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18 14: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河 于 2025-4-18 20:51 编辑
在实际电路中 (非纸面分析或者仿真)。
什么总主观感觉有负反馈的 表现不如无负反馈呢,这从理论角度是明显有悖于物理学知识的,很多人不理解原理,就随便归为玄学。
甚非也!
在下斗胆在此妄言几句,试揭此间被普通爱好者忽略的原理。
负反馈本身是完全符合教科书上的物理学特性的,即 拓宽频响、增加稳定性、降低失真、降低输出阻抗。
使无反馈 名声不好的原因,并非负反馈本身,而是在于 胆机的输出变压器。
变压器“捣乱”的两个熊孩子,一个叫 漏感、一个叫分布电容。
以单端为例,输出变压器的初级B接电源正极,如此交流通路其实B就是等于交流接地(电容的交流阻抗认为很小),那么要增加大环路负反馈,输出牛的次级必然也要有一端接地,这通常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就是因为输出牛的次级一端接地了,输出牛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分布电容才得以正式起到劣化音质的作用,输出牛初级信号经内部分布电容“窜”到次级,再经次级接地形成 电容分压回路。
——以上才是主观听音觉得有负反馈不如无负反馈好听的真实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