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54|回复: 35

介绍一直非常好的三极管偏置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7 19: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27 19:12 编辑

右图,图2-19,温度稳定性比左图好得多。

老衲原来一直没注意,只是凭直觉,用右图的偏置。但没仔细算过。
刚看到书上这篇文章,算一下,就能得出此结论。

Untitled3.png




补充内容 (2024-2-28 12:02):
很多网友对结论有不同看法,因此,结论不一定准,不作参考。
     
发表于 2024-2-27 20:0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压式偏置的下偏置流出的电流大约是lB电流的10倍以上,因此温度稳定性远大于右图,这是毫无凝问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1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8 2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28 21:00 编辑

非特殊应用场合下,三极管放大电路不需要稳定静态工作点(Ic电流)。

如图,上半图,最简单偏置,不要Re,静态工作点1mA。
最极端情况,放在100度环境运行,温升到120度,β增加80%,加上vbe温升影响,工作点变成2mA,仍能正常运行。见下半图。

(如果初始静态工作点设为0.5mA,那么,放在300度的环境里运行,温升300度,工作点变成2mA,仍能正常运行。
三极管能否承受300度高温,不知道。)

Untitled6.pn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江水 发表于 2024-2-27 21:05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硅锗两材料的Ⅴbe都为-2.xxmⅤ/℃,只不过锗管的lcbo要比硅管大不少,如仅是Vbe来衡量 ...


对于硅管只考虑Vbe稳定就可以了,锗管Iceo的温度系数比Vbe大的多,所以主要考虑Iceo,而Iceo本质上是Icbo引起的,所以锗管偏置必须在be间接电阻来分流Icbo,锗管除了Iceo这个参数,还有个不怎么常用的参数叫Icer,指be间接一定的电阻后的穿透电流,这个参数就是用来计算be电阻取值的,因为be电阻取得越小穿透电流抑制能力越强,但输入电阻也越低,会影响增益,所以be电阻需要在稳定穿透电流的前提下尽量取大,因此就有了Icer这个参数,实际上衡量锗管能不能用,看Icer就可以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0:3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贴的资料内容应该没有错。

因为他说的是,对于温度所带来的工作点变化(注意:是温度,而不是电源电压),右图的电路更有优势。

但问题是,对于温度敏感的电路,通常是dc放大器电路。而一楼图里给出的这2个电路,都不是dc放大器(都是AC耦合至下一级的)。实际应用时,温度方面的这些优势,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仅仅是在信号动态范围上得益一些而已。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7 2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irlexplorer 于 2024-2-27 21:01 编辑

电压稳定性,两图都非常不好。
论电压稳定性,左图、右图差不多,相差很小,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右图还微好一点。

温度稳定性,算起来还是蛮复杂的。
反正大家也是闲的无聊,算算算。

这种计算,口算肯定是不行的,要笔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19:4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书上的?纯是瞎写的,固定偏置有分压式的稳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0:0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怎么样,图2-17绝对优于图2-19。怎么图2-18不见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说的是
锗管偏置采用图2-17,
硅管偏置采用图2-19--但有个前提:额外还设有单二极管或双二极管(串联)的简单稳压电路提供偏置电源(往往高频、中频公用),无线电某期专门有文章说这个(具体哪年的忘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1: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1:0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硅锗两材料的Ⅴbe都为-2.xxmⅤ/℃,只不过锗管的lcbo要比硅管大不少,如仅是Vbe来衡量温度稳定性恐怕并不太妥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7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硅管偏置,如果2-17没有RE,那肯定应该用2-19。可2-17是有RE的,说2-19比2-17更稳定,那是乱说。硅管穿透电流虽小,但是其电流放大系数HFE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硅管偏置可用2-19,但绝对算不上很稳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04:2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傻瓜都知道2-17更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09: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lazlf 于 2024-2-28 09:55 编辑

不比30-70年代,现在电阻便宜了,自然电阻分压偏zhi更具优势。
但细看图一和图二,发现图一用PNP ,图二用NPN,从材料温度特性看,硅管肯定比锗管温度特性更稳定。早些时候一般PNP都是锗管,现在PNP的硅管也很多了! 用电阻分压,硅管肯定是较优的结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8 09: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m78321 于 2024-2-28 09:58 编辑

若是硅管,图2-19不要Re,这样Vbe按稳定看,硅管自身Iceo可以忽略,剩下的就是要Vbe稳定----所以硅管的这种偏置叫定基流,很少看到叫基极恒流电路的。
若是锗管管,图2-19有Re也达不到图2-17的效果,因为2-17图中的分压点是个Vbe变化基准、参照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5-2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