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15 19:45:59
ghjiang 发表于 2016-7-15 1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游丝表头制作的万用表,不论进口还是国产的,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部分表会出现指针回零不到位的现象
。
不尽然。如果把游丝表头的万用电表长期放置在有强裂震动的地方,比如柴油发动机旁、颠波的汽车里等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轴尖会被磨钝,的确是会这样的。但如果不放置在这样的场合,游丝表即使使用一百年也不会产生表头的回零不好的现象。另外如果张丝表放置在这样的场合,则张丝会被震得折断。
大山YFS
发表于 2016-7-15 20:07:52
张丝表的张丝如果用的很长,线性肯定可以很好,但是现有的各种张丝表的张丝都不可能太长,游丝表如果游丝很短,线性也不会好,当然现有的游丝都比张丝长很多,有些精密游丝表游丝十多圈甚至更多。张丝表非线性配非线性刻度盘就可以作出线性很好的各种表,这和成品表线性好不好不是一回事。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0:32:13
本帖最后由 Lee_88 于 2016-7-15 20:41 编辑
即然讨论到这一步,有必要从更深一层来说明问题。
前面提到,张丝表从构形上说是可以达到理想线性的,前提是张丝必须处于小变形,则所有线性理论公式都可用。先看一个比值A=张丝长度/张丝直径,指针偏转90度,张丝要保持小变形则要求比值A不小于100,比值过小则是大变形问题,线性理论公式只是近似结果,比值越小,线性越差。
早期为什么是吊丝表,因为材料强度不够,丝不能做得很细,但比值A又不能过小,因此采取加长丝的长度,即使这样也达不到100的要求。
张丝表由于丝较短,丝径必须很细,这对材料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现在万用表的张丝表头,丝长只有大约8mm,要求丝径不超过0.08mm,是不是很苛刻?能达到这个要求,则由张丝本身所引起的非线性不超过千分之一(理论计算),当然,工艺偏差产生的非线性是另一个问题。
按现在的材料科学水平,要保证足够强度,张丝还不能做到这么细,但的确是越来越细了,早期的张丝表从度盘就能轻易看出非线性,而近几年的张丝表这种现象就不太明显了。
如果减小偏转角,对比值A的要求就可降低,例如采用光标的机械放大方式,动圈偏转角大为减小,比值A达到30~40就可满足小变形要求,这个比值比较容易实现,因而这类表的线性会好一些。
现在一些表的度盘采用了非同心圆的画法,如下图EM7000的度盘,度盘圆弧的圆心并不是张丝顶端,这从最后一条刻度线就能明显看出。这种绘制方法视觉上会产生两端疏中间密的现象,这与线性无关,是绘制方法上的原因,观察线性一般是看第一大格和倒数第一大格是否一致,然后比较第二大格和倒数第二大格….,依此类推,更精确的方法是测指针的偏转角。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15 20:53:28
先生,请你不要再误导好不好,你的表的百分之百的线性良尽管你用非同心圆的画法,尽管你展扩了两边的刻度,怎么还会右边的刻度还是密于左边的刻度呢?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1:02:49
是吗?我觉的左边比右边密一点,度盘的非线性肯定是有一点的,厂家本来就会制作几种度盘。这个已经比我的那些老表看起来要均匀多了。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15 21:05:32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吗?我觉的左边比右边密一点,度盘的非线性肯定是有一点的,厂家本来就会制作几种度盘。这个已经比我的那 ...
你不是说百分之百的线性良好吗?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1:07:18
那是理论值,也就是所有因素都是完美的情况下。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1:16:50
这个度盘的非线性是不是很明显呢?这就是用来比较的MF30表。
Lee_88
发表于 2016-7-15 21:32:06
再看看这块张丝表,度盘的均匀性貌似比那块三和表还好一些。
大山YFS
发表于 2016-7-15 22:24:17
我没有张丝表,倒是看到过早些年的国产张丝精密温度表,刻度盘很明显左疏右密,现在看到的张丝万用表刻度盘“左疏右密"不很明显,我想有可能工艺上用了补偿方法,如,把磁场做成非均匀的,张丝用新型材料,电路用补偿原件,说错勿笑。
mibocean
发表于 2016-7-16 00:00:09
怎么我手里的横河表头张丝都不是圆截面的
Lee_88
发表于 2016-7-16 00:34:59
mibocean 发表于 2016-7-16 0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我手里的横河表头张丝都不是圆截面的
矩形截面的张丝在制作时更容易控制张丝的状态,与圆截面张丝比较,矩形截面张丝更容易断。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16 03:30:48
大山YFS 发表于 2016-7-15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有张丝表,倒是看到过早些年的国产张丝精密温度表,刻度盘很明显左疏右密,现在看到的张丝万用表 ...
39楼那表不是三湾的表,也绝不是张丝表。根据外表来看应是改性的内磁表。楼主在误导。
dick_C
发表于 2016-7-16 05:49:02
我也有一块张丝表头的万用表,表盘直流刻度看不出左疏右密。实际上,游丝也有非线性的问题,所以,游丝表头的上、下两个游丝,盘绕方向是相反的,偏转时,一个缩小,另一个放大,使线性误差抵消一部分。我想,张丝表头是否在设计上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比如,把上、下两根张丝预先向相反方向扭转,使得工作时,一根张丝继续扭转,另一根逐渐变直,也抵消了一部分线性误差,当然,这只是一点猜想,具体用了什么办法咱们也不知道,但是,以事实说话,现代的张丝表头的线性不比游丝表头差。
dick_C
发表于 2016-7-16 05:58:36
grandchen99 发表于 2016-7-16 0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9楼那表不是三湾的表,也绝不是张丝表。根据外表来看应是改性的内磁表。楼主在误导。
没有误导,你看见表盘上印的TAUT BAND了吗?就是张丝表头。