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有胆有识

突发奇想,中周次级两个线头是不是可以随意颠倒而不影响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19:50:18 |
晶体管的没试过,电子管的试过。
尤其是多级中放,对放大器的相位还是有要求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8 20:26:45 |
这是青年无线电手册中的中周接线图,初、次级每个头都标明很清楚,看来次级的接法是有讲究的。
但是我从来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没有遇到什么怪问题。

国产小型中频变压器接线图.JPG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8 22:49:04 |
乙猪 发表于 2017-5-28 19:50
晶体管的没试过,电子管的试过。
尤其是多级中放,对放大器的相位还是有要求的。

电子管中周次级也是一个谐振回路,中放管栅极还是高阻抗,当然对相位有要求,相位符合振荡条件就很容振荡

晶体管机也一样,双调谐中周次级相位一般也是不能搞反的(具体还要看抽头位置),单调谐是无所谓的,晶体管基极输入阻抗相比初级的阻抗差好几个数量级,你直接用线兜回去都没事儿,即便相位满足条件,幅度也达不到振荡的要求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9 06:00:34 |
早先磁棒的次级也是有相位要求的,对相位加中和才能做好收音机,时过境迁,现在的晶体管远非昔日可比,随便一做整机稳定性便可无忧,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发表于 2017-5-29 06:23:05 |
毕竟我们需要的是放大器,稳定些更是主流的要求。
     
发表于 2017-5-29 08:17:34 |
应当没有问题,不过和布线有关,和漏磁有关,。
发表于 2017-5-29 09:17:31 |
JHXC 发表于 2017-5-28 19:18
我差不多有四十多年没有折腾收音机了。还是70年前后在机关工作,因为喜欢折腾收音机,休息的时间给同事们 ...

上千台, 那真是什麼概念, 佩服前輩呀。
     
发表于 2017-5-29 09:54:56 |
本帖最后由 JHXC 于 2017-5-29 09:59 编辑

我们可以按照某些资料给出的中周出线相位去安装元件,也完全可以无视这一点。前者只是一种冗余的做法,可以肯定的讲,忽视这一点并不会带来什么危害或不稳定。

这里的有些朋友考虑较多的是可能引起自激,真正要从早期的专业书籍中找到这种理论依据恐怕很难,我还是相信我们的前辈们并没有忽视这些问题,仅仅是这个问题不需要特别的予以重视。

对于批量工厂生产,由于工艺上可以统一,加上冗余的思维,出现像上面的手册中的现象不足为奇,但是对于业余爱好者,现在的收音机安装、本人觉得完全可以忽视,大家只要按照PCB板的设计规则去进行元件布局和走线布局,出现不稳定或者自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下面弄两张部分折腾者比较熟悉的电路图和PCB板图,从图中可以清晰的估测产生自激的可能,看看到底有多大的风险。

图中,以变压器B5和三极管V3为例说明,V3放大器的中频负载为B5,V3的基极是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不难看出,这个基极也可能感应到周围的信号,如果达到一定强度或相位合适,除了增加噪声、还可能造成自激。有趣的是,V3的集电极应该是最大的危险源,因为信号强度比基极大得多,而且距离最近,稍微仔细点看,集电极焊盘与基极的焊盘走线紧紧挨着,而B5的焊盘走线1与V3的基极焊盘3离的比较远,我就不信B5的焊盘带来的危险更大!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你可以阅读更多的PCB板图。
自激是需要条件的,至少要满足以下几点,有信号的传输路径、回传的信号要达到一定的能量、满足相位条件、放大器的增益很高。实际的情况是,传输路径仅仅是信号的辐射感应,这个感应通常是很小的,传递的能量也是很小的,放大器的增益有限,即使满足相位条件,也很难造成不稳定。

早期收音机中频放大的不稳定,三极管倒是主要的危险源,因为当时的技术制造的三极管内部反馈比较大,所以早期的收音机常常采用中和的办法抵消三极管内部的反馈,现在的收音机很少用中和电路了,由元件布局可能形成的正反馈由于PCB板的工艺和布局更趋合理,所以,即便是爱好者自己折腾设计收音机,此类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01.jpg
02.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9 10:14:33 |
70后大叔 发表于 2017-5-29 09:17
上千台, 那真是什麼概念, 佩服前輩呀。

是这样的,我被安排在广电部门工作,单位有示波器、毫伏表、低频信号发生器、自己动手弄了简易的高频信号源,社会上收音机正在普及,当时单位弄了一个维修部,对外承接收音机维修,每台收音机大概收3毛、5毛或者一块钱的维修费,两年多的时间创收有几千元。随后就是黑白电视机开始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9 12:38:54 来自手机 |
二级中放最好注意相位问题,二级中放是反相放大器,彼此之间相位相反因此不易自激,退耦电路等处理起来要简单的多,如果一级中放我认为是无所谓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9 13:01:41 |
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就yuanzhen 老师给的图的SZP系列中周说,牡丹644和7410,747的第二,第三中周就不一样。次级有热端接基极,也有冷端接基级的。我也试过,没有自激。TTF系列没有试过交换。根据经验,TTF比较容易自激。70年代初期的“”红灯,春雷“比8402,644灵敏度明显高一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29 15:20:37 |
如果采用跨级中和是要求相位的,一般的我自己做板子,没有规划好都是采用就近连接的方式,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31 10:44:26 |
JHXC 发表于 2017-5-29 10:14
是这样的,我被安排在广电部门工作,单位有示波器、毫伏表、低频信号发生器、自己动手弄了简易的高频信号 ...

当时买本晶体管书也就1毛多啊,,,,,
     
发表于 2017-5-31 14:37:57 |
也属振荡电路,按矢量方向补给反馈量。提及性能肯定不能搞乱。注意处在中放级静态时情形。
     
发表于 2017-6-4 09:57:01 |
坛子里高手如云,拙见,相位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仅限于中放。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5-31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