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04:36

本帖最后由 MT4S301 于 2024-8-4 15:06 编辑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4:54
方案构想是下图:




输入是高阻还是100?高阻的话分布电容咋做小呢

MF35_ 发表于 2024-8-4 15:09:23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3:50
可以。我手里有几个BF998,下次考虑把它用起来。BF998不适合驱动50ohm负载,后边需要挂一个射频BJT或其它 ...

998自身输入电容就有2pF,好像不好解决,商品头都是用JFET,能做到1pF以下,不过这种JFET也不好找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09:54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04
输入是高阻还是100?高阻的话分布电容这么做小呢

输入既不是100也不是高阻。100对DUT加载太大。高阻做不出来。
输入是变阻抗的,在分频点(大概几十M,待调试而定)以上是2000ohm。在分频点以下还不知道,看低频放大器做得怎样。但是无论如何是大于2000ohm的。
在HPF往左有电阻串分压网络,把高频阻抗提升到2000ohm。但是代价是信号损失,所以balun后边需要LNA,但加了LNA也仅仅实现了10:1探头。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12:32

MF35_ 发表于 2024-8-4 15:09
998自身输入电容就有2pF,好像不好解决,商品头都是用JFET,能做到1pF以下,不过这种JFET也不好找

998前做个电阻分压网络,做100k-1M输入阻抗,然后再加些补偿电容,可能能把2pf降低到0.2-0.5pf。998后边是否放大再另说,看是要做1X还是10X探头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15:55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03
俺看https://www.cqpub.co.jp/trs/index.htm系列No.139里用3SK291做类似西方流行的998高阻探头,从源极用 ...

上栅不bootstrap也行吧,就接一个固定电压,这样整个管子就是个共源共栅结构了,高频很不错。

MF35_ 发表于 2024-8-4 15:16:30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12
998前做个电阻分压网络,做100k-1M输入阻抗,然后再加些补偿电容,可能能把2pf降低到0.2-0.5pf。998后边 ...


这个我知道啊,衰减补偿,难点是,2pF的电容,分立件根本没法补偿,得上微带了,而且还得上仪器不断调微带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21:24

MF35_ 发表于 2024-8-4 15:16
这个我知道啊,衰减补偿,难点是,2pF的电容,分立件根本没法补偿,得上微带了,而且还得上仪器不断调 ...

有HFSS啊老兄。而且探头尖那个串阻以及它的并联补偿电容,可以不用微带的,那个地方很小,两路之间还要特意隔开距离,降低分布电容。微带的分布电容太大。这个地方用HFSS仿真非常适合。

MF35_ 发表于 2024-8-4 15:23:34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21
有HFSS啊老兄。而且探头尖那个串阻以及它的并联补偿电容,可以不用微带的,那个地方很小,两路之间还要特 ...


好吧,没用过这么高级的玩意儿:D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25:36

指不定还有啥bug,所以电路全图是没有的。板子投出去了,长这样:


刚好塞进一个12.7mm内径的水管里。结构问题也解决了:lol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29:11

本帖最后由 MT4S301 于 2024-8-4 15:30 编辑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15
上栅不bootstrap也行吧,就接一个固定电压,这样整个管子就是个共源共栅结构了,高频很不错。

错误的。
共漏跟随器和共源没关系,说到底还是共漏共栅。

但是共漏共栅并非最小寄生电容的形态。假设G2交流接地,则S2也视为交流地(多串一个电阻1/gm2并电容Cgs2)。下管G1输入寄生电容中,Cgs1在通带内由于G-S基本同交流电位被bootstrap变小;Cgd1主导G1共漏输入电容。

此时从源极取交流分量给G2的意义就是让S2(D1)也跟随输入交流信号变化————下管的Vgd1电压几乎是常量。如此bootstrap便将Cgd1也变小了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32:03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29
错误的。
共漏跟随器和共源没关系,说到底还是共漏共栅。



你说的对,用源极电压把上栅bootstrap起来,上栅能对下栅起到屏蔽作用,下栅对外的电容肯定更小了。确实性能应该会更好。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33:39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32
你说的对,用源极电压把上栅bootstrap起来,上栅能对下栅起到屏蔽作用,下栅对外的电容肯定更小了。确实 ...

嗯,而且驱动上栅Cgd2电容的是双栅管源极(低阻一些)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36:02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25
指不定还有啥bug,所以电路全图是没有的。板子投出去了,长这样:




板子前面的6pad封装是balun?那后部5片SOT23就是低频通路的分离OP放大器。量子大师打算用什么PNP搭呀?:lol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41:18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5:36
板子前面的6pad封装是balun?那后部5片SOT23就是低频通路的分离OP放大器。量子大师打算用什么PNP搭呀?:l ...

字符“H GAIN”旁边那个就是balun。
低频分立OPA的PNP管是BFR194。仿真出来根据情况有200-500M频宽。我的高低频分频点在几十M,还不知道定在哪里。用这个放大器应付低频部分可能行。
这个OPA其实做成CFA架构的肯定高频更好。但是根据我的见解,CFA的输入不是差分对,用来做差分转单端有点问题。

MT4S301 发表于 2024-8-4 16:33:18

量子隧道 发表于 2024-8-4 15:41
字符“H GAIN”旁边那个就是balun。
低频分立OPA的PNP管是BFR194。仿真出来根据情况有200-500M频宽。我 ...

根据本不懂画PCB的外行以前用390X系列搭OPA的经验,可能电路板搓OPA带宽是Spice内的1/5~1/3。。。
此外有个小建议:两级米勒式OPA结构的主极点在初级差分级上,或许可以将P管安排在输入对管上,由玩儿命堆fT的N型管做第二级共射。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穷人的6GHz差分有源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