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9-20 2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忆海拾零-15,我做过小偷,
俗话说人穷志短,穷啊,就没有志气,俗话还说:穷极生风,这个风,大概就包括,小偷小摸之类的。
小时候我们家穷,对孩子们来说,穷的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这样的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于是在家境很穷,家教也很松的家庭,就出现了一批小偷小摸的孩子,说他们是贼,有点冤枉,因为那时候的那种小偷小摸,纯粹是为了填饱肚子,专门到外面偷吃的,我记得八岁那年,在街道孩子头的唆使下,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偷,是去偷甜瓜,偷甜瓜比较保险,就是被人家发现了,最多被呵斥一顿,也不会被送到派出所去..
偷甜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草帽法,我们几个小孩子先包围在卖甜瓜的摊儿上,手里拿着几毛钱,装作买甜瓜的样子,一个小孩拿起一个瓜,让摊主去称,趁摊主不注意,另外的就用软草帽捏起一个甜瓜到草帽子里面,在其他小伙伴的掩护下,转身就撤离,一个甜瓜就偷成了,然后,就在在小巷里分瓜吃,第一次不花钱就吃了一个垂涎已久的大甜瓜,心里还蛮有成就感,既害怕又兴奋。
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也会得寸进尺,想想,还是蛮可怕的!
当然这样的草帽偷瓜的把戏,并不是回回都能成功,有的卖瓜的就警惕性很高,只要拿着草帽去,就把我们骂跑,显然他们是曾经是草帽偷瓜的受害者.
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如果没人制止的话,真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后来我们这帮小孩子当中就有两三个,扩大到了偷人家的钱包,专门到电影院门口卖票检票的拥挤的地方掏钱包,
当然,偷瓜和掏钱包都是偷,但是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了,偷钱包一旦被捉住,轻则挨打,严重的痛打一顿后,再被扭送到派出所,不过到了派出所,警察叔叔一看都是些十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呆个半天,然后让家长到派出所来领回去。
平心而论,偷甜瓜,已经是战战兢兢了,掏钱包,当时我真的不敢。有一次,我们邻居家,也是一个姓刘的孩子,12岁,到电影院掏钱包,被抓住了,挨了一顿打后,被送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里,他一口气把我们十几个参与偷甜瓜的小伙伴全都咬出来,都被弄到派出所里去。
我记得那天上午8点多,派出所,到我家里,弄我的时候,我吓得嚎啕大哭,奶奶,也吓得浑身发抖,因为我闯了大祸, 直到中午,我的父亲到了派出所,把我被领回家以后,父亲问明了原委,一再确认,我确实没有偷人家的钱,只是是偷瓜吃,竟然没有打我,但是非常严厉的警告了我,而且是含着泪警告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跟那帮孩子在一起,更不会再去偷瓜吃了,这才有了后来,我又转战卖西瓜的店里,啃人家吃剩的西瓜皮,这一点,在<往事如烟>当中,作了回忆,曾经感动过许多坛友..
在灾荒最严重的62年,在我们这马路上不仅有小偷小摸,而且随时都能遇到不是偷而是抢,专门抢吃的,我们家十字路口,有一个卖油条的摊主,就经常遇到,有衣不遮体的人,上去抢油条吃,他们抢到以后,宁可挨打,也先把油条,死命的往嘴里塞,他不管被人殴打。
那个卖油条的老板,准备了一根藤条,就是专门用来对付抢油条的,藤条打上去打不死,很痛,又起到震慑效果。
小偷小摸,是个道德层面,法律层面的问题,但是,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法律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存的问题,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为了生存,丢弃了脸面,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衣食无忧,还去偷人家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小偷,被人们所不齿。
下一集,忆海拾零-16 摔破水瓶,两天不敢回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