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收音机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83|回复: 69

XFG-7军用信号发生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8 19:38:08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ch768 于 2013-3-28 19:43 编辑


春节回家团圆,闲暇之余,把我收藏多年的XFG-7型高频信号发生器拿出来晒晒。再看着她那厚重的包装,皮实的旋钮,精湛细致的工艺,以及清一色铜铝基材,由衷地感叹在文革前,我国电子工业的水平还是不差地。该仪器虽经历了近50年的岁月,工作依然正常,真不愧为一代名机,在这台机器上能读到我国军用电子的历史,也能看出军工企业在生产上的严谨作风。
声明:本帖图片和文字为我原创,先在铁血网上发表过,机器也是本人多年前的收藏。
onew_img_5504.jpg
欣赏一下她的芳容吧,我认为他依然是青春靓丽!这颜色真纯正啊。新时不露媚,老时不显旧。这种设计理念同样也应用在我们的人民大会堂外观设计上(当然,大会堂用的颜色不是电机灰,是米黄)。
onew_img_5831.jpg
看这包装箱上涂的军绿色,不用说怀疑什么了,应该是军工出品吧。
onew_img_5503.jpg
频率调谐盘,庄重大方,直观明了。100赫兹到30兆赫兹的发射频率,完全能满足那个年代的需要。手动调谐钮调谐起来很有质感,阻尼不重也不轻,微调旋钮下面还有个分刻度调谐钮,把精准做到了极致。指示和发射的真实频率丝毫不差(几年前曾用过现代的数字频率计测过)。
onew_img_5502.jpg
这简洁庄重的铭牌,完全可以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这般上层质量的仪器,应用到国防事业中,性能是刚刚的可靠的;若是支援到亚非拉的社会主义兄弟阵营中,就可以为抗击美帝的霸权主义以及苏修的修正主义做贡献!嘻嘻,扯远了。
onew_img_5508.jpg
岁月几乎没有给她的机芯留下什么痕迹,变压器上当年浸漆,依然还散发着树脂的清香。打火机在她面前似乎很渺小。打火机下面那个银白色的盒子,是一个黄铜板做的屏蔽罩,因为铜的密度比铝大的多,屏蔽效果当然也好的多。该罩子足有两斤重,当年真舍得下本儿。
onew_img_5512.jpg
写字簿右边的是频段调谐器,粗大厚重。接触点均是铜质镀银的。在电工学领域,银是常用的贵金属,因为它的导电性能是常用金属中最好的,金只是在耐腐蚀性和延展性上比银强点。
onew_img_5509.jpg
来个干净的底部特写。
onew_img_5513.jpg
环球的电位器,还有红色的检验编号,军工用的零件,都是全测全检的。
onew_img_5527.jpg
调谐部分的铜齿轮,很漂亮。
onew_img_5526.jpg
频段调谐器的特写,(已经拆掉了铝质盖板)。直径有碗口粗,里面黑乎乎东西是各种频率的振荡线圈。
onew_img_5529.jpg
电源变压器,个头不太大,但完全能满足整机最大功率时的电力消耗。而且功率冗余系数一定大于2,那个年代不拍碳排放,也没有什么PM250的概念。
onew_img_5532.jpg
崭新的电阻,熠熠生辉,焊点都有鉴红描过,彩色的导线依然光鲜。
onew_img_5533.jpg
三环的云母电容,10%的容量误差在云母电容里面可不算多,民品的误差比这大的多。
onew_img_5534.jpg
电子管插座的陶瓷,依然新如初生,乳白且轻盈。连固定螺钉也点上了红,可见生产工序上的严谨。
onew_img_5535.jpg
这里还藏着一个小变压器,估计是耦合用的。旁边的导线扎的很是规整,那个时候的仪器好像都是用线扎导线的,我在军博里面看到飞机上的电线也是如此的固定。
onew_img_5537.jpg
调谐双联。外壳是铸铝的,绝缘子是陶瓷的。和机械调谐部分连接处,还加了个万向节,真是考虑周全。
onew_img_5539.jpg
陶瓷封装的纸介电容。度娘上说,只有高档的电子管高频电路才有用。估计他当年肯定不是萝卜价。
onew_img_5540.jpg
电阻两头的焊点还有编号。这是为了方便维修而印的。
onew_img_5528.jpg
“天和”牌的电解电容,在改革开放前,就他是一家独大,不论是民品还是军品,几乎占据了全部市场。
onew_img_5515.jpg
上海牌的6J1,上海质量就是那个年代的质量标准,当时好点的家什,都是上海制造。
N背后的J(军)标志,更显她的高贵身份,传说电子管生产出来的产品,首先给军工挑拣,然后再给工业用挑拣,最后剩下的才是民用。电子管的结构决定他不可能流水线似生产,生产上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所以产品档次很多。
onew_img_5516.jpg
)曙光的6N8P,牛着呢,管坐上红色“J”标签,很鲜艳。
onew_img_5517.jpg
来个曙光厂标的特写吧。毛时代的曙光厂(770厂),就是红太阳的代表,当时的大街小巷,工厂学校,部队边防,乡村野寨,无不充斥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有线广播喇叭,随时传送着来自北京的最高指示,推动这些喇叭工作的扩音机,都是电子管的,曙光厂生产的6P1,6P14,FU-7,805等电子管,发挥了不可抹去的功用。生产能力上完全超越了她的父母,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和南京电子管厂(772厂)。那年头,生生把两个厂的优势兵力都调到了红太阳诞生的地方—长沙。所产电子管几乎涵盖了全部电子领域,大到显像管示波管发射管,小到拇指管;上到飞机下到收音机,无处不在。可惜的是在技术上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毛时代的结束,很快被硅时代给取代了。老迈的电子管几乎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连我们天天使用的电视机以及电脑显示器,也淘汰了CRT(电子管的一种),改用了液晶显示,可怜的770厂也只能干上了给南棒子打工的低等活儿,往日的风光荡然无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好在一些特殊的设施和音响发烧友的功放机,都离不开这个一百多年前发明的老家伙,人们对这个工作时会发光发热的东西也情有独钟。曙光厂才得以生存,且在日益发展。凡是能看到电子管的地方都是硅技术代替不了的地方,覆盖的面虽然窄了,但专业性就更强了,这也是生存之道,一招鲜,吃遍天吗。
onew_img_5518.jpg
光华厂的整流管5Z2P。也不知道是锦州光华还是华北光华出的,但肯定不如曙光的名气大,那个年代全国各地均有电子管厂,质量却良莠不齐,产品能上军工的也寥寥无几。就像当时的拖拉机一样,为了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可谓是遍地开花,所有地级市均设有大型的拖拉机生产厂。到了市场经济的邓时代,就门庭冷落车马稀,纷纷倒闭了,全国能活下来的也就是那么几家了.
onew_img_5521.jpg
北光厂的稳压管,它来保证供电电压的稳定,一个简单的电子管电路,却能完成很复杂地半导体电路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且性能比后者还更优秀更可靠,这就是电子管的优势所在。
onew_img_5542.jpg
随机还配了个大礼包。泡沫盒上依然烙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样,赠品也绝不马虎!
onew_img_5543.jpg
里面存放了两个电压表,两个线绕大功率电位器,一个小的线绕电位器,一个镀银接触排点,还有一个波段转换的接触芯。都安放在专门的空隙里,任你如何的摔打,也伤及不了里面的零件。
onew_img_5544.jpg
onew_img_5545.jpg
onew_img_5546.jpg
onew_img_5547.jpg
全新的备用接触片,弹性十足。
onew_img_5548.jpg
调谐柄是用胶木车出来的,不是为了省钱,是为了做到电性能上的“无感”,在高频电路里面,无感是很难做的。多加的铜环是为了增加其耐摩擦性。
onew_img_5550.jpg
个个电位器的旋柄都是胶木的,这可比用金属的费事多了。
onew_img_5556.jpg
onew_img_5553.jpg
表的归零调整钮,好像还没有人动过
onew_img_5552.jpg
电压表的接线螺钉,铜镀锡的。
onew_img_5506.jpg
最后看看后壳吧,这是个密封的铁箱,里面做了防锈处理,还安放了一包吸潮剂。
onew_img_5829.jpg
onew_img_5555.jpg
onew_img_5551.jpg
onew_img_5549.jpg
onew_img_5541.jpg
onew_img_5525.jpg
onew_img_5524.jpg
onew_img_5523.jpg
onew_img_5522.jpg
onew_img_5520.jpg
onew_img_5519.jpg
onew_img_5514.jpg
onew_img_5511.jpg
onew_img_5510.jpg
onew_img_5507.jpg
onew_img_5505.jpg
     
发表于 2013-3-28 19:54:28 |
也有一台,不过已经退休几年了,呵呵
     
发表于 2013-3-28 20:16:10 |
这个了不低,国货精品呀
     
发表于 2013-3-28 20:29:36 |
军用物品就是漂亮
     
发表于 2013-3-28 20:59:39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28 21:57:53 |
XFG7是当年比较好的高频信号源,看你这个木箱也许真是军用也未可知。

以前我没有高压电源,就打开此机从电源处引了两条线出来,因为此机的高压电源是稳压输出的。

我那个XFG7太古老啦,楼主你这个真新净。赞赏之(尤其是那个备件箱)。
发表于 2013-3-28 23:14:23 |
不错,哪里搞来大,多少钱
     
发表于 2013-3-29 01:26:46 |
开眼呀!!!
民品的东西何时也能做出这样呀?!
     
发表于 2013-3-29 07:07:48 |
  军工产品,受电台生产工艺影响浓厚.
     
发表于 2013-3-29 10:58:25 |
做工应该算那个时代的顶尖工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8:15:47 |
peterjackson12 发表于 2013-3-28 23:14
不错,哪里搞来大,多少钱

嗨嗨,不好意思。200块钱,不过是近20年前的事情,从一收破烂的老头拉的驾子车上买的。
发表于 2013-3-29 18:46:41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3-29 22:28:30 |
再帮上一张电路图吧
MG_2473 - 副本.jpg

发表于 2013-4-8 18:36:21 |
不计成本的制造啊!!!
     
发表于 2013-4-9 10:17:08 |
如果国人总干这个套路来制造,那么现在国货应该超外国的质量好几倍了

小黑屋|手机版|矿石收音机 ( 蒙ICP备05000029号-1 )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005号

GMT+8, 2024-6-16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