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20-12-2 18:18:05
Tezilla 发表于 2020-12-2 17:34
我确实见过国外的HAM试验过楼上这样的电路并给出了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但500Hz的中频可行么?是不是Hz前面 ...
谢谢指正这手文之误。
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20-12-2 19:28:38
longshort 发表于 2020-11-29 07:01
从原理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被几个关键要素限制了。
其一是配对不容易,高的工作电压使这一劣势强化。
...
用电子管二极管混频本振要4伏以上,但这对电子管不是难题。再不行就用双管作本振,其实也只是防本振能量损失而影响稳定的。
zxj1728
发表于 2020-12-2 21:36:03
请问:二极管平衡混频SBL-1 , 不就是4个二极管组合模块吗,楼上专家给科普一下其奥秘,为什么不能用4个配对的二极管DIY呢?
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20-12-2 23:02:42
本帖最后由 第尾才子 于 2020-12-2 23:13 编辑
zxj1728 发表于 2020-12-2 21:36
请问:二极管平衡混频SBL-1 , 不就是4个二极管组合模块吗,楼上专家给科普一下其奥秘,为什么不能用4个配 ...
你那个叫环型混频器(双平衡混频器),当然可用电子管,只是线路更複杂,灯丝漏电更难处理,驱动本振恐要十伏以上,真是要高频功放才行?
kenneth_zhu
发表于 2020-12-3 09:04:31
第尾才子
发表于 2020-12-3 09:23:34
本帖最后由 第尾才子 于 2020-12-3 09:31 编辑
kenneth_zhu 发表于 2020-12-3 09:04
电子管本振就行了呗。电子管本振上10V很难吗?
其实晶体也可以驱动的。现在那个信号发生器不能产生10V R ...
你去搞个试试,包你走频走到像再生机那调。如果你娘没教你、小学没念好最好回去念念,我们在讲电子管二极管。你又在吹什么玄学,还在乱扣帽子搞創作剧本。
kenneth_zhu
发表于 2020-12-3 09:30:56
kenneth_zhu
发表于 2020-12-3 10:02:25
Tezilla
发表于 2020-12-3 12:04:27
zxj1728 发表于 2020-12-2 21:36
请问:二极管平衡混频SBL-1 , 不就是4个二极管组合模块吗,楼上专家给科普一下其奥秘,为什么不能用4个配 ...
DBM(二极管环形混频器)要达到优良的性能,对4只二极管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MiniCircuits公司的SBL-1、ADE-1等产品里面是一块定制的芯片,把4个高频肖特基管一次性光刻出来的,一致性不成问题。还要配上两个平衡-不平衡传输线变压器,这个变压器和DBM芯片的阻抗匹配也是企业自己的秘诀。自己筛选出4个一致性好的高频肖特基管甚至高频锗检波管,再自己DIY两个传输线变压器当然能做出来,但你需要有一堆专业仪器不断的调整测试,花费的精力时间大而达到SBL-1同样性能的几率却不大。
用电子管来搭DBM是不适合电子管的工作特性的,效费比也太低。电子管平衡混频电路更适合参考用结型场效应管(JFET)组成的有源单平衡或双平衡混频器,虽然动态范围比DBM小点,噪声稍大点,但有增益。
Tezilla
发表于 2020-12-3 13:31:59
事实上要搞好射频,无论是理论知识量、实践经验还是操作难度都远高于音频。
玩好音频电路需要的理论知识:高数、线代、复变、电路原理与电路分析、模电、数电、EDA技术。
玩好射频电路需要的理论知识:高数、线代、复变、场论、数学物理方法、电路原理与电路分析、模电、数电、EDA技术、电动力学与电磁场理论、微带电路原理、波导与天线原理、电子材料学。
音频电路的阻抗匹配跟射频电路比起来实在太简单了,根本用不到史密斯圆图和散射矩阵去计算匹配网络;音频电路中的一根信号线就是一根导线,射频电路中的任何一根信号线也有自己的特征阻抗,需要用传输线模型和电报方程来描述;音频电路都是集总参数电路,除了输出牛的分布电容以外几乎不用考虑别的分布参数,但射频电路里的分布参数会制造各种莫名其妙的失真、损耗、寄生振荡等等让电路歇菜;音频电路可以用电压和电流为量纲去描述电路的行为,射频电路必须用S参数和功率增益/损耗来描述……
玩好音频需要的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低频函数发生器。
玩好射频需要的仪器: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射频信号源、场强计、高频Q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
玩好音频需要掌握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Multisim、LTSpice、OrCAD Pspice、Cadence Allegro、AltiumDesigner
玩好射频需要掌握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Multisim、OrCAD Pspice、ADS、HFSS、CST MicrowaveStudio、Cadence Allegro、Cadence spectra、Si9000
当然,以上是对专业的射频技术人员的要求,而且很多问题在UHF到微波的频段才会出现。这里多是玩中波、短波、VHF的业余爱好者,要求没有那么高,接触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但千万别以为射频比音频简单。
kenneth_zhu
发表于 2020-12-3 14:45:25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20-12-3 17:53:22
牛头不对马嘴, 乱讲一通.
Tezilla
发表于 2020-12-3 18:19:38
虽然电子管因为内阻大,本振不需要输出多大功率,只要信号幅度够大就可以进入开关状态混频,但你忘了晶体二极管是无源器件,而真空二极管是有源器件。灯丝和阴极之间十分可观的分布电容虽然在工频电源整流时毫无影响,在检波时因为阴极接地也没关系,但把它用在HF到VHF的DBM混频时绝对够你喝一壶——用交流,灯丝上的工频就被耦合到信号上了,用直流,通过阴极的高频信号就被旁路了。所以真空二极管因为拖着一个加热阴极的灯丝用起来可没有晶体二极管灵活。而且电子管DBM不但负增益还要消耗电源,就像多了一个光吃饭不干活的人,从经济角度实在无法忍受。所以国外Ham DIY的电子管DBM收信机也是都用晶体二极管做DBM的,电子管负责放大和提供本振信号。
真要用电子管平衡混频,最好的方案还是参考77A的混频电路,用真空双三极管代替两支3D7F,然后设置适合电子管的工作点和信号耦合系数。
J2018
发表于 2020-12-3 18:46:23
吉尔伯特单元只有在集成工艺发展起来后才大量运用,电子管即使当时配对了工作一段时间又偏了,那么平衡就破坏了,隔离度就变差。所以我仿真了一下折叠单乘法器混频,各位老师请看作业。
电路图
U1 U2 被本振推动工作在开关状态,本振幅度从2v到150毫伏变化对增益没有显著影响。U1 U2 两管总电流不变所以L2总高频电流小,少量纹波也是倍频的,本振窜到U3和V3很少,只有几个毫伏。
因为U1 U2 交流等效与U3串叠所以U3的阳极电压摆幅小,电压电流转换效率高,U3用三极管刚刚好,换成五极管带来的好处不多。
V3 信号电压变化引起U3电流变化,然后U2 开关这个电流,这是典型的乘法器大本振信号混频。
第一中周,L4 L6 绕一个磁芯紧耦合,L6 L3串联,L4 L5 串联,调节L4 L6磁芯相当于改变分压比从而改变带宽,同时也要调节L3 L5 使两回路都在10.7
中频曲线
V3 50uV输入时R2两段的中频输出
零信号是的中频输出
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中频变压器或者滤波方法。
U1 只是用来平衡U2的电流,如果U1 也接一套中周那么通过反相是否可以获得多一倍增益呢?
sdWangyi
发表于 2020-12-3 18:53:00
各位坛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没有想到这一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在此谢谢了!原准备做一个FM电子管的高频头,想起晶体管有平衡混频电路,为什么电子管平衡混频不常见呢?所以问问大家。准备回广东去用两台高频信号发生器,一台做本振,一台做信号,在输出端用频谱仪观察频谱,看看用6N15这种共阴的双三极管能否做平衡混频用。高频电路玩起来是比较麻烦,没有仪器更是一抹黑,其实玩高频并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论,毕竟不是创新设计,不需要理论去支撑,天下文章一大抄,都是抄来抄去,国内很多电子产品都是如此。玩高频,特别需要的是注意器件的高频特性,分布参数,还有耐心。前面坛友给出了一个实用电路,本振从栅极输入,信号从屏极输入,估计灵敏度比较差,信号从屏极输入,那得要比较强的信号才行吧?总之议题是讨论电子管,电子管,电子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