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826|回复: 37

电子管电路的理论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8 08: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10:11 编辑

准备把所有的理论计算都放到本帖子里,在一楼做一个目录出来。对理论感兴趣的还是太少了,这贴就当备忘吧!

由于坛友回帖不可控性,请使用“只看楼主”功能!

二楼:三极管的受控电压源模型

四楼:三极管阴极负反馈

五楼:三极管单端小信号放大器的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电源纹波抑制比

六楼:五极管单端小信号放大器的PSRR
未完待续...

补充内容 (2021-8-8 21:51):
不得了了楼层都乱了,对不上号了 麻烦各位用”只看楼主“按顺序往下看...

补充内容 (2021-8-22 20:22):
继续:再议串叠电路(cascode/沃尔曼/共阴-共栅电路)  Cascode Revisited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8-8 09: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0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得写5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09: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读电子管的书,有很多经典教材,都是很厚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09: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在其中 于 2021-8-8 10:01 编辑

楼主快点吧,到这里都5楼了,楼层都被沾完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09: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极管的小信号模型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11:29 编辑

电子管的电路模型是一切理论计算的基础。首先给出三极管的中频交流小信号模型——受控电压源模型。五极管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双电流源模型,已在另一帖中给出,此处不重复了。双电流源模型
永远注意,这些模型仅用于小信号分析,不能用于确定直流工作点。直流工作点的解析表达要用到三极管的伏安特性表达式,比较复杂,业余情况下没有必要。退而求其次,使用图解法就可以大致求得工作点位置与对应的动态参量S, ri, u。

在电子管的线性区内以等距平行斜线来拟合电子管的特性曲线族,忽略跨导和内阻在伏安平面内的变化,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斜线的斜率的倒数就是管内阻ri;相邻两斜线与横轴(电压轴)交点坐标之差ΔUa,与曲线族的栅负压步长(相邻两条线的栅负压变化量)ΔUg之比ΔUa/ΔUg就是管子放大系数u。具体见图一。但对于内阻、跨导在伏安平面内变化比较明显的管子(直观感受就是曲线都比较“弯”),比如6C16,就要根据工作点,用图解法确定实际的内阻和跨导了。对于这类管子,本模型同样适用。

那么,三极管的特性怎么就能用图二(被水印遮住的词是“阴极”)所示的受控电压源来表示了呢?

想象一下:假如特性曲线族的斜率越来越大,内阻越来越小,(趋近于一个内阻为0的“理想三极管”),它们会变成一组等距的垂线。而垂线恰巧就是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垂线的间距正是由管子放大系数u决定。用一个跨导为-u的受控电压源表示这个理想三极管(负号是考虑到栅压为负值而做的补偿),即va`=-u*vgk. va`是受控源本身的电压,不是实际的交流屏压va;vgk是栅极G对阴极K的交流电压。特别注意,万万不能把这个电压当成栅极对地电压!电子管能“感受到”的永远只是G-K之间的电压,在分析阴极负反馈与阴极输出电路的时候尤其注意!考虑到实际电子管的内阻,在受控电压源的正端(菱形标有+的一端)串入一个电阻ri来表示内阻,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完整的三极管模型。在考虑频率特性时还要加入三个极间电容,本楼暂时不考虑这些。

本贴小写字母均表示电压、电流的交流分量。

图二

图二

图一

图一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10:03 编辑


糟糕
码字太慢了,还要配图。以后用“只看楼主”来看帖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10: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碍事,我支持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1: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11:46 编辑

三极管的阴极负反馈

去掉基本放大电路中的阴极旁路电容,使得阴极的交流电位不再是0,就引入了阴极负反馈。这是一种电流串联负反馈。其交流通路图如图一。此处模型的原型是6G2P的三极管部分。RL是实际电路中阳极电阻与负载电阻(输出隔直电容后面那个)之并联。Rk就是阴极的自偏压电阻。
为计算中频放大倍数Av=vo/vi,列出方程并求解,如图二。令式中Rk=0,就得到了有旁路电容时的放大倍数表达式。
列方程时要用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可自行百度。

补充: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放大倍数表达式,我们发现:把阴极电阻旁路掉,在阳极处再串一个阻值为(1+u)Rk的电阻,所得的电路放大倍数与原先的相同。这启发了我们:阴极负反馈使管子的等效内阻由原来的ri增大到了ri+(1+u)Rk(注意,这里只是等效内阻,管子的实际内阻只与内部结构和静态工作点有关,不会随便变大)。或者说,我们如果要把阴极电容“折合”到屏极回路中去,把电路化归为一个没有阴极反馈的经典放大电路,则需要在屏极回路中加一个(1+u)Rk的等效电阻,正是这个新的电阻导致了放大倍数下降,出现了负反馈现象(别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这个负反馈是怎么生成的)。系数(1+u)也在侧面体现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把一个电阻“放大”了(1+u)倍)。外坛把这种“以小博大”的现象,即利用有源器件“放大”无源元件,来得到一个大的等效值,都叫做bootstrap(自举?)

补充内容 (2021-8-8 16:44):
应为:把阴极电阻“折合”到阳极回路。。

补充内容 (2021-8-8 19:24):
这种折合规律虽然是在推导放大倍数的过程中导出的,但是它具有普遍意义,在计算输出电阻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运用,得出完全正确的结果。

图二

图二

图一

图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1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9BBY 发表于 2021-8-8 09:59
电子管的电路模型是一切理论计算的基础。首先给出三极管的中频交流小信号模型——受控电压源模型。五极管的 ...

再另一个帖子上给出 不再重复  请编辑 点击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13: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29BBY 发表于 2021-8-8 11:02
三极管的阴极负反馈

去掉基本放大电路中的阴极旁路电容,使得阴极的交流电位不再是0,就引入了阴极负反 ...

对这个“等效内阻”我一直有点疑问,就是我在级间耦合选择了推动变压器,推动牛的参数给出了不同管内阻的频响,那么我在参考频响的时候是应该用这个等效内阻还是原本的内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14:0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14:10 编辑
小米气态键盘 发表于 2021-8-8 13:26
对这个“等效内阻”我一直有点疑问,就是我在级间耦合选择了推动变压器,推动牛的参数给出了不同管内阻的 ...


等效内阻。从变压器初级往推动级看,推动级的戴维宁等效电阻(等效内阻)肯定会决定频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8 14: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9BBY 发表于 2021-8-8 14:04
等效内阻。从变压器初级往推动级看,推动级的戴维宁等效电阻(等效内阻)肯定会决定频响

感谢,我之后实测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2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21:04 编辑

吃饱饭继续干! 楼全乱了,就接着往下写吧

三极管、五极管共阴放大器的PSRR

首先说明,什么是PSRR,我为什么要关注PSRR?
Power Supply (电源) Rejection(拒绝,拒斥;引申为“抑制”) Ratio(比率),即电源抑制比,表征着电源对放大器输出的影响。它分为直流抑制比和交流抑制比。前者假定电源电压做准静态变化(变化极其缓慢,远远慢于电路建立稳态的耗时)时,这个变化对输出的影响。运放对这玩意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不过装胆机时不用理会,本楼暂不讨论。下面把重点放在交流抑制比上:

假如胆前级的B+不干净,纹波较大,那么在输入端接地时,输出端受到这个纹波的调制,仍会有一个不为零的输出底噪。不一样的电路架构在相同纹波的作用下,输出的底噪是不一样的。我们当然希望这个底噪越小越好,即前级电路可以尽量把纹波“压住”,少让它影响输出。用一个物理量定量表述这个“压住”底噪的能力,就是前级的交流电源抑制比,简便起见仍称其为PSRR。下文PSRR均指交流电源抑制比。定义式为
PSRR=vr/vo, 输入端接地。
vr代表电源的纹波ripple的有效值。姑且认为纹波为100Hz单频正弦波,简化计算。vo就是零输入时由纹波引起的输出。PSRR当然越大越好,无穷大是最理想的。

下面简单推导一下三极管、五极管基本共阴放大器的PSRR。方法是本人原创的,很简易,容易理解。经过仿真,其精度约为3%(三极管)与13%(五极管)。哪位有更加专业的方法,或者要实测的,本人坚决欢迎!

1、三极管放大器PSRR
我们在直流电源上直接串一个0.1Vrms 100Hz的交流电源,来模拟一个”不干净“的B+电源,见图一。在做交流等效电路时,R3这个电阻不能再视为一端接地,而要经过这个交流电压源再接地,R3 R4不再并联在一起了。见图二。再把栅极接地,由受控关系知道,这时候受控电压源也是0值,相当于短路。这时候纹波问题就转化为一个很简单的电阻分压问题。分压比大家都会算,不啰嗦了。

一般结论:三极管放大器PSRR=(ri//RL+Ra)/(ri//RL)

符号//表示两电阻并联值。ri为此工作点内阻,RL为负载电阻,是隔直电容后面那个电阻。Ra就是阳极电阻。还是以6G2P为例,PSRR约为2.6。即电路可以把纹波衰减至原来的1/2.6再输出。

2、五极管放大器PSRR
思路与上述完全一致。简便起见,仍认为帘栅是接地的,vg2=0。此时双电流源模型退化为单电流源模型,只有阳极回路里面的那个电流源还在起作用。等效电路见图三。注意0值电流源是开路,所以再一次转化成了初中生经常练习的电阻分压问题。。

一般结论:五极管放大器PSRR=(RL+Ra)/RL, 各符号意义同上。

以EF86前级为例,PSRR计算值约为1.3,仅为三极管电路的一半。由于五极管内阻远大于三极管,与RL并联之后仍是一个较大的阻值,所以分得的纹波电压大于三极管的,这是一条一般规律。此式精度一般(误差大于10%),估计是没有考虑五极管阳极内阻(阳压对阳流的控制作用),双电流源模型里面也没有它。加入它之后会大大增加模型的复杂度,不过精度也高了。这个电阻一般是1M-2M级别,与百k级并联,影响还是有一些的。

论坛发图倒序,这是为什么?!!?

图三

图三

图二

图二

图一

图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8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9BBY 于 2021-8-8 21:41 编辑
29BBY 发表于 2021-8-8 20:56
吃饱饭继续干! 楼全乱了,就接着往下写吧

三极管、五极管共阴放大器的PSRR


有人可能会问:发PSRR这种犄角旮旯的东西有什么用?我觉得除了指导实践之外,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感受到了探索未知的无穷乐趣。原本雾里看花的旅人,努力擦干玻璃上的水汽,发现宇宙的运行图景在眼前慢慢清晰起来,脑中响起了神谕般的黄钟大吕......

这也是我喜欢音乐的原因。我一直坚信人类是宇宙的欣赏者。宇宙从自然与人文的各个角度努力向人类展示着她的美,自然科学、诗歌、绘画、音乐、雕塑......都是这大美的载体。我幸运地懂一点(一点点)音乐,懂一点电子,还可以把两者结合,用diy的胆机听一听贝多芬与马勒,用我的创造去欣赏大师们的创造,那些更加迫近宇宙与她永恒的美的创造。听伟人的音乐也有如懵懂好奇的婴孩独自在太空中漂流,一刹管弦齐鸣,是恒星在天空上苍劲运行;一会丝竹低语,是星尘落地凝为霜露......这已足够让渺小的我心满意足,以至于泪流满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5-4-26 1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