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6a2j

聊聊:关于老式收音机短波的频率范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1 02:51:35 |
我感觉,这与当时的晶体管与磁性材料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不无关系。所以初期定为3.9~12兆赫。到后期技术越来越成熟,截止频率越做越高,逐步攻克了技术难关。所以后期与电子管收音机统一起来定为6~18兆赫。
     
发表于 2016-8-11 08:21:16 |
锗管年代,30兆用什么管子,成本如何,都是事儿
记得与友把酒闲聊,谈过磁棒,端部蓝色色长波,绿色中波,红色短波12兆,黄色短波30兆,对不对难以考证,那个年代反正我是没见过端部黄色的磁棒
发表于 2016-8-11 11:22:14 来自手机 |
由于当时技术及材料的原因,工作频率高了频漂严重,二战后这问题逐步解决,但人们己习惯使用12M,因此15M以上就广播电台少,大多是专门电台,随着更高频率出现,20M左右又成了鸡肋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23:27:09 |
有同好说到了当年锗管的问题,我今天翻了一些图集类资料,粗略统计了一下。
电子管机器的,我翻了《国产收音机(第一集)》和《国产收音机(第二集)》,我数了一下,第一集中,短波到16M和18M或更高的有14种机器,第二集中,短波到16M和18M或更高的有18种,第一集共38种机器,第二集共31种机器,这两本书均为60年代出版,里面有不少机器是纯中波的,到12M的机器我没数,不过印象中,它们不是很多。
晶体管机器的,我翻了《晶体管收音机电路集》,是南京东方无线电厂编辑的,70年的版本,我数了一下国产机器,结果是:到12M的机器有26台,到16M、18M或更高的只有4台。本书还有些国外资料,我也大略数了一下,到12M的有9台,超过的有2台,都是日本机器。
看到这些数据后,我觉得,当年晶体管机器,大多只到12M,晶体管的因素可能占了很大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23:44:53 |
大孔景元 发表于 2016-8-11 08:21
锗管年代,30兆用什么管子,成本如何,都是事儿
记得与友把酒闲聊,谈过磁棒,端部蓝色色长波,绿色中波, ...

我手里的中波、短波磁棒天线,都没在端头涂颜色,黑色中波的好说,肯定是中波的,毕竟国产的应该没长波的,但浅灰短波的就麻烦了,我只好认定,它们都是12M的。
     
发表于 2016-8-11 23:49:07 |
奇怪当时俄毛真没能力做高频管?不会抄?据野史记载:毛子之所以继续沿用电子管为了防将来核战.. sorry! 跑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00:29:40 |
leung_zh 发表于 2016-8-11 23:49
奇怪当时俄毛真没能力做高频管?不会抄?据野史记载:毛子之所以继续沿用电子管为了防将来核战.. sorry! 跑 ...

你的高频管的定义是什么呢?
我国的高频管,当年基本都是以仿苏起家的。
发表于 2016-8-12 03:02:57 来自手机 |
leung_zh 发表于 2016-8-11 23:49  奇怪当时俄毛真没能力做高频管?不会抄?据野史记载:毛子之所以继续沿用电子管为了防将来核战.. sorry! 跑 ...

特征频率高的管中后期再学西方。至于抄是真是假无从溪巧。
     
发表于 2016-8-12 13:30:29 |
6a2j 发表于 2016-8-12 00:29
你的高频管的定义是什么呢?
我国的高频管,当年基本都是以仿苏起家的。

FT值能满足最高接收频率,较少了解西欧美国当时有那些管子。冷战时期是否历史原因制约,然后我国又依样画“虎”导致...
     
发表于 2016-8-12 13:33:56 |
绰绰有余 发表于 2016-8-12 03:02
特征频率高的管中后期再学西方。至于抄是真是假无从溪巧。

并非无从稽考,老一辈技术人员心理清楚。只是不方便或不能公开  (这有什么丢人嘛)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3:45:58 |
leung_zh 发表于 2016-8-12 13:30
FT值能满足最高接收频率,较少了解西欧美国当时有那些管子。冷战时期是否历史原因制约,然后我国又依样画 ...

你的定义比各国标准高多了,还是没说清楚啊,最高接收频率是多少?18,25,30?
我对外国机器也不了解多少,但当年日本机器看上去也没高明多少,从我19楼的内容来看,也是12M的居多。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4:02:03 |
绰绰有余 发表于 2016-8-12 03:02
特征频率高的管中后期再学西方。至于抄是真是假无从溪巧。

“天下文章一大抄”,真正原创的东西太少了,其实呢,高端的东西,能抄出来,也是本事。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4:10:51 |
leung_zh 发表于 2016-8-12 13:33
并非无从稽考,老一辈技术人员心理清楚。只是不方便或不能公开  (这有什么丢人嘛)

不一定是不方便或不能,还可能是单纯的不想说,说实在的,他们没那义务。
     
发表于 2016-8-12 14:42:35 |
本帖最后由 leung_zh 于 2016-8-12 14:44 编辑
6a2j 发表于 2016-8-12 13:45
你的定义比各国标准高多了,还是没说清楚啊,最高接收频率是多少?18,25,30?
我对外国机器也不了解多 ...


比方像根德都出现调频到108MHZ 晶体管机子,那时我们的大叔大妈还在玩烫手山芋(电子管后期)转晶体管年代,由于国外网络真不好找几款短波段代表性资料。绝对有到16M的
发表于 2016-8-12 14:53:57 |
6a2j 发表于 2016-8-12 13:45
你的定义比各国标准高多了,还是没说清楚啊,最高接收频率是多少?18,25,30?
我对外国机器也不了解多 ...

中国最早的晶体管除了玻401、402区区几款是苏联的,很快就改弦更张了,可以说中国的半导体收音机工业从初创就是学日本的,早期半导体收音机从外形到元件到电路都有日本的影子,少数有德国的影子。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6-16 0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