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icjzu 发表于 2024-10-17 22:26:12

6V6帘栅压最大285V,但三接时可上300V,都是手册说的

本帖最后由 heroicjzu 于 2024-10-17 22:34 编辑



想咨询两个问题:

一,为啥三接时的a+g2耐压,通常都比标接时的g2耐压高?

二,有的管子手册没有明确规定三接时的a+g2耐压,那我要咋把握三接能加多高的高压?

谢谢大家

HD711 发表于 2024-10-17 22:29:45

因为三接本来就是怪胎;P

海河 发表于 2024-10-17 23:00:50

标接使用时,限制G2电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G2的功率。
接三时,G2与阳极等电位,就是它俩没有电位差,虽然电子是先经过G2再到阳极的,但是阳极是一块板,G2是间隙稀疏的螺旋丝,绝大多少电子都打到了阳极上,实际的G2电流很小也就不会超功率。

jupeter 发表于 2024-10-17 23:14:21

一般极限参数那个帘栅压,是“标接”下的最高电压。“三接”时,这个电压是可以很高的。
因为,帘栅极所谓的极限电压,并不是击穿电压,所以不能叫耐压。之所以有电压限制,是因为帘栅极有个最大的功率消耗值,超出这个值过多,帘栅极将会发红、烧毁。:lol

heroicjzu 发表于 2024-10-17 23:38:16

本帖最后由 heroicjzu 于 2024-10-17 23:50 编辑

海河 发表于 2024-10-17 23:00
标接使用时,限制G2电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G2的功率。
接三时,G2与阳极等电位,就是它俩没有电位差,虽然电 ...





太好了,解答了我的疑惑。


现在又有个新问题:

三接时,大部分的功耗都往a招呼了,g2功耗很小,于是6V6的三接a+g2耗手册定为12.5W,略高于a耗12W,很科学。


但是EL84的a+g2耗,手册直接弄成12W+2W=14W,是不是超出12W的a耗太多了?a和g2功耗分配比例,不可能恒定为12:2吧?

heroicjzu 发表于 2024-10-17 23:47:11

本帖最后由 heroicjzu 于 2024-10-17 23:57 编辑

jupeter 发表于 2024-10-17 23:14
一般极限参数那个帘栅压,是“标接”下的最高电压。“三接”时,这个电压是可以很高的。
因为,帘栅极所谓 ...

原理明白了,耐压的说法不合适。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三接时的高压大胆上即可?只要静态工作点戳在手册a+g2散耗线下方就没毛病?


比如,某管标接时手册规定a 250Vmax,g2 250Vmax,但在三接时,a+g2大胆上300V,只要不把工作点戳在手册画的a+g2散耗线上方就行?


换句话说,三接时重点关注a+g2耗,无需特别关注a+g2高压限制?


但是,为啥6V6手册又明确了三接a+g2最高不能超300V呢?

whyljh3333 发表于 2024-10-18 00:24:08

其实手册里还有特性曲线图,里面信息多多,以6P6为例






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24-10-18 08:46:48

本帖最后由 第尾才子 于 2024-10-18 08:51 编辑

买际上在五极接法时,廉栅极是交流接地,直流恒定的,因此 6V6那个250Max 是它在最大栅耗下的最高电压(其實也对应最大栅流),但在三极接法下,廉栅与屏极一样同进同退,故此在大上大落下,平均数才是最高廉栅压,一般这比五极接法时大,但也不是直接廉屏一体的,这是为何要加个500电阻才接屏极,如果是6L6三极的极限三极接法,甚至要接1千以上的电阻。

中山老曹 发表于 2024-10-18 09:19:19

帘栅的耐压实际上是针对屏极的,两个距离最近。标准接法下,屏极电压,牛负载极限是两倍电源电压。

三接和超线性接法两个之间电压差很小,只要考虑帘栅的功耗。我手里就有帘栅极烧了,屏极上有一个洞的管子。当时屏极只有一点点红,没想到是帘栅极超了。

胆艺 发表于 2024-10-18 09:48:3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楼上各位说的有条有理让人听了感觉就是这么回事我说下我在一个管子上的实践fu50资料说明 栅二最大电压250伏我做了三极管接法 阳压450伏完全符合曲线要求就是开机电压400伏时正常 加到450伏时几分钟后出现杂音屏流加大试了两对皆如此再降压到低于250伏一切正常了出厂标识数字 是推荐值超过些许可以 过多了也许有问题各个管子设计目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实践一下差个十几伏应该没问题的

MF35_ 发表于 2024-10-18 10:31:31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10-18 10:32 编辑

帘栅压的限制更多的源自性能,而不是耐压或功耗,帘栅压是交流接地的,而且在电子路径上位于屏极前面,所以帘栅压的高低影响帘栅和屏极抢夺电子的能力,如果过高,能够越过帘栅到达屏极的电子就会减少,从而影响管子的设计特性。而帘栅压具体最大多少,是高于屏压还是低于屏压,取决于管芯的物理结构,每个管子都不一样。

所以最大帘栅电压,和帘栅最大功耗、帘栅耐压是两码事,同样的最大屏压和最大屏耗也是两码事,并不是说只要在屏耗内降低屏流就可以超过最大屏压的。

当三接时,帘栅交流接地的特性没有了,它和屏极是一体的,所以帘栅和屏极抢夺电子的特点也就没有了,所以帘栅压对管子特性的影响也就不存在了,此时只要考虑最大帘栅耐压和最大帘栅功耗即可,它当然要比标准接法时的最大帘栅压要大,因为限制后者的是性能而不是安全。

heroicjzu 发表于 2024-10-19 10:41:34

感谢大家从理论到实践的指导。

综合起来总结一下,三接要遵守手册规定的a+g2耗和a+g2最高电压。如果手册未提供完整信息,就要在实践中试了,悠着点来。

116608450 发表于 2024-10-20 01:32:43

吉他管箱功放,很多都超手册电压使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6V6帘栅压最大285V,但三接时可上300V,都是手册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