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9 21:45:27
|
本帖最后由 岑蓉络阳 于 2014-10-9 21:54 编辑
楼主说的后一种是和功率因数补偿原理比较接近的。
在供电专业中,只要不是特别地说明,(用电)负载都是指感性负载的,其原因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对高压电网甚至发电机来讲,他们的负荷首先是变压器(具有电感线圈的设备),其次是工业设备中大量的电动机(也是电感线圈为主的设备),再就是感性民用负荷(各类单相电感性的,例如空调、电冰箱、节能灯、电磁炉、吸尘器、洗衣机),纯电阻的有电热水器,白炽灯,电感性的负荷会造成电流滞后于电压,这样根据电流向量的分解,就有一个电流分量是与电压完全滞后90度的,这种电流就只做无用功,称为感性电流或无功电流,在电线上来回流动,浪费能源又占用上一级的供电设备的电流输出能力,这就是功率因数小于1的原因(功率因数的定义是电流与电压相位差的余弦值,最大就是1),感性的无功电流在线路上流动会造成线路损耗,使供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供电部门是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的。而在感性负荷端并联电容器(电容器产生的电流与电感的相反,是超前90度的)这样就刚好让电容器的电流直接抵消电感的无功电流,只要这个电容电流的大小与电感的无功电流相等,就完全补偿了,由此线路上的电流就小到只有做功的那一部分电流,供电设备也只需要输出做功的电流,剩余出来的电流可以给其他用户供电,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功率因数的补偿大多在用户端直接进行,而且有个控制器,检测用户的无功电流的大小,以此决定投入多少容量的电容器。
在供电电网当中,各级电压都有补偿的电容器的,电容的电流也是无功电流,但是在相位上刚好与电感性的无功电流相差180度,互相补偿,但不是谐振,谐振对供电电网是极其有害的(主要是谐振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一般情况下,用户存在时,由于具有很多的需要做功的设备,等效于电阻负载,发生谐振的可能性为零,只有完全空载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但是各级变电站都会有防止产生谐振的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