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P1234567

关于黑胶唱片刻录,不是CD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 01:33:46 |
ENERGY 发表于 2016-7-21 02:18
楼主,这个刻录机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好像是日本的Victor公司出的,也是可以通过电脑编辑然后现场刻录空白 ...

不是十多年前,1969年德国拍摄的电影《英俊少年》里就有了,实际可能更早。在当时也不新鲜,也就像公园里气枪打气球游玩项目一样,可以选择圆形、正方形、星形以及各种颜色的盘片当场刻录

据说现在国外有人在搞这个,叫DRC(桌面黑胶刻录器)。说是正在开发中,是众筹项目,可以实现在家刻出自己的黑胶,价格约6100美元
2940_1418265565_thumb.jpg
这个DRC众筹项目两年前就看到了,也不知现在搞啥样了

啥叫众筹,不就是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吗,众筹是有很大风险的,众筹常被人炒作为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可一旦众筹项目失败,对风险毫不知情的出资人只能认倒霉,而有些本来就是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 06:51:31 |
本帖最后由 穿透 于 2016-8-1 06:55 编辑

60年代初,那时机械发声的留声机还有市场,老师在课堂上拿留声机放音,类似“带”和“外”、"hen"和"en"根本就分不清,如果是歌曲不知道歌词,10句只能听懂1句,即使后来的密纹唱片,由电唱机来放音,效果也非常差。还有那唱针一接触唱碟就割不断的背景噪声,令人很不舒服。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虽然怀旧但并不代表就喜欢黑胶唱片的效果,根据我的了解老人中拿着随身听解闷的不少,真正喜欢音乐的很少,而喜欢黑胶效果的极微。估计年轻人也不会喜欢这种效果,请注意市场的需求。
     
发表于 2016-8-1 07:33:32 |
穿透 发表于 2016-8-1 06:51
60年代初,那时机械发声的留声机还有市场,老师在课堂上拿留声机放音,类似“带”和“外”、"hen"和"en"根本 ...

那时的国产唱片和唱机的效果确实非常差,我在比较同时代的外国唱片时,发现差距不是一点点。您所说的背景噪声在两者的比较上可说是天壌之别,频响的区别更大,这明显使国产唱片不悦于国人。欧洲国家的在唱片制作上确实有过人之处,六十年代的唱片与现代的CD的实际听感差别非常小,很多具有历史收藏价值的音乐实际上都使用那时的黑胶和磁带作为音源,这对于古典音乐界并不是什么忌讳的事请。
发表于 2016-8-1 11:12:14 |
黑胶跟CD完全是两码事,时代在进步,有些毕竟要淘汰的
发表于 2016-8-1 19:13:03 |
音质决定一切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9:57:04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8-1 20:05:17 |
黑胶音质有普通CD唱片的音质好吗? 只为怀旧的话,应该很小众的市场,不过全国这么多人,即使只有万分之一有人要,其实销量也不错啦,哈哈
     
发表于 2016-8-1 20:12:31 |
LP1234567 发表于 2016-8-1 19:57
哦,还有这等  众筹  事情,我想了解哪些人对黑胶感兴趣,能给个链接吗?

这里有介绍,法语
http://beatalair.com/the-desktop ... e-bientot-has-been/

     
发表于 2016-8-1 20:13:39 |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6-8-1 20:25 编辑
LP1234567 发表于 2016-8-1 19:57
哦,还有这等  众筹  事情,我想了解哪些人对黑胶感兴趣,能给个链接吗?


这里...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 ... vinyl-c/description


我对这个不做评论,只是按你要求提供链接,一切请自行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20:29:3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8-1 22:03:43 |
LP1234567 发表于 2016-7-20 12:42
您好,我看过那种视频,先刻录成 负版,电镀成 正版 ………………

这种方法适合超大批量

黑胶唱片 是压制出来的。
刻录,用什么机器呢?这是个问题
还有,你不能把CD出来的信号直接刻到黑胶里,需要对信号进行提升高音 衰减低音的预处理。
     
发表于 2016-8-1 22:34:12 |
海河 发表于 2016-8-1 22:03
... 还有,你不能把CD出来的信号直接刻到黑胶里,需要对信号进行提升高音 衰减低音的预处理 ...


还有刻纹头的谐振都要处理,好多问题,国内个人要想在家搞出刻纹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16-8-1 22:41:12 |
本帖最后由 AudioCAT 于 2016-8-2 00:24 编辑

那种60年代出现的个人简易刻纹机其实都出自唱片制造设备的厂家,主要针对游乐场、街头等营业的商家,主要是娱乐,就是玩,当场刻录,直接刻录的唱片无论质量和寿命都是不能与压制的商品唱片相比的


看一下刻纹头

20160801_003329.jpg


立体声刻纹头正在刻录的情形
(刻纹刀上那个卵形的东西是加热器)

20160801_003507.jpg


既然刻纹是在加热下进行,那材料受热堆积就是免不了的,唱片制造业称为“角冠”
“角冠”在镍二版之后仍然存在于表面,必须清除,否则会使镍三版与所压唱片难以剥离。
去“角冠”采用抛光工艺,在镍二版进行

刻纹后堆积的“角冠”.jpg

假如谁搞出家用的唱片刻纹机,这种直刻的方式,不说唱片能放几次,“角冠”是没法去除的,当然这不影响放音,但直刻的基片不同于工厂的蜡克片,既要求一定温度下能刻好,还要保证一定的播放次数,对材料要求很特殊,严重的“角冠”就像农田的垄沟垄台,一旦唱针跳到“垄台”上,唱针的损伤就难免。而商品唱片是没有“角冠”的,“垄台”是平滑的平面,唱针可安全滑落到临近纹路里

要保证刻录质量,必须随时检听。工厂刻录唱片,刻完原版是不能检听的,也不允许,检听必须在镍二版和镍三版进行
镍二版倒好说,与唱片一样,但是镍三版是负版,二版的凹槽在这里变成山峰,所以要用专用唱头

20160801_003539.jpg

镍三版专用的骑墙唱头
(对,就是光腚骑在冰山上了

除了检听唱头是特制的外,检听唱机其他部分也是不一样的,唱盘的转向相反,唱臂位置不同,反正与正常唱机完全镜像了


保证刻录质量,还有许多方面

● 海版在101楼提到的预均衡
如果刻录前不对信号做精确地均衡,低频纹路的摆幅会很大,经常会切入相邻纹路里。高频纹迹太浅,不易拾取又极易被磨损

● 刻纹头的机械谐振
机械振动系统必然存在谐振,谐振频率取决于振动系统的质量和劲度。一般都是将该谐振频率控制在2kHz左右,如下图

20160801_003343.jpg

很显然,这个谐振不加以消除的话,唱片就没必要刻了
工厂刻纹机是采用动力反馈技术来消除谐振影响的。刻纹刀由三个线圈驱动,两个由立体声信号驱动,另一个是反馈线圈。反馈线圈输出两路信号,一路给监听,另一路给驱动放大器。这种反馈包含了电到机械和机械到电的两次换能,因此称为动力反馈(MFB)

施加动力反馈前后的比较
MFB=0 为无动力反馈的刻录频响曲线

20160801_003446.jpg


● 刻录速度
正常速度刻录的唱片,音质是很一般的,主要是高频很差。HiFi唱片普遍采用半速刻录法,即以1/2的速度刻录,同时,重放音乐的磁带带速也要降低到原来的1/2,使LP唱片能成为那些年的HiFi音源,半速刻录是保证高频刻录质量的关键。


这些,作为个人使用或个人营业性质的家用刻纹机是否能做到? 现场直刻就不说了,用CD做音源,常速能刻出与CD相近的音质吗?
     
发表于 2016-8-2 01:43:05 |
最优质的高级塑料的贵价唱片唱四十次人耳已经听出近内圈音轨巨大的噪音,巨大的失真,和七千周以上

高频衰落

而普通透明膜那种唱片,可放性只不到四次,此后播放的是垃圾声
发表于 2016-8-2 03:28:03 |
longshort 发表于 2016-8-1 07:33
那时的国产唱片和唱机的效果确实非常差,我在比较同时代的外国唱片时,发现差距不是一点点。您所说的背景 ...

谢谢您的解释。
当时,还真没听过国外的唱片,那时三四线城市根本没见过外国东西,最早见到的是“伊拉克蜜枣”,略后又有一种外国进口香烟,2毛6壹包好像是阿尔巴尼亚的。
希望您心想事成!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9 1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