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yngz

性能较优良的超低电压免调试分立元件OTL小功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9-1 11:26
我们工厂测试的东西不对外的,外面一般难以了解

我们是业余爱好者,喜欢“开源”,希望能了解集成电路内部的某些电路设计的秘密。
软件世界中有开源软件,有开源操作系统,就是无数的业余电脑爱好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2: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9-1 11:39
代码有问题吗,仿真图和原图不同,经测试没有仿真结果

可能是LTSPIC版本的事,元件参数不同。
输入端的那两个电阻可以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3: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机迷 发表于 2014-9-1 12:15
刚修正仿真参数,5v下驱动8欧姆电阻失真,应该是驱动电流不足或者其他原因,驱动100欧姆时输出正常

看不清你仿真用的晶体管的型号。仿真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元件库中不一定有你手中用的晶体管的型号,而你手头用的晶体管又没有专业的晶体管参数测试仪测出晶体管的数学模型中所需要的全部参数。如你仿真中的晶体管的参数与手头的晶体管有较大出入,就不要期望得到与实践相一致的结果。我所使用的晶体管是市场上最便宜、最普通、最容易购得的型号,不知道你的仿真中是否使用了我所使用的晶体管的型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用一节镍氢电池试了一下,电压1.25V,电路正常工作,5欧电阻上的不失真输出幅度是0.7Vp-p,输出1Vp-p时,正负半周顶部只是变钝,而不是尖锐的切割。同时又测试了一下LM4871的OTL模式,LM4871比TDA2822要更先进一些,但还是不够理想。在1.5V电压下,5欧电阻上输出1Vp-p有明显的交越失真。1.25V下,LM4871内部的OTL空载只能输出0.5Vp-p,带动5欧负载有严重交越失真。我这个电路在低电压下又打败了LM487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4: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ngz 于 2014-9-1 14:25 编辑
翌阳 发表于 2014-9-1 12:40
可能是LTSPIC版本的事,元件参数不同。
输入端的那两个电阻可以不要。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反馈电阻(R3)要尽可能小一些,以增大负反馈作用,这个电路输出能力的提高完全依靠这个负反馈的作用。R3取10K稍微大了一些,取2-3K较好。R3取得太小也不行,否则电路的不失真输出能力将受限于推动级的动态范围。

当晶体管的对称性很好时,输入端的偏置电阻可以不要,这样可以获得很高的输入阻抗。 使用偏置电阻,可以校正晶体管的对称性不好带来的中点电压的偏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5: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6: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6: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下面那个三极管B跟C连是怎么回事?能用二极管代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6: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发表于 2014-9-1 16:14
最下面那个三极管B跟C连是怎么回事?能用二极管代替吗?

不宜用一般的二极管代替。
这个结构是集成电路中常用的镜像恒流源,又称为“电流跟随器”,它的构成要求两个特性一致的三极管。
BC相联的那个三极管你可以看成是一个二极管,它为另一个三极管提供适宜的偏压,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内阻,能够把通过它的一部分信号电流转变成信号电压,耦合到另一个三极管中去。如果用单独的二极管代替,二极管的正向特性一般与三极管的BE特性并不是很匹配,就难以向另一侧的三极管提供“适宜”的偏压了。实际上,这个BC相联的三极管也可以用一个适当阻值的电阻代替,可以把一侧的电流变化更多的耦合到另一个三极管的基极,从而获得更大的增益,但电路的稳定性会下降,工作状态受电源电压的影响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 16: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10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