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观止,微软创建NT和未来的夺命狂奔》
这本书是学习操作系统、编程、计算机架构的无价之宝。 本帖最后由 chipset009 于 2023-12-17 17:58 编辑一本二百页的书能讲什么?呵呵…
人家要评职称,书论本来算,翻一本也算一本,显然越薄越好啊…
一个微内核OS讲2千页还不会详细,一个文件系统又2千页讲个大概,一个虚拟内存管理器再1千页讲个皮毛,一个协议栈3千页大概了解,一本UI设计2千页讲个入门,一本NT API编程2千页讲个原理…
一本算法导论1千多页只是个导论,一本C++程序设计语言1.8千页只讲语法…
就算你是神童,具有超人的阅读和学习能力,也会发现生命如此短暂,还没看完就已经过时了,甚至淘汰了。能进入书里被教的理论都是几十年前的,说白了几乎都是过时的东西…
什么?你在全国编程大赛中获得了冠军?那让我先笑会儿…不服是吧?看看这博士那专家教授还有什么学者的,有几个真会写程序的?不出手没人知道你行不行,一出手就知道有几瓢水!基本个保个的全是屎,这就是国内程序界不争的事实!别说你不知道,如果真不知道,那我告诉你…
为毛做不出像样的OS,为毛写不了编译器,为毛做不出数据库,为毛做不出Office这样基础软件,专业工业软件嘛,只有做梦啦…
不用看我胡说八道,门外汉就算细品也能明白…
什么宝书?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本帖最后由 ustone 于 2023-12-17 18:49 编辑
这本书就是一本传记,讲Windows NT项目的实施和推进,以及一些小组成员的相关故事,涉及到一些软件工程管理的实践,没有多少技术细节的东西。我花了大概一个月看完,比我看的其它IT类传记偏了一点、专了一点,不后悔看完,我倾向于小(精)而全的书。
这本书的文笔还是不错的,核心人物卡特勒的性格描写得很鲜明,而且他骂人的粗话也很个性。 本帖最后由 ywmxyz 于 2023-12-17 20:22 编辑
内容提要:
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展望未来。微软既不满足于在应用软件方面不错的市场份额,也不满足于在关键的操作系统业务上依靠DOS和Windows获得的显著优势,他们一直在展望未来。而现在微软的未来被称为Windows NT。作为最先进的软件创新,NT也许会在全世界直到下个世纪的范围内重新定义计算的标准。NT赋予廉价的个人计算机的能力堪比庞大的大型机——而且并没有牺牲其内在的灵活性和个人计算机的优点。.\r\n《观止》讲述的就是这个计算机技术领域惊人突破背后的故事。掀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这个惊人的故事揭示了成功创新的艰难和痛苦。如今,通过编写最先进的代码,依靠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天才的想象力,以及巨大而昂贵的程序员和测试员团队的合作,美国已经主宰了全球软件产业。盖茨——既是一个管理天才,也是一个有技术远见的人——他在微软内推动了一种可控的混乱气氛,而Windows NT的故事极佳的表现了这种风气。大卫.卡特勒是盖茨在1988年招募的传奇程序员,他设计的NT用了5年时间、15亿美金才得以完成。在那大部分时间里,有超过200名测试员、开发员和技术员为这个巨大的软件工作。..\r\n《观止》集中表现了卡特勒的反复无常,激励和鞭策团队的能力,色彩鲜明地描述了这个巨大企业的人间戏剧,揭示了他们的压力、失望以及最终胜利。而胜利来自于战胜没完没了的最后期限,与对手的竞争,与不可避免又无处不在的程序缺陷的无休止的斗争——其中可能就包括致命的“showstopper”类问题。《观止》吸引入胜、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展示了重大进展背后各种不同寻常的人物:闹独立的人,组织活动的人,解决问题的人,激起行动的人。即使是扭打在一起威胁要把他们拆开的时候,卡特勒和他的团队仍然在兴奋地搜寻关于计算的圣杯。...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3-12-17 21:37 编辑
看NT开发,都是有各种机型(大型机、小型机、各种unix)、各种专业(文档、客户、硬件、软件、调试等)几十年开发经验的天才开发的,就是这样,上百人加班加点也开发了n年。
linux,与NT开发人员的数量、经验对比,估计linux在桌面上市场份额是永远的1%。
50年内,windows没有对手。50年后,不知。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3-12-17 20:41
看NT开发,都是有各种机型(大型机、小型机、各种unix)、各种专业(文档、客户、硬件、软件、调试等)几十 ...
散兵游勇怎么可能打得过正规部队…
Linux发展到至今,分支无数,在桌面上没有一个版本能打得过XP,更别说后来的Win7和Win10... 说实话,win10不如win7,无论是性能还是好用, 坛上装过NT的估计很少吧?
老衲真的装过,想当年,老衲在砖瓦厂打工时,把工地的一台电脑改装成NT,被头头一顿大骂。
NT能支持mips、alpha64、x86。
girlexplorer 发表于 2023-12-19 21:33
坛上装过NT的估计很少吧?
老衲真的装过,想当年,老衲在砖瓦厂打工时,把工地的一台电脑改装成NT,被头头 ...
Win98是宏内核,卡个碟都能蓝屏...
从Win2K开始到现在Win11全是Hybrid内核,通俗的称谓NT内核,NT是个系列,通常不是单独指代某一款操作系统WinNT... chipset009 发表于 2023-12-20 09:01
Win98是宏内核,卡个碟都能蓝屏...
从Win2K开始到现在Win11全是Hybrid内核,通俗的称谓NT内核,NT是个系 ...
他指的应该是 nt4,或者更老的 nt 3.5x,直接冠以 Windows NT 之名的 winnt,从 w2k (nt5 )开始就不再直接叫 Winnt,而是“基于 NT 技术”了 :lol
NT4 是迄今为止直接冠以 Windows NT 之名的,使用最广泛的 winnt,也是微软成功从 Unix 嘴里抢到商用服务器市场的关键,很多人说的 nt 指的都是 nt4,我当年也用过:彼时 win98 方兴未艾,但稳定性你也说了那鸟样,加上我的主板老不支持 USB,所以 nt4 不支持 USB 我也没感觉,就装了 nt4 来用,那时候都已经出到 SP4 了(最后一个是 SP6),比起动不动就各种冲突错误和蓝屏的 win98,nt4 稳得一比 ;P
所以后来就很直接升到 w2k,加上电脑太老,几乎没用过 XP,换新电脑后直接 2003...
几十年过去了,个人电脑没有明显的突破,并且好像碰到了天花板。硬件上只是堆核心扩线程烧显卡,软件还是windows一统天下,上网、游戏、办公这几样为主。可微软这么多年可以说除了收购,也就一直在试错的路上跌跌撞撞。一个windows从出生到win11,就和每个版本出来后不停打补丁一样的,硬是补出来一个win11.靠着先入为主和商业策略,当然底层的代码基石还算坚固。比尔.盖茨确实目光远大,微软帝国还有很多大家不常见的方面也做的不错,只是付出的试错代价也非常可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9-15 22:32 编辑
好像有一句话,当时,unix问世已经接近20年了,并且还在继续使用。
也许NT能够同样幸运,能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现在看来,NT已经服役30年了,已经超越了设计目标。
而且,看样子,NT至少还能继续服役到2050年。
一个操作系统,在摩尔定律支配的飞速发展的电脑界,能够服役50年,是非常了不起的。
硬件,从386、486、奔腾、奔腾pro、奔腾2、奔腾3、奔腾4、酷睿1...酷睿14...
好像很多linux开发人员,瞧不起NT开发人员。
其实,linux(unix)缺点非常明显的,出现的太早,大概1970年,那时没啥硬件,又是字符界面,没有驱动程序和图形界面的考虑。
驱动程序和图形界面是操作系统最难的部分。
而且,NT开发人员对unix是非常精通的,精通程度应该说大大超过Linux开发人员,因为最好的unix操作系统xenix是微软开发的。
unix的开发难度应该说远远低于dos1.0。xenix是1980年就推出了,似乎没费什么功夫。但是,dos1.0的开发是非常费功夫的。
Unix要早得多,一直没成功,几经辗转。Linux走的Unix的路,也是宏内核,宏内核优点是进程间通信容易,缺点是一个Bug蔓延很远。
NT比Linux设计先进业内人士毫无疑问。最明显的一点是UI,Linux在字符界面效率高,只要挂上UI,就像老牛破车,狂吃硬件资源,UI还丑陋无比。
对于大众化的桌面系统,Linux落后了NT太多。不过这不能怪Linux,本来就是一个大学生发起的,一个大学生哪里有那么远的视野和技术能力…等更多APP开发出来,就不能大改设计了,船大难掉头。否则App都没法运行了,只剩一个内核P用没有,就是个死。
摩尔定律并不是定律,搞文字游戏和销售的人瞎编的名字。再者不是针对软件,是针对晶体管集成数量。 windows兼容性的厉害。
windows 10 操作系统,c盘,windows目录下的system32子目录。里面有一个文件rasctrnm.h,这个文件最后修改是1993年,1993年就存在了,存在30年了。
估计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个文件干什么用的,但是,也不删,保持兼容性。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9-18 10:48 编辑
老衲突然想起来,查了一下directx版本号,居然只有12。
大大出乎意料,老衲原以为版本号至少20几了。
Directx,1995年推出,2002年就是DirectX 9.0,七年版本从1到9。
2002-2024,二十二年过去了,版本才增加3。
可能2002年之前,是directx与openGL的激烈竞争阶段。2002年,竞争结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