响其他组件的布局和功能。
技术挑战:
确保每个温度感应器都能准确、实时地监测电池温度是一个技术挑战。
需要解决传感器的响应速度、精度、稳定性以及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兼容性等问题。
替代方案:
通常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温度监测策略来管理电池组的温度。
通过在关键位置安装温度感应器,并结合热模型和算法来估计整个电池组的温度分布。
行业标准和法规:
国标GB/T31486-2015对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但并未明确要求每个电池都必须配备温度感应器。
行业标准更倾向于采用有效的温度管理策略,而不是简单地在每个电池上安装传感器。 新能源车基本是多节电芯组成一个模组,每个模组有温度检测,由BMS管理 其实楼主现在想着的,也包括我等曾想到的往往别人早就想过甚至早就实践过了,等参透了或没想透用实践去摸索,结果仍是无济于事。如果因负载放电导致的超温你BMS保护性断电能让电池不再升温,但若是电池单体内部高密度层压材料本身已经层间短路失控升温了,你断开负载的结果只会加剧这个电芯的升温速度,直至把温度传感器烧圷,把能量转化为高温传染漫延到其它单体电池,直到破坏这些电池内部层圧材料开始短路,一又一个加入到能量转换成高温的序列中来。如果这样子安装一万个传感器也无济于事。大负载高速公路行驶中电车自燃条件的隐患反而更低,因为化学能有安全渠道释出,大负载减轻了电池内部的化学势能压力。如果将第一个内部已经短路的电芯用较粗的导线,把内部储存的化学能,引出来在一个散热良好的地方,以更低的欧姆电阻放电,可以减少电芯的温升速度,但显然这样不计成本的导线会増重许多。可能的方向是安全水套隔离单体电芯,试试将一块内部已穿刺短路开始着火的单体丢入小桶,电池就很快安定下来,消防员就是这么做的。还有更多可能的方向,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知道的人不会轻易廉价示人,廉价示人的要么已经市场中普及,要么不顶什么用 NewChina牛中国 发表于 2024-10-20 05:28
其实楼主现在想着的,也包括我等曾想到的往往别人早就想过甚至早就实践过了,等参透了或没想透用实践去摸索 ...
央视新闻上,上海消防官兵总结的经验,手拎着冒水的电瓶车锂电池组,丢进小水桶浸在水里,是比较迅速的解决办法,否则要等内部各电芯一个接一个烧光才能停下来。很多车相邻停在一起的,一个车先着火的,救火前一定要像森林救火一样,建立防火隔离带,先挪掉两边隔着的车,不然没有消防水枪支援的情况下,再多的灭火器也阻止不了火势蔓延,直到所有车全烧光也停不下来。 这个电子元件一样, 又不是电子管,损坏都是一瞬间,时间上都来不及让你反应的,装也没用 自燃的电池温度传感器没有任何作用 本帖最后由 天崖浪人 于 2024-10-20 08:55 编辑
jiachangchun 发表于 2024-10-19 18:23
电车的电池包设计有严重安全隐患,应该用铁板包裹最后方设计一个排气(火)管,一旦着火就跟喷气飞机一样
在你说的基础上 应该电池单独一个空间且有多个独立电池包组成,喷气的时候燃烧的这组可以自动弹射出车外
战时稍加改造 调整发射角度 就成喀秋莎;P 应该有点用的,之前有一个视频,一个人拿着一个电动车电瓶进电梯,刚关上电梯门就着火了,家属说,开始是发现电池有点发热,准备拿到楼下空地上,结果刚进电梯就着火了,也就是说,发热到爆炸着火,也有几分钟,足够逃生了 liangkan 发表于 2024-10-20 14:08
应该有点用的,之前有一个视频,一个人拿着一个电动车电瓶进电梯,刚关上电梯门就着火了,家属说,开始是发 ...
然而电梯里这个人没能逃生。
这个视频里从冒烟到喷火只有几秒,但凡在电梯外冒烟都不至于悲剧结局。
以电池发热误判率会很高:动力电池工作时候上升到 60 度很正常。
异常的应该是迅速升温,然而真到迅速升温,从60到200度三元分解,估计只有几秒钟。 liangkan 发表于 2024-10-20 14:08
应该有点用的,之前有一个视频,一个人拿着一个电动车电瓶进电梯,刚关上电梯门就着火了,家属说,开始是发 ...
那个视频我看了完整版,人直接烧糊了,电梯里抬出来整个人却黑,,估计挂了 温度只是锂电池自燃原因之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