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电子管电路驾轻就熟;对电子管的参数和工作点能熟练的运用;对各级之间电压、功率关系清楚明白;能用简单仪器(例如:万用表)将电路调整到合理的工作状态!
(2)经专业人员或大众认可,唱歌(或戏),音调准确;韵味十足!
以上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的! 用耳朵收货可否理解为“试听检验”?
音响系统除了用仪器设备测试检验性能指标,人耳试听评价也应当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
不过个别人的试听难免会有局限,最好是众爱好者一起来试听,这样得出的听感判断似乎更客观些~:lol 原帖由 轻风 于 2011-1-31 12:50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用耳朵收货可否理解为“试听检验”?
音响系统除了用仪器设备测试检验性能指标,人耳试听评价也应当是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
不过个别人的试听难免会有局限,最好是众爱好者一起来试听,这样得出的听感判断似乎更客 ...
有道理!:victory: 现在流行---HI-FI视听体验中心店,就是让爱乐者用其耳朵体验其不同品牌,不同档次,不同价位,不同组合搭配的音响器材效果。只凭其说明书上的技术指标及促销员的介绍,已经不可能打动上帝的购买欲望。:victory: 原帖由 老K 于 2011-1-30 21:34 发表 http://web.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盐是咸的,咸的不一定是盐。:lol
有道理,男人是男人,改了性也是男人,因为男性血浓度高于女人. 当年鼓捣过矿石的人,现在大都六七十了,能听到15K就很不错了,怎敢奢望“耳朵收货”!
服老吧。。。
:Q :'( :@ :( 原帖由 芦斋 于 2011-1-31 15:46 发表 http://web.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当年鼓捣过矿石的人,现在大都六七十了,能听到15K就很不错了,怎敢奢望“耳朵收货”!
服老吧。。。
:Q :'( :@ :(
我连电视的行频都听不到。 难道专攻现代晶体管放大器的专业人员就因为条件不足而就不能听出好坏来了?;P
实际上,主观听音评价和设计、制造放大器没有必然的交集。
自然,不会唱歌的人他也是听得出走调的声音的,也和主观听音评价是否有交集无关。
一台高传真的系统被作为商品,服务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满足以上两项条件的,但他们经过主观听音评价,基本都能区分和普通并不是高保真设备的区别,并从中感到一种愉悦。 原帖由 chzc 于 2011-1-31 16:08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难道专攻现代晶体管放大器的专业人员就因为条件不足而就不能听出好坏来了?;P
实际上,主观听音评价和设计、制造放大器没有必然的交集。
自然,不会唱歌的人他也是听得出走调的声音的,也和主观听音评价是否有交集 ...
似乎你说的事情和我说的事情也不太"交集"!:victory: 原帖由 老胆LAODAN 于 2011-1-31 16:33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似乎你说的事情和我说的事情也不太"交集"!:victory:
那就算了,呵呵。 :lol :lol 交集还是有的,:lol
所谓发烧友的耳朵收货,应该有两种情况:1 DIY发烧友;2 器材派发烧友:handshake
第一种:装机、焊机自己认为满意就行了,第二种,没有DIY的经验,以购买器材为主,于是只好靠耳朵去听,但没有经验;
不过,这两种人是不是“金耳朵”、银耳朵、木耳朵,只要假以时日,都会成为音响方面的行家里手!:victory: 原帖由 老胆LAODAN 于 2011-1-31 12:04 发表 http://www.crystalradio.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再次申明:我说的“耳朵收货”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
(1)对电子管电路驾轻就熟;对电子管的参数和工作点能熟练的运用;对各级之间电压、功率关系清楚明白;能用简单仪器(例如:万用表)将电路调整到合理的工作 ...
这两点做到了就是两条腿走路,稳当,缺一不可!:victory: 不太认同,歌唱得好,耳朵一定好这个我认同;但是说歌唱不好耳朵就一定不好这个说法我就不认同了。歌唱得好的人耳朵就好不应该是天生的,应该是专业,歌手除了练唱之余还要练听,这个不反对吧?所以我觉得耳朵怎么样除了天生的之外,一是靠专业,二是靠熟能生巧,应该都是练出来的。
我们知道的那些钢琴调音师总不见得是歌唱家吧?那些海军潜艇上面的声纳员总不能在培训上纲之前先来一个看看唱歌及不及格再来决定吧?
至于最后歌唱得不好就没有评论音色、韵律的资格的言论更加不敢认同,我想问一下,一个音乐家的耳朵好不好?他的唱歌一定就很好吗?他们有没有评论音色、韵律的资格?那么那个聋子贝多芬呢?他创造的“命运”是否是糊弄人的东西?
回复 28# forsli@163.com 的帖子
(一)现将我的观点整理如下,当然仅供参考,不必当真!(1)唱歌时,有人唱得不搭调,常常走音,把握不住do、re、mi、fa、sol、la、si七个唱名,唱歌变成绝无优美旋律可言的“念歌”或“喊歌”了。在卡拉OK厅人人有此类受折磨体验,大家笑说唱者毫无艺术天分,称之为“五音不全”。
(2) “五音不全”的原因是先天性的,很难完全纠正过来。
(3) 判断“五音不全”的办法是让被测试者唱(或哼)一首歌!如果不搭调,即可判定为“五音不全”!
(4)对于制造电子管功放系统出售的人来说。如果你“五音不全”,不可以“耳朵收货”!
(5)对于“五音不全”的人来说,在用听感评价放音系统音质的时候,请你免开尊口,以免贻笑大方!
另外:
(1)对一个人来说,音准是基础,音色、韵味、节律等是更高的升华!没有音准(即唱歌不搭调)其他都无从谈起!
(2)如果自己制做(或购买)胆机只为自己听,无须任何讲究,自己认为好就行!
(3)“唱(或哼)的准就能听的准;听的准就能唱(或哼)的准”,如有人自称 “我唱(或哼)的不准,但听的能耐很大”!作谎言认定!
(二)关于贝多芬的耳聋:
《贝多芬传》里有这样一段话:“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都知道他创作的《命运》、《英雄》、《热情》和《悲怆》。但贝多芬26岁时,他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年5月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可见,贝多芬耳聋之后创作《第九(合唱)交响曲》是靠牙齿感知钢琴的震动代替耳朵“听音”的,对于别人《第九(合唱)交响曲》的演奏他一点都听不到;再说,如果贝多芬生下来就是聋子,他能成为音乐家吗?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老胆LAODAN 于 2011-2-10 21:1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