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倒车雷达跨行业应用的想法,望专业人士指证点评。
本帖最后由 today1001 于 2017-12-26 08:04 编辑关于倒车雷达跨行业应用的想法。
传统的倒车雷达已经进入了一个普及期。一套只需要几十块钱,价格已经到了冰点,但是其他行业其实也可以应用的。所以我有个想法,请弄过这方面工程的参考一下。如果能够出来成品的我也可以在做工程的时候进行推广。
我平常是做安防工程的,有时候会安装智能道闸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如图,往往最少要在地面切割一个线圈,有的多的甚至要5个线圈。
其实这些线圈的作用就是检测车辆行进方向和感应是否存在车辆的,现在有些厂家已经推出了雷达检测的方案。但是一个雷达现在最便宜的在1000多还不是很专业,专业优做这个的一个要2000左右,3个的话就要3000-6000的成本。如果不用雷达的话,切割地面不好做,很麻烦。还要恢复。并且切割的话,最低也要150左右每个线圈。有时还会有干扰加上施工不方便实际成本还要高一些。。
所以我有了找个团队设计一款雷达,基于倒车雷达实现的,请做过的分析一下能不能够实现。车辆检测雷达(防砸雷达)这个的工作原理就是检测一定距离内是否有车辆,这个应该可通过雷达返回的波形图做到吧。并且可以分析是行人还是车辆。
车辆检测雷达,现在的车牌识别相机已经可以实现当车辆驶进驶出进行判断,来抓拍图像但是还是存在一定误抓和识别率低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切割线圈。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以进门来讲,当车辆进入小区时,压下第一个线圈给相机一个信号拍照,车牌号被相机识别,车辆进入,当车辆出小区时,先压了第二个线圈,这时相当于把第二个线圈屏蔽了,车辆再压第一个线圈,车车辆检测器不会给相机信号抓拍(防止出门时拍到车尾再开闸,雷达实现的话,就是当雷达检测到车辆(应该可以通过反馈回来的物体大小判断吧),方向朝相机移动时给相机信号抓拍,当车辆驶出小区时,检测到车辆,然后车辆方向是离相机越来越远,这时候不给相机信号。
以上是我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实现,请做过的说说看。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终身成本价卖我设备就可以了。呵呵。
联系方式:球球795三2478
today1001 发表于 2018-1-4 10:20
说的很专业。那做出来后,是只有我能出货,还是大家都可以出呢?
供货靠签合同约束。通常维持独家垄断的前提是:提高开发费和出货价格,并维持一定的出货量——也就是要养的活开发方的意思。
想100%掌控,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你的竞争对手找到开发方下订单,你很难控制;开发方的工程师跳槽,你和开发方都难控制;你的员工/合作伙伴另起炉灶,你也难控制……开发方开发出了样机,你拿去抄板或者你的竞争对手拿去抄板,人家也难控制。做生意风险是难免的,只能凭自己眼睛先找自己认为靠谱的人再合作了。 倒车雷达,那个是超声波检测,不是您说的雷达吧~ zenglei421 发表于 2017-12-26 09:28
倒车雷达,那个是超声波检测,不是您说的雷达吧~
原理一样的。功能一样就可以了 BlueFang 发表于 2017-12-26 09:34
这种东西,需要吃螃蟹的,吃螃蟹是有风险的。
花了巨大的研发成本,稳定性不达标?资金打水漂。
客户不买 ...
这是事实,还有最大的威胁就是等你花钱精力研发出来,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其它人看了眼红,直接逆行开发,到时涂作他人嫁人:lol BlueFang 发表于 2017-12-26 09:34
这种东西,需要吃螃蟹的,吃螃蟹是有风险的。
花了巨大的研发成本,稳定性不达标?资金打水漂。
客户不买 ...
对呀。适合个人或是小团队来做。我觉得应该没有太大的资金来投入吧。当然,具体我也不了解。
前期估计也应该不需要投入太多吧。后期量产需要投入 倒车雷达可以直接使用,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目标由墙或者煞车块换成了移动的物体。
如果移动目标是人体,那么可以通过一个红外检测器来判别对象。其他相应的动作,应该都不难了。
gd231978 发表于 2017-12-26 10:42
这是事实,还有最大的威胁就是等你花钱精力研发出来,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其它人看了眼红,直接逆行开发 ...
是的。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但现在小区的道闸系统非常普遍,这个市场还是有的。能够获得第一桶金也是可以的
longshort 发表于 2017-12-26 10:50
倒车雷达可以直接使用,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目标由墙或者煞车块换成了移动的物体。
如果移动目标是人体 ...
是呀。所以才有这个想法。因为我们公司也有做道闸产品,也有做汽车电子产品。 longshort 发表于 2017-12-26 10:50
倒车雷达可以直接使用,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目标由墙或者煞车块换成了移动的物体。
如果移动目标是人体 ...
直接用肯定是不行的。要做点改动才行。如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判断电路。 看来是没大有感兴趣的了呀。 要是用光线传感器代替线圈,来感应汽车呢? BlueFang 发表于 2017-12-26 09:34
这种东西,需要吃螃蟹的,吃螃蟹是有风险的。
花了巨大的研发成本,稳定性不达标?资金打水漂。
客户不买 ...
不是裤子,他们现在的情况是已经穿着裤衩了,再连裤衩都输了,就只能没脸见人去上吊跳楼了,哈哈!所以,中国的产业才会出现,一拥而上,相互抄袭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