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24|回复: 59

1.5V升3V升压电路求高手设计与修改 实验不太成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6 07: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第二个电路搭接实验了 不太成功 带载能力略差 在实验第二个图的时候 买的集成电路到了 虽然暂时由集成电路搭接的电路还不错 但还是不太甘心 希望实验成功一个简单的 分粒元件的电路
     其不太成功是由于 感觉LED发光亮度显然不够 估计只带起来0.5W的样子 第一个图 尝试大功率管 或并联三支管以上 或增加线圈匝数至 每个绕组70圈 增大到直径5cm的磁环 用0.5平方至1平方的多股电线绕制 都无明显提升。。。由于暂时没有漆包线与几乎没怎么玩过电感。。。比较迷茫 反正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带载功率就是上不去。。。 第二图比第一图 略有提升 但还是不够 如在后面加整流滤波电路后 带LED只有2.9V多 不到3V 显然还不能完全带起1W LED
     第三图是我自己设计的 还没来得急搭接 由于信心不太足 感觉好象还是不太行 也不知图是否正确 能否工作。。。

     求高手 修改与设计电路图与参数。。。最好简单点 然后带载后 可以达到3.3到3.5V就可以完美的驱动1W LED了 电流大约是300多到400mA的样子

     另外买了几支中大功率场效应管 实验连亮都没亮 不知是不是开启电压与夹断电压不够。。。型号是IRF830  顺便求高手推荐几款中大功率的 开启电压低的场效应管 与 开启电压低的类似8050的场效应管
     由于手比较笨 前两天搭接电路把8050还是8550不知哪里短接了 管子冒烟了 居然没坏没烧。。2V多居然也能冒烟。。。所以考虑搞点中大功率管子玩不会烧毁与冒烟。。。还有就是。。不知为啥 我的SS8050与SS8550 在2V多的电压总容易发烫 略微烫手。。偏流电阻低于500欧就烫手  13003偏流电阻20欧都不会发热。。。

     我知道这里高手多多~都藏起来了 关键时刻 高手高手快来救救我。。。。。

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1 0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您的DIY精神.

令到DIY进度如此艰辛.是华文无线科普文章的严重缺失所致.

我们还清楚记得;进口电视机图上极多关于电容材质的说完明,中周 的编号.安规电容的警告句.

楼主很多实验在于;他用的大部分磁性材料都是开关电源料;40kHZ的截止频率.所以受阻失败.

又如29帖的图,在境外附有这样的说明;管子hef>65.  电容必须用聚酯塑料电容

希;广大矿友从楼主艰辛DIY中明白无线DIY中;重视器件材质致成败的道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个头要够,板子上的电源端有电容续流,那个NPN换电流大点的TIP41。
因为效率问题,电池的内阻也不能低,最好能提供1A电流不明显掉电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8: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DC-DC更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用2节1号电池的LED灯泡手电筒,应该就是一种升压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试试多谐(矩形波)振荡器 DC-DC 的方案,一个状态电池与电感电压叠加点亮 LED,同时给电容充电;另一个状态电容点亮 LED,同时 电池给电感充电。电路会比较复杂。

对于正弦波振荡器,可以考虑将两个半周都利用起来。计算电容、电感的依据主要从能量角度出发,使得 LED 上的平均功率为 1W 左右。但这种方案管子上的功耗可能会比较大、效率低,所以不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9: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东西分离元件自己搞应该不太理想,考虑单节1.5V手电专用驱动芯片或成品板会好些,如果是想实验玩玩,你的已经不错了,如果为了实用的话,还是锂电恒流驱动电路实在,考虑体积或是外壳什么的可选择14500(5号)或10440(7号)锂电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9: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低的电源电压,又想提高输出能力,应该使用变压器推挽拓扑较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cky_z 于 2024-2-6 09:20 编辑

我估计是占空比低,
但第一个电路,频率和占空比都没法确定,由磁芯结构、圈数决定,没法算。
第二个电路,频率虽然可以确定,但占空比也不知道怎样算。

如果改用双管多谐振电路,频率和占空比确定,亮度也就可控。

不建议用13001/13003等这些管,这些管耐压高饱和压降大,8050就行,有LED钳位,耐压没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9: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ncoJet 于 2024-2-6 09:34 编辑

微信截图_20240206092053.png
Royer电路
电感33uH起步,1mH时升压超过50V,三极管会很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09: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JuncoJet 发表于 2024-2-6 09:21
Royer电路
电感33uH起步,1mH时升压超过50V,三极管会很烫

把三极管换成NMOS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1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cky_z 于 2024-2-6 10:08 编辑
JuncoJet 发表于 2024-2-6 09:21
Royer电路
电感33uH起步,1mH时升压超过50V,三极管会很烫


你这种画法,并且标注的是CDRH74,这是贴片电感型号,还没有标准同名端,都让人以为是两个独立的电感。

这个电路,不过即使绕在同一个磁芯,我用ULN2003+环形共模电感做过,很难很难起振,非常大几率呈现的是“双稳态”电路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10: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locky_z 发表于 2024-2-6 10:02
你这种画法,并且标注的是CDRH74,这是贴片电感型号,还没有标准同名端,都让人以为是两个独立的电感。 ...


是两个独立电感
需要足够大才能起振,33uH打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10:5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5v电压升3v?是买不到两只1.5v吗?实在买不到,可以考虑铁锂电池啊。假设1.5v,升压到3V,负载功率1w,电池负载电流将达到0.7A或者以上。电感线圈匝数越多,自感电势越强。空心电感要求匝数多,有磁芯的电感匝数少。磁芯在电感上的位置可以调节电感量。做实验,需要进行参数设计与调节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1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cky_z 于 2024-2-6 11:13 编辑
JuncoJet 发表于 2024-2-6 10:17
是两个独立电感
需要足够大才能起振,33uH打底


独立电感肯定不行,
你这电路估计是从这个电路摘出来吧
http://www.dzdiy.com/html/201302/21/beiya.htm

但Royer必须是同磁芯,以便感应到另一个绕组使其截止。

但上面这个电路很难保证振荡,我也不会计算这个电路的变压器,直接用的是直径20mm的2mH共模电感和ULN2003做,就是不振,只呈现一个双稳态电路

或者ZVS这种电路,需要并联一个谐振电容,让谐振的另外半波使其截止。
再或者是负阻电路(下图),接到LC谐振电路上让LC自行振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6 11: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F35_ 于 2024-2-6 11:06 编辑

参考我这种ZVS电路,它的特点是管子功耗很小,所以你要1W功率的话根本不需要大功率管子,我用的MOS管是NX3008NBK,最大电流才400mA,还是贴片的,一点不发热,现在设计输出是几百mW,但我是为了效率,如果不怎么考虑效率,减小电感增大电容就可以提高输出功率了,用这种小功率MOS管输出几W功率一点问题都没有,唯一的问题是你的电源电压是1.5V,所以MOS管必须用Vgs低于1V的,这只有小功率管能做到,好在你的输出功率不大,1W绝对没问题。

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2118247&extr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5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