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于海旺 于 2021-2-17 00:25 编辑
给各位坛友拜年了:新春快乐!多养牛养好牛,余音绕梁,胆味无穷。
6P6P(6V6)与6P1束射四极功率管:
6V6是集射四极功率管,为了得到束流效果,管內具有和阴极同电位的,用以产生束流的板极,这样可以防止从板出来的二次电子经束流外测飞回帘柵极。同时,使从阴极飞出的电子成密度很大的扇形电子束流。栅极和帘栅極等电极全是螺旋状的绕线,,各绕线排列得很齐整。由于从阴极放出的电子成薄板状通过各绕线间,所以帘柵极电流极小,既便是低的板极电压,也没有二次电子放出,所以效率高,可得到大的输出。6V6是高效率的输出管,如果用法不当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长。使用时要注意,因电力湑費很大,因此不要增加灯絲电压和电源电压,超出柵、板极的最大耗损。在供给315伏板压时可得到5.5瓦的功率输出。
国产6P6P与美式管6V6特性完全相同。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屏压250伏,栅压-12.5伏)做甲类放大,6P6P最大输出功率4.5瓦,6P1最大输出功率4.8瓦。但谐波失真6P6P要优于6P1。
6P1是一只非常优秀的电子管,相对6P14等易用与耐用。由于用途广泛,当年的产量数额巨大,因此现存量也大,是当今性价比高的同时也是电转换效率高的功率管。6P1是束集功率放大管,是把6V6作成花生管型式的电子誉。使用电路和6V6完全一样,在甲类和甲乙1类(如从前10W扩音机)的工作;和6V6相同,可参考6V6项目。
6P1单端,输出功率4W左右,对各种功放电路适应性与过载能力强,对制作工艺要求不严格,容易调试。较6P14效率略高;音质铿锵有力;谐波丰富,可是不利于高保真。接灵敏度高点音箱,普通居家听音没有问题。有的爱好者制作一些大小胆机,经常使用的却是他的6P1机器。如果感觉功率不够可以采取并联后再推挽输出,失真度减小,而且音质雄厚、纯正,推大口径全频纸盆喇叭有震撼力。
应注意,它是花生管,因此不能像6V6那样过载使用,如果在超过最大規格使用时,寿命就要減短。由于是小型电于管容易过热,,不要放在发热元件或不耐热的元件的旁边,尤其不要放在电解电容旁。
三极管接法不是它的强项,有舍本逐末之为。
6P14型输出五极管:
出现之前有6V6和6P1两种音频功率放大管,已普遍地使用于收音机和扩音器中。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对音频功率放大管的要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调频广播方面,由于音频频带宽度比调幅广播要扩展甚多,杂声电平也在极小极限以内,因此需要相应地改善音频功率放大管的特性,来满足放大器的高传真度、和低杂声电平的要求。
国产6P14基于此而设计生产的,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选管,为生产优质扩音机(剧场礼堂用)和录音器机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它具有高跨导的特点,适合用在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放大器中,并且可以采用负回授电路来降低非线性失真和杂声电平以及改善频率响应等等。它最适用于优质的扩音设备中。
它的阴极表面积比6P1大2倍以上,理论上寿命也长,实际上往往不规范比如某扩音机将6P14卧放,放大器中帘栅极电压超标,耦合电容过大,而缩短了寿命。6P1阴极是矩形截面,6P14是与栅极各店同向相等的截面。特性曲线比较 可见降低了非线性失真系数。在使用6Pl4设计线路时,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来挑选一个合适的工作状态。必须正确地选择它的最佳工作状态,使得输出功率最大而非线性失真最小。
只有在高灵敏度或者具备比较深的负回授设计的电路中,采用6P14较为适合,在不需要高输出功率的情况时,接作三极管使用时非线性失真和耗电量会更小。6Pl4的灯丝加热功率比6P1约大52%,。所以在一般使用条件下,考虑性价比,仍应采用6Pl束射四极管为宜。
6P15型视频输出五极管:
它与国产6P14电子管完全相似,仅在管芯上下两端各增添一只金属它与国产6P14电子管完全相似,仅在管芯上下两端各增添一只金属隔离片,但是由它的性能和用途来看,两者之间截然不同。
我们知道在脉冲信号接收机中(包据雷达、脉冲通信、电视广播等)都有视频放大部分,用来放大脉冲或速变信号,这种信号的频带,从几十周直到几兆周甚至几十兆周,它被称为视频信号。
在视频输出电压放大器中,对电子管的要求有下列几点:
1)需要有尽可能大的宽频带放大能力,保证获得高清晰度和高传真度的图像;
2)需要有足够大的输出电压,保证满足示波管或显像管输入端的需要;
3)电子管的效率要达到最大值;
4)电子管的极间电容要最小。这些主要的要求,可概括地用宽频带放大能力的简单公式来鉴别电子管的优劣程度:
K*Δf=S/(2πC0),K (K为放大器的放大倍数,Δf为频带宽度,S为电子管的跨导值,C0=Cin+Cout+8,即输入电容、输出电容和接线电容的总和,假设接线电容的估计值为8PF)。
国产6P15电子管是根据上述要求,并考虑标准化,采用与6P14П相同的统一另件,采取了调整主要参数和降低跨路电容等措施。特性数据见《电子管手册 》 。
电子管6P15与6P14可以说是是同门兄弟,按照原来的设计定位,6P15用于电视机的视频放大,6P14则用于音频放大。后来电子管在众多的领域内被晶体管集成电路取代仅在Hi-Fi音频放大等少数领域仍然占有一席之地,6P14与6P1同为音频放大管,6P14因为音质靓丽而获得“淑质英才”的美誉,6P1虽然数量众多却没有名分。6P15更被冷落。
6P14因为高跨导而比6P1更容易推动,输出功率也比6P1要大一些,6P14唯一的缺点是比6P1脆弱,当出现电源电压过高或者推动电压过高等意外时,很容易被烧老。当电压升高时,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与屏极吸引电子的能力同时增加,高跨导与高放大倍数的6P14自然更加容易老化,这是由于各极之间距离非常近,很容易连极。6P14的跨导大约是6P1的2.5倍.6P15的跨导差不多是6P1的3倍,因此6P15也比6P14更加容易被烧老,特别是其帘栅极,按五极管连接时,绝对不能超过200V。高放大倍数一方面说明功率管比较容易被推动,但是对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它较难控制,对于外围电路的要求也更高,而且放大倍数过高还可能会忽略掉音频信号中的某些细节。
通常认为将6P15用于音频放大时,不宜按五极管连接,而应该把它接成三极管来使用,接成三极管的6P15内阻仅1.38k。接成三极管后,6P15的放大倍数下降了一半多,但是却变得比较容易控制了,而且三极管的音质也比五级管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三极管是很难推动的,但实际上推动连接成三极管的6P15与推动6P1一样容易。这样看来,6P15接成三极管后,应该是一只性能出色但也很脆弱的电子管。如果进行比喻的话,6P1就像原野上茂盛的野花,而6P15则像温室内娇艳的鲜花。6P15离散性很大,工作时屏流漂移较为普遍。因此最好是阴极用恒流源代替阴极自给偏压电阻。
下面来源于:无线电杂志1964年第八期上的问与答。
6P15在屏极电压300V,帘栅极电压150V,阴极电阻75欧时,最佳负载10千欧。屏极电压和帘栅极电压都是170V,阴极电阻82欧时,最佳负载4.5千欧。屏极电压230V,帘栅极电压200V,栅偏压负4V时,负载阻抗也在5千欧左右。 6P15接成三极管时,屏极电压150V,栅负压负4.5V时,负载阻抗3千欧;屏极电压200V,栅负压负6V时,负载阻抗2.5千欧;屏极电压250V,栅负压负7.5V时,负载阻抗2.2千欧。
|
评分
-
8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