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58|回复: 9

[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4 06:46:37 | |阅读模式
一颗理想的Hi-FI输出牛要求其:

1.初级电感(pri-inductor)为无穷大(infinite),以应付很低的低频信号;

2.漏感(leakage)为零,分布电感(distributed inductance)、电容(distributed capacitance)为

零,以便高保真的传输现代音乐的超高频信号;

3.不产生各种形式的串联或并联谐振(resonance),以免使音频信号发生畸变(distortion);

4.不产生任何非线性(nonlinear distortion)或相位延迟失真(phase-delay distortion)。从变压器



原理上讲,现今无论何种形式的变压器均无法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首先说变压器要用铁心(core)做

、导磁 媒体,其非线性失真一般很大。再有若需诺大的初级电感(pri-inductor),其漏感(leakage)

分布电感、电容亦随之加大。满足了第1项,就要损失第2项,互为矛盾。且较大的初级电感又可使相位失

真加大,动态范围(dynamic renge)减小。

一只宽频响(freguency response)的输出牛,要求在满足高频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初级电感,以使频响

曲线向低端延伸。亦或在满足低频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分布电容(distributed capacitance)及漏感

(leakage inductance)以使高频更靓。但两者总是互为矛盾,故频响不可能很宽。有些中低档胆机之输

出牛,干脆就只照顾低频,高频到那里一概不管。此类胆机虽有充实的低频但高频暗淡,久听会感觉“闷

”得难受(如今发烧友的耳朵已修炼的挑剔的很)

一支宽频响的Hi-Fi输出牛,其电感漏感(leakage inductance)比(LL)很大(即较大的电感

(inductor),极小的漏感)。故通常用电感漏感比(LL)来衡量一个输出牛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谈谈

对输出牛具体的要求:

初级电感(pri- inductor)L L=K·(Ra-r1)/2πfmin

其中:Ra是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r1是输出牛的初级直流电阻。K是一个系数

,当要求频响曲线不均匀度为-3dB,或允许初级阻抗变化30%时,K=1;当要求-1dB或允许阻抗变化10%时

,K=2;要求-0.5dB或允许阻抗变化5%时,K=3;fmin:所要求之最低频率。

初级漏感(pri-leakage inductance)Ls

Ls=K·Ra- r1/2πfmax

其中:fmax系所要求之最高频率,当允许初级阻抗变化30%时,K=0.8;允许变化10%时,K=0.5。

输出牛直流电阻

单端(single-ended)输出牛,初级电阻r1=0.5·Ra(1-η);次级电阻 r2=r1(N2/N1)

推挽(push-pull)输出牛

初级电阻r1=0.414·Ra-a(1-η)

次级电阻r2=0.586·Ra-a(1-η)(N2/N1)

其中:Ra系单端放大器(single-ended)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Ra-a系推挽放大器

(push-pull)最佳负载阻抗;η为变压器的效率(efficiency),一般取0.75~0.9,功率越小η取值越

低。输出牛直流电阻不宜过大,否则将影响瞬态(transient)、解析力及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由于变压器中存在电抗(reactance)成分,其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使得

其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亦随之变化,一般中频段呈一定值不变。而低频段,随频率的降低而急

速下降,高频段又随频率的上升而升高。当阻抗偏离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较多

时,放大器将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且输出功率亦下降。故一般要求变压器的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变化<30%。

另外,由于变压器本身存在有分布电感(distributed inductance)及分布电容(distributed

capacitance),其相互作用将产生串联或并联谐振(resonance)。发生谐振时,其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趋向于零或无穷大(infinite)。且无论是串联或并联谐振,其输出电压都可能出现峰值,

使频响曲线变差。为控制变压器在谐振(resonance)时输入阻抗的变化程度,保证平坦的幅频特性,应

控制住变压器回路的Q值(这里Q值的含义是,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或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与回路电阻之比。Q值越大,其阻抗的变化程度也越大),选择合适的电感(pri-inductor)

漏感、内阻及分布电容值。

另外,变压器初级电感的大小还与信号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有关联,当信号幅度(amplitude)

与响度(loudness)变化时,意味著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induction density)和磁导率(permeance)

在变化。因而初级自感量也将随著信号幅度(amplitude)的变化而变化,当信号幅度(amplitude)较大

时,很大的初级电感,引起波形失真加大。而信号幅度较小时,铁心的磁导率(permeance)变小,自感

量变小,将影响频率响应特性(freguency response)。再者,从减小相移失真(phase-delay

distortion)的角度考虑,输出牛亦不能只为照顾低频而过分的加大初级电感(pri-inductor)。由于铁

心的磁饱和(magnetic saturation)程度与频率成反比,在低频段,铁心有可能工作在B-H曲线的饱和区

,此时,因磁化电流(magnetizing current)的波形已严重失真,呈尖顶状,致使输出电压的波形也产

生失真。输出牛铁心的磁感应强度(induction density)越高,失真亦越大(这就是为何用EI型铁心做

输出牛,要比其他形式的如R型,C型及环型铁心还好,且EI铁心最好不用超高导磁率,带纹向的硅钢片)

。当输出牛中有直流磁化时(如单端输出牛,或推挽牛因两管电流相差较多,或两组绕组圈数不对称时)

,失真就更为严重。为减小波形失真,常用的办法是在铁心(core)中垫入空气隙(air gap)S S(cm)

=1.3×10 I·N1 I:磁化电流;N1:圈数

根据计算,若推挽输出牛两管电流电流相差5-10mA时,就要留有气隙了(或者不将铁心插的过紧)。
     
发表于 2006-3-24 06:55:04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好贴!能否给一些实例。
     
发表于 2006-3-24 11:22:07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由于以上原因,就出现了电子分频的方式(各用各的音频变压器)。
     
发表于 2006-3-24 20:31:55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文章很好,但好象教授在讲课。看花容易锈花难。电感无穷大、漏感、分布电容、电容为零?还有那么多不...... 这个理想无法实现啊。


[right]「该帖子被 bd2av 在 2006-3-24 12:37:02 编辑过」[/right]
     
发表于 2006-3-25 14:45:02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原文引用]
当输出牛中有直流磁化时(如单端输出牛,或推挽牛因两管电流相差较多,或两组绕组圈数不对称时)

,失真就更为严重。为减小波形失真,常用的办法是在铁心(core)中垫入空气隙(air gap)S S(cm)

=1.3×10 I·N1 I:磁化电流;N1:圈数

根据计算,若推挽输出牛两管电流电流相差5-10mA时,就要留有气隙了(或者不将铁心插的过紧)。

[个人观点]
好一个书呆子!设计要领还是改造要领?
假设推挽管配对的话,输出牛两臂的电流相差5-10毫安,这个牛做得也太次了吧?
(设计要领还是改造要领?)
即使你调整了铁芯间隙,解决了磁饱和问题,两臂的输出波形能对称吗?失真不会
增加吗?
假设牛是对称的,管子不配对,为什么不换管子,反而去调牛的铁芯间隙呢?
如果每次换管都要去调铁芯的间隙,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做到的?





[right]「该帖子被 bd2av 在 2006-3-25 6:53:48 编辑过」[/right]
     
 楼主| 发表于 2006-3-25 21:01:27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以下是引用 [B]bd2av[/B] 在(2006-3-25 6:45:02)的发言:

[原文引用]
当输出牛中有直流磁化时(如单端输出牛,或推挽牛因两管电流相差较多,或两组绕组圈数不对称时)

,失真就更为严重。为减小波形失真,常用的办法是在铁心(core)中垫入空气隙(air gap)S S(cm)

=1.3×10 I·N1 I:磁化电流;N1:圈数

根据计算,若推挽输出牛两管电流电流相差5-10mA时,就要留有气隙了(或者不将铁心插的过紧)。 

[个人观点]
好一个书呆子!设计要领还是改造要领?
假设推挽管配对的话,输出牛两臂的电流相差5-10毫安,这个牛做得也太次了吧?
(设计要领还是改造要领?)
即使你调整了铁芯间隙,解决了...
这是一篇转帖,用意主要在于澄清对胆输出牛磁饱和问题的模糊认识,我也并不认为这就是金科玉律,至于实际制作,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高招,正所谓: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但有一条千真万确,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况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追求这个"最好",对不对?
     
发表于 2006-3-25 23:36:37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楼主说的没错,发烧本来就是一种追求。任何事物都很难达到完美。也许文章的作者也在追求完美吧。但他提出的对推挽输出牛也要调整铁芯间隙的说法实在是既新鲜,又很难操作。他提出的那些理论,可以在设计时应用,向那个方向努力。
     
发表于 2006-3-26 10:21:17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搞搞平衡就行了!
发表于 2006-3-26 16:28:54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电子音响制作中的技术,不可能全部达到完美.以输出变压器为例.到底采用哪种铁心最好?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如何才能效率最高?需要互相兼顾.若去追求过于理想的东西.实际很难实现.有点"空想社会主义"!
     
发表于 2006-3-26 18:05:49 |

Re:[转帖]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调整了一下格式]
胆机输出牛设计制作要领
一颗理想的Hi-FI输出牛要求其:

1.初级电感为无穷大以应付很低的低频信号;

2.漏感为零,分布电感电容为零,以便高保真的传输现代音乐的超高频信号;

3.不产生各种形式的串联或并联谐振,以免使音频信号发生畸变;

4.不产生任何非线性或相位延迟失真从变压器的

原理上讲,现今无论何种形式的变压器均无法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
首先说变压器要用铁心做、导磁 媒体,其非线性失真一般很大。再
有若需诺大的初级电感其漏感分布电感、电容亦随之加大。满足了
第1项,就要损失第2项,互为矛盾。且较大的初级电感又可使相位失
真加大,动态范围减小。一只宽频响的输出牛,要求在满足高频的情
况下,尽量增加初级电感,以使频响曲线向低端延伸。亦或在满足低
频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分布电容及漏感以使高频更靓。但两者总是互
为矛盾,故频响不可能很宽。有些中低档胆机之输出牛,干脆就只照
顾低频,高频到那里一概不管。此类胆机虽有充实的低频但高频暗淡,
久听会感觉“闷”得难受(如今发烧友的耳朵已修炼的挑剔的很)。

一支宽频响的Hi-Fi输出牛,其电感漏感比(LL)很大(即较大的电感,
极小的漏感)。故通常用电感漏感比(LL)来衡量一个输出牛的优劣。
下面我给大家谈谈对输出牛具体的要求:

初级电感L
L=K·(Ra-r1)/2πfmin
其中:
Ra是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
r1是输出牛的初级直流电阻
K是一个系数

当要求频响曲线不均匀度为-3dB,或允许初级阻抗变化30%时,K=1;
当要求-1dB或允许阻抗变化10%时,K=2;
当要求-0.5dB或允许阻抗变化5%时,K=3;
fmin:所要求之最低频率。

初级漏感Ls
Ls=K·Ra- r1/2πfmax
其中:
fmax系所要求之最高频率,
当允许初级阻抗变化30%时,K=0.8;
当允许初级阻抗变化10%时,K=0.5。

输出牛直流电阻

单端输出牛,
初级电阻r1=0.5·Ra(1-η);
次级电阻 r2=r1(N2/N1)

推挽输出牛
初级电阻r1=0.414·Ra-a(1-η)
次级电阻r2=0.586·Ra-a(1-η)(N2/N1)

其中:
Ra系单端放大器最佳负载阻抗
Ra-a系推挽放大器最佳负载阻抗;
η为变压器的效率,一般取0.75~0.9,功率越小η取值越低。
输出牛直流电阻不宜过大,否则将影响瞬态解析力及动态范围。

由于变压器中存在电抗成分,其感抗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使
得其输入阻抗亦随之变化,一般中频段呈一定值不变。而低频
段,随频率的降低而急速下降,高频段又随频率的上升而升高。
当阻抗偏离放大器的最佳负载阻抗(optimum plate load)较
多时,放大器将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且输出功率亦下降。故
一般要求变压器的输入阻抗变化<30%。

另外,由于变压器本身存在有分布电感及分布电容,其相互
作用将产生串联或并联谐振。发生谐振时,其输入阻抗趋向于
零或无穷大。且无论是串联或并联谐振,其输出电压都可能出
现峰值,使频响曲线变差。为控制变压器在谐振时输入阻抗的
变化程度,保证平坦的幅频特性,应控制住变压器回路的Q值
(这里Q值的含义是,感抗或容抗与回路电阻之比。Q值越大,
其阻抗的变化程度也越大),选择合适的电感漏感、内阻及分
布电容值。

另外,变压器初级电感的大小还与信号的动态范围有关联,当
信号幅度与响度变化时,意味著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
在变化。因而初级自感量也将随著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当
信号幅度较大时,很大的初级电感,引起波形失真加大。而信
号幅度较小时,铁心的磁导率变小,自感量变小,将影响频率
响应特性再者,从减小相移失真的角度考虑,输出牛亦不能只
为照顾低频而过分的加大初级电感。由于铁心的磁饱和程度与
频率成反比,在低频段,铁心有可能工作在B-H曲线的饱和区,
此时,因磁化电流的波形已严重失真,呈尖顶状,致使输出电
压的波形也产生失真。输出牛铁心的磁感应强度越高,失真亦
越大(这就是为何用EI型铁心做输出牛,要比其他形式的如R型,
C型及环型铁心还好,且EI铁心最好不用超高导磁率,带纹向的
硅钢片)。当输出牛中有直流磁化时(如单端输出牛,或推挽牛
因两管电流相差较多,或两组绕组圈数不对称时)失真就更为严
重。为减小波形失真,常用的办法是在铁心中垫入空气隙S,
S(cm)=1.3×10 I·N1
I:磁化电流;
N1:圈数

根据计算,若推挽输出牛两管电流电流相差5-10mA时,就要留有
气隙了(或者不将铁心插的过紧)。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