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6-15 2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中学是农村公社的中学,住宿伙食方面的条件很差。
住宿男女生都是通铺(大炕),每个通铺能住20多人,后来搬宿舍每个通铺能住30多人,即便是这样睡觉的位置也是一人挨一人,俩人之间几乎没有空隙,白天行李一卷就完事。因为室内没有厕所,晚间就用一个大水桶做尿桶,每天早上值班同学负责倒尿桶,宿舍内的气味可想而知。冬季就更遭罪了,因为人多不敢生火炉,怕一氧化碳中毒,晚间睡觉必须戴棉帽子。
吃的方面条件就更差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能活着,饿不死。粮食是学生自带的,过称后交给食堂管理员,每月是30市斤成品粮。我家那片粮食(玉米面)长的不行,品质不高,做出来的干粮松散不成团,口感极差,食堂都不愿意收,因为粮食品质差,好的地方的学生还有意见。管宿舍的老师多次做拿好粮食学生的工作,大意是他们就这个条件,请多多理解。吃菜方面常年就是大白菜、萝卜和土豆,冬季新鲜蔬菜少了就吃海带。做菜时海菜泡发后切成细丝,即便是这样每碗汤里也没有几根海带丝。我在宿舍住过接近一年的时间,压根就没有吃过一顿细粮。用现在的话说,当年食堂吃的连现在的猪都不如。
伙食的价格每个月大概有4、5块钱就行。记得菜汤是3分左右一碗,海带丝稍微贵一点,饭几分钱4两,干粮5分钱一个,每天的伙食费大概在在2毛钱左右,除去几个星期天(星期天多数学生回家改善伙食),这样每个月大概4、5元就够了。
也有例外,只是在1974年6月12日中午那天吃了一顿猪肉和白米饭。据后来了解,这顿饭的费用是公社支付的。我记得很清楚,毕业散伙饭公社的ling daohe 学校的负责人也参加了,大家吃的非常高兴。
不知不觉地说多了,当年的上学住宿阶段的生活我们在毕业后都不乐意再提起,一说起来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好在大家都熬过来了,也都顺利地毕业了。
往事不堪回首,住宿的困苦阶段必定再每个学生中留下中生难忘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伴随着每个学生的终生。
谢谢您的关注和回复!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