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BBY 发表于 2021-7-26 09:34:28

涧边草 发表于 2021-7-26 08:29
看的真不错,简洁明快!
小建议,焊接时把6V6阴极电阻旁边的电解电容与其离开一点。

我通电实验过,阴极电阻大概五六十度的样子。这种电容比较耐热。

涧边草 发表于 2021-7-26 16:11:47

29BBY 发表于 2021-7-26 09:34
我通电实验过,阴极电阻大概五六十度的样子。这种电容比较耐热。

看到了那个可能是105度的电解,但电子管机器开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很热的,心理上总是怕把这些烤的受不了。

29BBY 发表于 2021-7-26 18:21:56

涧边草 发表于 2021-7-26 16:11
看到了那个可能是105度的电解,但电子管机器开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很热的,心理上总是怕把这些烤的受不了。

我再调整一下。

伍大胆 发表于 2021-7-27 18:16:53

静候佳音: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29BBY 发表于 2021-8-10 22:51:37

今天赶工,已经完成了,先上图!

29BBY 发表于 2021-8-10 23:21:49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10 23:54 编辑

电源部分依然没有最终敲定。现在方案是5Z4PA整流,C(47u)L(4H)C(100u*2)滤波,电牛双290,6V6屏压290V 阴极11.5V,帘栅268V,屏耗超了一点点,帘栅没超,而且哼声有些明显。现在扼流圈是4H 200mA,明天换20H 100mA试一试。6G2P屏流1mA 阴极1.2V

关于电路:此图没加任何负反馈,仅静态工作点可供参考。具体反馈形式正在实验、试听。想仿制的坛友先等等哈:D

今晚试听了不加任何反馈与加深度阴极负反馈(彻底去掉前级阴极旁路电容)的声音,与前者相比,深度阴极负反馈并没有改善声音,反而发糊发闷,就像暴雨前的天气。我是这样认为的:由于阴极负反馈是电流负反馈,对前级的输出电流有稳定作用,意味着提高了前级的输出阻抗,也就是增大了功率级输入回路的RC时间常数,降低了整机带宽,高频变差(闷糊)。从阴极负反馈增大管子等效内阻的角度,也可以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等效内阻上升——前级输出电阻上升——RC时间常数变大——高频变差)。尤其是12AX7 6N2 6G2 6G2P这些高μ管,完全取消旁路电容会极大增加管子等效内阻(比原来的大了μ*阴极电阻阻值,即大约变大了百k数量级)。这些前级是万万不可只用深度阴极负反馈的。(深度阴极负反馈+大环仍然可以尝试一下)

并不是说阴极负反馈就不能用了,把反馈深度减小就行了。给喜欢折腾的坛友提供一个思路:把阴极的固定电阻改成电位器,两个固定端分别接阴极和地,滑动端接上旁路电容,电容另一端接阴极或者地就行了。调滑动端就可以改变反馈深度。还可以顺便在阴极引入环路反馈。

下一步准备实验阴极负反馈+大环负反馈的组合。分别试验深度阴极负反馈+大环、浅阴极负反馈+大环。

29BBY 发表于 2021-8-11 09:47:58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11 10:30 编辑

电源方案已经最终确定。底噪贴在喇叭上才听得见,要求高的话增加第二级滤波电容就行了。手画的很丑;P5Z4P一定要从8脚输出高压,要不然灯丝上会叠加一个直流电流,可能会让灯丝过热? 6V6屏压270V左右,不再超耗了。6V6阴极11V 6G2P阴极1.1V。电源部分两声道共用。
这个扼流圈铜阻有点大,为压低B+做了贡献

残照 发表于 2021-8-11 09:55:09

残照 发表于 2021-8-11 09:55:55

29BBY 发表于 2021-8-11 09:56:56

刚刚改成了深阴极负反馈+大环,具体做法是在21楼电路基础上去掉前级旁路电容C1,变压器8欧端经12k电阻接6G2P阴极。增益小了,声音好了不少。更加清脆、干净、利落,基本满意了。有空再试试另外的反馈形式。

29BBY 发表于 2021-8-11 10:08:17

残照 发表于 2021-8-11 09:55
栅极是不是该串个小电阻啊

没串也没问题:handshake 6G2P的u太高,去掉阴极电阻同时要配以大环,否则声音更可怕:lol

29BBY 发表于 2021-8-11 10:40:58

整机静态功耗63W左右。

HHDZ 发表于 2021-8-11 16:57:20

全频箱声音效果好吗?

29BBY 发表于 2021-8-11 17:42:37

HHDZ 发表于 2021-8-11 16:57
全频箱声音效果好吗?

忘了买吸音棉了,声音浑得没法听。。过一阵加吸音棉再开声。现在用之前的老分频听着。

白居不易 发表于 2021-8-13 17:34:01

去掉阴极电阻,电子管内阻加大到rp+(1+μ)Rk,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电子管实际内阻要大于电子管手册给出的典型值,当Vbb为250V,屏极负载电阻为100K时,中放大系数管内阻比规格值大80~100%,高放大系数管加大约15~20%;屏极负载电阻为250K时,中放大系数管内阻比规格值大160~170%,高放大系数管加大约40~80%。随着内阻加大,次级输入电容和旁路电容对高频的衰减会加大。
下面资料来自《电子管声频放大器实用手册》
                  典型的三极管的屏极内阻
电子管型号    规格值                  Vbb250V 实际屏极电阻
                              (屏极负载电阻100K时)(屏极负载电阻250K时)
6SN7GT          7,7K               15.6K                         20K
12AU7            7.7K                14K                           21K
6SL7GT         44K                53K                           63K
12AX7            62.5K            72K                        114K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6SQ7-6V6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