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9-18 11: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鬼头 于 2022-9-18 13:01 编辑
小鬼头 发表于 2022-9-17 09:53
这个没有采用铜焊法做的这个BC4头子,第二天试用发现性能下降。开机化锡时间达30多秒近40秒,输出温度比 ...
(续此帖)
——铜焊法自制的bc5、bc4试验情况
bc5是留了5mm长度的根部与t12焊芯嫁接而成。因为焊接时难于对正对直,制作bc4时,我特意改为留长根部至23mm。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可以验证这种通过留长根部增加热容做法的实际效果(后面证实不理想、可能还有负作用)。
一、自制的bc5
1、称重为12g。比超大马蹄头的15g轻,明显比8g的国产bc3重。
2、原t12头是国产头,测过温度准确。改装后,设置320度,实际输出305度,比设置值约低15度。
3、同等条件下开机化锡时间13秒。与特大刀头相同,比超大马蹄头的14秒短,比国产bc3头的6.5秒明显长。
4、焊屏蔽罩大焊点时,回温能力比超大马蹄头差,但强于国产bc3头。
二、自制的bc4
1、称重为15g。与超大马蹄头的15g相同,明显比国产bc3重。
2、原t12头是国产头,之前没有测过温度,不知是否准确。改装后,设置320度,实际输出约322度,比较准确。
3、同等条件下开机化锡时间16秒。比超大马蹄头的14秒还要长。
4、焊屏蔽罩大焊点时,回温能力与国产bc3头相近,比自制的bc5差。
ps1:焊5g锡块(约拇指甲盖大小)时,无法分辨国产bc3和这2个自制的bc5、bc4,谁的回温能力更好或更差。
三、小结
1、自制的bc5头效果比较好。自制的bc4头有些差强人意,但普通使用(不用来对付难搞的焊点)效果也很好。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配我新购进的36v焊台的试验效果。该焊台实测(将烙铁头放进水中)加热功率达120w,高于普通t12焊台(24v供电)的75w。在配普通的焊台,自制bc4头焊大焊点的回温能力比国产bc3好。
2、自制的bc4头,与厂家的高热容头做法不同。bc5更接近厂家的高热容头(根部短),他的改装效果可能因此而更好。
不过,留长一些根部,可方便操作时对正部位进行焊接。或许,留约10mm长的根部是比较适中的选择。
ps2:自制bc4头所用的t12,原头部已脱落,露出了里面的陶瓷材料,可能也影响了改装后的传热效果。而bc5改装的原t12头部还在,挫平后进行焊接的。
ps3:大焊点的回温能力比较难判断,以上的相互比较只是大概的结果。
ps4:为了比较回温能力,刚才来回折腾24v和36v焊台配自制的bc4,结果把这个自制的bc4烧坏了(断了内部的发热丝)。可能是我在烙铁头还处于高温状态下拔出来后,就立即装到另一个焊台,这个焊台一股脑地全功率加热,导致高温烧断。
附图:我试验用的温度计和帖子中提及的5个t12头
左边起依次是特大刀头、超大马蹄头、国产bc3、自制的bc5、自制的bc4。这照片是白天拍的,可看到自制的t12头,留有铜焊时高温所造成的成片紫蓝色印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