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sdz 发表于 2024-7-26 10:35:10

20SPS


10SPS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10:46:30

slsdz 发表于 2024-7-26 10:35
20SPS





你这是啥?

slsdz 发表于 2024-7-26 10:54:31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10:46
你这是啥?

测试了手头的ADS1262噪声比较低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11:01:07

slsdz 发表于 2024-7-26 10:54
测试了手头的ADS1262噪声比较低


ADC本身的噪声是不高,我现在50sps下ADC自身跳动也就1个LSB(通过测内部信号或外部输入接地,我这里外部输入接地时ADC实际上输入的是负的full-scale),我现在的问题是输入信号噪声大

slsdz 发表于 2024-7-26 11:34:46

用洞洞板搭的,基本都是用的贴片电容,没装盒子,测电池噪声也很大,基本确定噪声来自输入信号源。
原来搭了一块挑选的各种电容,底噪好像比这块小,输入噪声好像也不小。ADS126216.6 SPS 完全达到ADS1256 2.5SPS水平,速度大有提升。
32位和24位对一般人来说区别不大。做到>23位无噪声实在太难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23:09:09

washu 发表于 2024-7-26 08:55
是担心 MLCC 的压电效应引入环境震动噪声但除了这个因素,其它因素产生的噪声没有特别研究。另如楼下 ...


果然是MLCC搞得鬼,我把那些10uF和4.7uF的MLCC都换成钽和薄膜,读取基准电压正算是正常了

读了好几次,每次1000个数,20mS的调制时间,50sps输出,基本都在5~6字跳动,换算电压是6~7uV跳动,应该是正常了吧?



但是读DAC输出依然噪声随电压增大而增大,毫无头绪啊:(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23:11:34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26 05:00
俺没实际测过,但是印象里钽电容的噪声好像也不低,赶脚有空间的话最好是换薄膜电容。


来帮我看看,直接读7V基准是这个结果,测了十几次,每次1000个读数,基本上跳5~6个字,换算电压大概6~7uV,50sps输出的,我是第一次玩精密基准,LM399应该就这个水平没错吧,如果采样率降低10倍,应该能更好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27 07:17:03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23:11
来帮我看看,直接读7V基准是这个结果,测了十几次,每次1000个读数,基本上跳5~6个字,换算电压大概6~7 ...

赶脚这个结果可以了,手里有低噪声的电压基准可以比对一下,比如国产的那个 2DW23x 啥的,或者整一个 ADR1399 :lol

红河310 发表于 2024-7-27 08:43:19

scoopydoo 发表于 2024-7-27 07:17
赶脚这个结果可以了,手里有低噪声的电压基准可以比对一下,比如国产的那个 2DW23x 啥的,或者整一个 ADR ...

电池啊,两个锂电池串联就是7V低噪声短时电压基准:lol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09:19:36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23:09
...每次1000个数,20mS的调制时间,50sps输出,基本都在5~6字跳动,换算电压是6~7uV跳动,应该是正常了吧

差不多,399 噪声也不低,你把速度再降降看看,最好是 5Sa/s,和万用表 10PLC 速度对比 ;P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09:23:30

MF35_ 发表于 2024-7-26 23:09
...但是读DAC输出依然噪声随电压增大而增大,毫无头绪啊

你直接用电阻和运放把你的鸡肫产生出 5V、10V、20V(你设计最大 20V?)几个恒定电压让你的 ADC 去读取就可分清楚是你的 DAC 有问题还是其它部分有问题了 :D

或者用高位表直接测量 DAC 输出?

MF35_ 发表于 2024-7-27 09:31:08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09:23
你直接用电阻和运放把你的鸡肫产生出 5V、10V、20V(你设计最大 20V?)几个恒定电压让你的 ADC 去读取 ...


现在确定是DAC的问题了,因为我试了直接读7V基准没问题,10V基准也没问题,外接锂电池读电压也没问题。把DAC输出相同的电压(4V、7V和10V)就有问题,准备换个DAC型号试试,还好我做了两种转接板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11:18:02

MF35_ 发表于 2024-7-27 09:31
现在确定是DAC的问题了,因为我试了直接读7V基准没问题,10V基准也没问题,外接锂电池读电压也没问题 ...

我第一次发行套件时有标准版,也就是最初设计的 AD5541 DAC,以及 Costdown 版 AD569 DAC 两个选择

后来再次发行套件以及整机就只有 AD569 了,缘何?就是因为 AD5541 数模共地,操作 ADC 回读时,输出电压会产生波动 :funk: 这个其实是地线环路设计问题,但腿软坚持说没问题(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所以我在固件里设计了可以关闭回读(当然自校准也随之关闭)的功能。

整机发行后我又发行了前面板(原设计只能用上位机操作),但前面板里就没有这个功能了(当然固件依然保留可用上位机开启),就是因为 AD569 是数模分开的,不会再影响到输出电压了 :lol

你遇到的问题可能和 DAC 有关也可能和地线环路设计有关,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试试 AD569 这种模数地分开的 DAC,而且它很便宜(所以最初作为 Costdown 版的选择)。

MF35_ 发表于 2024-7-28 00:38:09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11:18
我第一次发行套件时有标准版,也就是最初设计的 AD5541 DAC,以及 Costdown 版 AD569 DAC 两个选择

后 ...


接地问题有点儿复杂,如果一个芯片有分开的模拟地和数字地引脚,那它们在外部必须连在一起,否则内部电路将因为不同参考点而无法工作,除非这个芯片内部模拟和数字部分是电气隔离,但ADC和DAC器件一般不会这么做,所以其AGND和DGND引脚必须在外部共地。

AD5541有两个GND,AGND专门用于给REF和VOUT提供参考点,DGND用于数字信号回流,在芯片内部,数字部分的电源回流从AGND走,模拟部分从DGND走,但因为电源引脚只有一个,所以电源回流路径必然合并为一条,如果人为的分割AGND和DGND使之回路路径不同,则必然会使其中一路回流路径不能闭合,而形成天线环。

AD5541这种设计这虽然比ADC芯片那种电源引脚也分开的模式要差一点(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的回流路径可以人为分开避免模拟电源被干扰),但考虑到R2R-DAC芯片的数字部分是异步电路,也就是说你不给信号的时候其实它是没有任何干扰的,因此它可以和模拟部分共用电源,而模拟部分负责电压输出的电路,只是基准电压通过一个电阻网络分压而已(没有缓冲器),也就是说负责电压输出的部分,实际上是由REF供电的和芯片电源关系不大。基于这些原因,R2R-DAC芯片的模拟、数字电源回流合并不会影响DAC的输出。但因为除了输出部分,内部还有一些模拟电路也是需要供电的,所以DAC的手册都会注明,VDD要是用模拟电源。而DAC数字接口的信号回流,完全可以通过走线使其与电源回流分开来避免对电源产生干扰。

基于上述原因,R2R-DAC使用两个分开的GND,或者只有一个GND,本质是没区别的,除非它把VCC也分成两个。

AD569其实并不是两个GND的芯片,它的供电使用的是双电源,基准也是正负基准,但GND引脚同样只有一个,并部分模拟和数字,V+和V-、REF+和REF-实际上都是参考于GND的,所以我认为AD569、AD5541、DAC82002在这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是我的电路板布局和供电走向,我用的是4层板,电源是在单独的层做分割,不同的部分供电线路不重叠,接地采用完整平面。我没有做地分割,因为地分割后,需要模数混合芯片(ADC和DAC)底部将数字地和模拟地桥接(在供电输入端桥接是错误的,会造成数字信号绕行),对于整个电路只有一个ADC或DAC的场合这很好搞,但这个电路有一个ADC和一个DAC,如果做地分割,就会有两个桥接处(DAC如果有两个GND,也必须在芯片底部桥接,如果只有一个GND,等于天然的在这个引脚桥接了),从而形成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不推荐的,会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地分割的目的无非是把不同类型信号的回流分开,使之不能互相干扰,所以地分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不做地分割地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因为信号回流总是沿着最低阻抗进行(即如果可能,回去的路径会尽可能紧挨着来时的路径),所以只要不同类型信号在布局和走向上合理划分,就可以做到回流分开。


我后来仔细分析了PCB设计,最后得出一个不论哪方面都与异常现象吻合度极高的结论:那就是干扰是由转接板导致的。
我最初的设计是使用AD7175和AD5541,基板上也是按这个电路布线的,只是预留了插座,调试的时候为了换ADC和DAC,只好用了转接板。转接板的接插件是存在接触阻抗的,因此转接板的地平面和基板的地平面之间就阻抗不为0了,当有数字信号从基板到达转接板时,回流信号就会在转接板地平面和基板地平面之间产生干扰电位差。

我画了个示意图,数字信号传递到转接板后,因为接插件的接触阻抗,会使转接板地平面相对基板地平面出现干扰电压。
由于DAC芯片REF和GND引脚之间有低ESR的大电容,所以干扰不会影响到REF和GND之间的电压(即DAC芯片得到的基准值)。但DAC芯片REF引脚相对于基板地平面的电压却可以受到干扰,由于为了尽可能降低基准噪声,基准缓冲器的带宽控制的非常低(不到10Hz),所以缓冲器对这个数字信号导致的干扰是无力调节的,所以DAC的输出电压对基板的地平面来说,也就同样带了干扰,而输出只是基准的分压,所以输出电压越大,干扰看上去就越大,这就完全说的通了。

这个干扰是以基板的地平面为参考来看的,而ADC同样使用了转接板,ADC转接板的地平面同样受到了干扰,为什么ADC本身没有问题呢?
因为被测电压在给到ADC之前,已经在基板地平面上转换为差分信号了,此时转接板的地平面无论怎么扰动,都不会对差分信号造成影响。同样因为ADC的REF和GND引脚之间也有低ESR的大电容,所以这个干扰同样不会影响ADC得到的基准值。所以ADC不论是短路自测,还是测量外部基准,还是测量外部输入的低噪声电压,都没有问题,因为这些被测信号本身都是参考于基板地平面的,到了ADC转接板前已经转为差分信号了,不受转接板地平面的干扰。同时基板地平面是一个整体平面,接地阻抗非常低,所以数字信号难以对地平面的局部电位产生影响,这也是大平面接地的优势。

MF35_ 发表于 2024-7-28 18:36:13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7-28 19:06 编辑

washu 发表于 2024-7-27 11:18
我第一次发行套件时有标准版,也就是最初设计的 AD5541 DAC,以及 Costdown 版 AD569 DAC 两个选择

后 ...


果然,我分析的没错,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就是DAC用了转接板的问题,我的基板上已经是布好的AD5541布局,我把转接板拔掉,AD5541焊在基板上,噪声变得正常了,测量DAC输出时,噪声的ppm值和直接测量基准是一样的了。由于ADC依然用的转接板,从而引入了一些微小的干扰(差一点到1uVpp的样子),但既然原因找到,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是测试三次基准,每次读512个数


然后切换到DAC通道,测量不同DAC输出,可以看到不同输出电压下噪声的ppm值基本一致,而且与测量7V基准也基本一致,说明噪声基本源自LM399,不过依然达到6位半水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我也做个Voltgen,阶段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