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17:48

厂家的测试曲线太过于理想化;还未正面解答铁芯同一面的颜色差异问题。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2:33:06

dexter0558 发表于 2017-12-5 11:25
搞不清矽钢片是先冲压再退火还是先退火再冲压?

硅钢片是先冲压再退火。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2:37:12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17
厂家的测试曲线太过于理想化;还未正面解答铁芯同一面的颜色差异问题。

颜色不同的问题,之前的回复已经解释了。

硅钢片因为我们采用的都是冲压后高温煅烧退火的硅钢片。由于冲裁的时候机械加工,会给硅钢片带来应力,劣化硅钢片性能(导磁率和铁损等方面)。经过高温煅烧退火的硅钢片,电磁性能提高,效果更好。

当然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外观颜色的不一致。时常有朋友说,为什么你们的一对变压器外观上会有差异,是不是采用了不同厂家或者不同批次的材料??

其实并不是。因为高温煅烧退火,必然会在铁芯表面留下痕迹,并且这种痕迹和外观颜色不太可控,同一箱铁芯,侧面和表面的颜色各有变化,各有不同是很常见现象,同一批的E片和I片颜色不同也是常见现象。

要想颜色一致很简单,就是采用冲裁后不退火的白片硅钢片。那种硅钢片外观雪白光亮,侧面颜色也非常一致,但是电磁性能就差很多。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2:39:21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17
厂家的测试曲线太过于理想化;还未正面解答铁芯同一面的颜色差异问题。

曲线不存在理想化的问题,曲线就是实际测试出来的,测试方法是带上电子管在线测量,测试电路和测试条件已经全部给出,测试结果具备可重复性。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42:26

本帖最后由 hwj688 于 2017-12-5 12:51 编辑

只要真正侧过曲线,这曲线效果比美图秀秀厉害多了
下面这个是我们测的,不过这些频宽数据我觉得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53:36

冲压对硅钢片产生内应力,为何还要用冲压工艺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3:06:51

本帖最后由 乐潘电子 于 2017-12-5 13:35 编辑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42
只要真正侧过曲线,这曲线效果比美图秀秀厉害多了
下面这个是我们测的,不过这些频宽数据我觉得实际上意义 ...



我们的每一个曲线都是实测得出,绝无作假。因为作为印刷资料,不能直接把仪器实测照片附上,所以把实测数据在Excel里面绘制成曲线。
下面附上几张仪器实测图片,注意,图片并不是S-1001的曲线图。S-1001由于已经Excell曲线化,仪器实测照片不确定是否还有留存。如有需要可以再测一次拍照。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3:14:52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2:53
冲压对硅钢片产生内应力,为何还要用冲压工艺

任何生产硅钢片的工艺都会对硅钢片产生应力,不论是冲裁或者卷绕,只要是让硅钢片硅钢带产生变形,都会产生应力。硅钢片本身的轧制过程也会产生应力。应力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必须要有退火这个工序才能提高电磁性能。退火不仅仅是消除应力,还可以使硅钢片的内部晶粒晶格结构发生变化,使电磁性能达到需要的要求。对于取向铁芯,退火可以使内部部分有效晶粒二次结晶,形成高导磁高磁感应强度的取向特性。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3:53:40

本帖最后由 hwj688 于 2017-12-5 14:05 编辑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3:14
任何生产硅钢片的工艺都会对硅钢片产生应力,不论是冲裁或者卷绕,只要是让硅钢片硅钢带产生变形,都会产 ...

你还没明白我说的,一个人中了头1枪和再中第2枪,都是中枪,都需要医治,中枪是避免不了的,但两者的受伤程度却有很大区别。你们在发烧友眼里是专业的变压器厂家,比我懂得多。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4:34:09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3:53
你还没明白我说的,一个人中了头1枪和再中第2枪,都是中枪,都需要医治,中枪是避免不了的,但两者的受 ...

你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冲裁应力不能比作是中枪,退火处理也不是中枪后的医治。
中枪是危及生命的“处理方式”,冲裁并不是对硅钢片危及生命的处理方式。中枪医治是救命,退火处理是锦上添花,更好提高性能。

冷轧硅钢带料的生产流程大致如下(取向硅钢片中间还有一些涂布表面无机图层的工序省略):这样的工序产出的是成卷的大宽度硅钢带
1 钢材冶炼------2钢钉粗坯------3热轧成厚片------4酸洗------5均匀化退火------6冷轧到合适厚度------7脱碳退火------(8有取向硅钢片涂层涂布后最终退火)------9卷绕包装出厂


EI型冲压硅钢片的后续工序大致如下:
1带材分切(宽大带材分切到合适宽度)------2高速冲床连续冲裁------3煅烧退火-------4涂油防锈------5装箱出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力和退火是无处不在。

EI型硅钢片冲裁做成多层薄片堆叠的方式,是为了提高生产可操作性和电气性能。整体的磁芯,绕线生产比较困难。做成冲片可以先绕好线再插片组装,增加可操作性。多层薄片结构,增加铁芯电阻,减少涡流损耗,一举两得。所以EI硅钢片就这样沿用至今。

至于在生产过程中对硅钢片产生的劣化,不能靠中枪的比喻来分析。需要做的是定量分析,我不是专门研究硅钢片生产的,以下定量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起码是定量的参考数据。硅钢片冲裁后不退火和退火的铁损差异和同等磁场强度下磁感应强度的差异。







电真空 发表于 2017-12-5 14:37:51

如果其他零件如电阻电容电子管不精密配对,强求一个输出变压器要精密配对,好像没多大意义。更何况随电子管老化,屏流,跨导等参数都在变,新管配对成功,旧管又配不上了。以上还是只在工作点附近测量的屏流跨导参数,有人称之为一点配对。绝对精密配对要求几个声道电子管特性曲线完全一致,那几乎不可能。如果输出变压器电感量相差5%造成两声道音质差异明显,那就要怀疑是不是设计有问题,负反馈电路不起作用。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4:58:11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4:34
你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冲裁应力不能比作是中枪,退火处理也不是中枪后的医治。
中枪是危及生命的“处理 ...

只能说你还是没听明白:( ,列举的这些硅钢片生产流程基本与贵厂无关。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5:03:20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4:58
只能说你还是没听明白 ,列举的这些硅钢片生产流程基本与贵厂无关。

那你想说的是什么?

颜色问题,为什么要采取冲裁退火工艺,我已经一 一作答。

hwj688 发表于 2017-12-5 15:15:54

乐潘电子 发表于 2017-12-5 15:03
那你想说的是什么?

颜色问题,为什么要采取冲裁退火工艺,我已经一 一作答。

我想说的是,比如:既然冲片对硅钢片有不好的影响,那还有什么方法成型(毕竟上千亿上万亿资产的企业,生产工艺大部分是针对工业与民用电源变压器);而铁芯同一面的颜色也可以通过挑选使得两只变压器尽量相近。

胆的机 发表于 2017-12-5 15:27:07

以前DIY胆机,自己也绕过几对输出变压器,说实话电感量这点误差是正常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两只配对的“乐潘”输出变压器的初级电感误差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