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6P1小胆机,最近绕了两付输出变压器。
本帖最后由 顽童50 于 2020-3-24 21:18 编辑闹疫情,在家闲着没事绕了两付小牛:一副是EI57x30的;一副是66x35的。
这里顺便说一下二手拆机的Z11铁芯与全新的国产H18铁芯的比较,都是EI66X35铁芯。初级0.17线绕3200匝、分四段串联;次级0.44线109+29匝(5Ω+8Ω)三组并联。 西北虎 发表于 2020-4-16 13:42
如果要求不高是否可用普通纯铜线小变压器代替了
要求不高可以代用、需要把铁芯拆开改为顺插。间隙用一张打印纸垫上、间隙约0.1mm。
输出牛2夹3或4夹3绕法是为了增加初次级之间的耦合度、而且次级采用多组并联即可以增加总的线径、还能克服高频的衰减。如果用电源变压器代用明显的次级线径不够、使音箱的阻尼系数降低。一般应该保证次级线圈的直流电阻小于喇叭阻抗的十分之一。 楼主的牛牛做的漂亮,赞一个!
没事的时候闲看了一些变压器的帖子,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把Z11片子给神话了,不要死抱住Z11不放,现在的国产优质硅钢片已经远远超越了Z11,也许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 好手艺!4+3够发烧了。 jupeter 发表于 2020-3-24 21:27
好手艺!4+3够发烧了。
感谢您的鼓励。4夹3也算是基本绕法了,不算烧:lol 。 我买的二手Z11铁芯 买到好的还是很好买的不好的不如国产的 楼主的绕线机很高级啊!是全自动的吗?:lol:lol:lol 胆色双全 发表于 2020-3-24 21:57
楼主的牛牛做的漂亮,赞一个!
没事的时候闲看了一些变压器的帖子,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把Z11片子给神 ...
我觉得也是。本来我想买二手Z11铁芯,可X宝上看似很多、细问不是没货就是十公斤起步,于是买了这个H18,买回来看发型没有绝缘层、很不放心,于是又买了两付拆机Z11,这次顺便比较一下它们到底差多少......
我给H18单面薄薄的喷了一面自喷漆,可能喷漆占了铁芯面积,如果不喷漆起码还能再插进3~4片。两付同时全喷漆了、不然应该试试不喷漆是什么结果。:lol
danjiqinghuai 发表于 2020-3-24 22:08
楼主的绕线机很高级啊!是全自动的吗?
这个绕线机不是全自动的,充其量算是半自动。不过比手摇排线要轻松很多,关键是不用总盯着..... 我有一个新想法,不知道行不行的通,初级三线并绕也用4夹3绕法,初级用0.19线4组串连,次级用0.47线三组并连,初级每段分ABC,四段A连A B连B C连C,然后在ABC串连,这种绕法能不能行的通!想问下老师 世军移动数码 发表于 2020-3-24 23:01
我有一个新想法,不知道行不行的通,初级三线并绕也用4夹3绕法,初级用0.19线4组串连,次级用0.47线三组并 ...
A、B、C三线之间的电压差太大,漆包线在高压状态下挺不住吧。 两种材质的铁芯电感量大小比较的前题是气隙应该在相等范围内,否则不公平,而且这种用电感表测量出来的电感值只能作参考并非是在胆机工作时的实际值。 想往童年2 发表于 2020-3-24 23:24
两种材质的铁芯电感量大小比较的前题是气隙应该在相等范围内,否则不公平,而且这种用电感表测量出来的电感 ...
气隙当然是相等的、都是两层打印纸、大约0.15mm左右,至于所用表在这里只作为比较、不作为定量。 世军移动数码 发表于 2020-3-24 23:01
我有一个新想法,不知道行不行的通,初级三线并绕也用4夹3绕法,初级用0.19线4组串连,次级用0.47线三组并 ...
您的想法恐怕不能实现。先不说耐压问题,单说0.19的线多线并绕很难排整齐,其绕制难度比单线排绕还要大! 胆色双全 发表于 2020-3-24 23:16
A、B、C三线之间的电压差太大,漆包线在高压状态下挺不住吧。
你好本就是串连怎么会有电压差呢! 顽童50 发表于 2020-3-24 23:37
您的想法恐怕不能实现。先不说耐压问题,单说0.19的线多线并绕很难排整齐,其绕制难度比单线排绕还要大!
快绕 好了,还有一层初级和一层次了,次级线0.47的没了要不绕好了,接线可能要缕半天了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