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usk2012

6P1自倒相实验功放电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13: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直耦,加退耦
工作电流也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2 18: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sk2012 于 2012-4-22 19:09 编辑

感谢各位的建议,我把直耦改为交流耦合,问题解决了,加负反馈后,输出功率超过了6W(不加大于10W),高中低音均可,无交流哼声等嘈音,调整后的电路如下:
6K4 推6P1自倒相(j交流耦合).jpg
结论:
1,功放级采用自倒相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有可取之处——因为省去了专用倒相电路,极大地的简化了电路。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无需调试。
2,适用两只输出管子参数的不配对(在一定范围内)的推挽输出。放大倍数小的用作上管,大的用于下管,来补偿电路的先天性不足:因为上管工作于共阴极状态,而下管工作于共栅极状态。
我的上管的,阴——栅电阻是500欧,而下管的是200欧。
2,不推荐直耦,因为前后级工作点互相牵扯,很容易造成输出功率不足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不错,如果不失真功率达到6W多已经不错了,因为300欧的阴极电阻上损失了一部分功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修 发表于 2012-4-22 20:48
电路不错,如果不失真功率达到6W多已经不错了,因为300欧的阴极电阻上损失了一部分功率。

  不知道这点路是怎么工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husk2012 发表于 2012-4-22 18:03
感谢各位的建议,我把直耦改为交流耦合,问题解决了,加负反馈后,输出功率超过了6W(不加大于10W),高中低 ...

  前辈~这个种自倒相电路为什么用的比较少?是本身存在这什么不足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2: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能有6W多,相当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2: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我觉得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不是有点问题?下管的输入信号被那个电容旁路了啊!你测量了两个功率管屏极的波形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2: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40后矿友 发表于 2012-4-22 22:32
我觉得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不是有点问题?下管的输入信号被那个电容旁路了啊!你测量了两个功率管屏极的波 ...

那电容可能是属于耦合电容吧?因为没有倒相级,负半周信号是从地线上来的吧?不知对不对,瞎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3: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wld390 发表于 2012-4-22 23:10
那电容可能是属于耦合电容吧?因为没有倒相级,负半周信号是从地线上来的吧?不知对不对,瞎猜的 。

那电容肯定不是耦合,以它的接法,可以认为它是旁路电容.它和300K的电阻一起对低频端有移相作用.
电路对不对,用一个双踪示波管观察两屏极的波形就一目了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7: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sk2012 于 2012-4-23 08:27 编辑
40后矿友 发表于 2012-4-22 22:32
我觉得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不是有点问题?下管的输入信号被那个电容旁路了啊!你测量了两个功率管屏极的波 ...


你没有仔细看别人的话呢,我在18楼就说了:“因为上管工作于共阴极状态,而下管工作于共栅极状态。”你框的那个电容就是使倒相的栅极处于交流点位的。上管在阴极上信号,同时加到了下管阴极与栅极之间。
阴极倒相电路的工作原理:
1,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4332
2,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 ... read&tid=2570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1: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husk2012 发表于 2012-4-23 11:28
1,“自倒相后,上管的失真又耦合到下管。。。。。。。”,任何倒相都有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自倒相才有的;
...

我认为推挽输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小偶次谐波失真.例如甲类推挽便是如此,如果从增大输出功率的角度来看,两输出管并联也能使输出功率翻倍,并且还能使负载阻抗减半,也就是说减小偶次谐波失真是甲类推挽的第一目的.
对于乙类或甲乙类来说,推挽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一家之言,供版主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09: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指教.我不知道阁下在18楼还开了间房,拜读阁下的另两篇文章后,终于弄懂了共阴自倒相的工作原理.不过就原来的第一图而论,阴极经分压后再耦合到下管也不妥,因为阴极输出和射极跟随器一样 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后面不分压就对了.
另外我觉得自倒相不可能达到低失真的目的,我们之所以用推挽方式是它可以消除偶次谐波失真,而自倒相后,上管的失真又耦合到下管,达不到消除偶次谐波失真的目的.这种电路是从前资源紧缺时代的作品,不过就省一倒相管.如今,人们为了减小失真可谓不惜工本.所以我对自倒相一举,多少心存疑虑,井蛙之见,请楼主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1: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40后矿友 发表于 2012-4-23 09:48
谢谢指教.我不知道阁下在18楼还开了间房,拜读阁下的另两篇文章后,终于弄懂了共阴自倒相的工作原理.不过就原 ...

1,“自倒相后,上管的失真又耦合到下管。。。。。。。”,任何倒相都有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自倒相才有的;
2,倒相的目的是“把一个单一相位的信号,分解为两个相位相差180度的信号,来驱动末级。而不是为了“达到消除偶次谐波失真的目的”。——尽管这是事实,但是这是推挽电路原理决定的。——而不是倒相的“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40后矿友 发表于 2012-4-23 11:40
我认为推挽输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的目的就是消除或减小偶次谐波失真.例如甲类推挽便是如此,如果从增大输出 ...

我们在功率放大器中,应用乙类或者甲乙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路的效率。以便在供给电路的能量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有用功率。至于推挽电路消除了某些失真,这只是附加作用——不是我们的使用乙类(或者甲乙类)的初衷。
甲类并管是可以增大输出功率,但是电路的效率并没有任何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6-9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